发展学生的个性思路浅议

时间:2022-06-17 08:01:06

发展学生的个性思路浅议

尊重人性,尊重人格,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班主任作为直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关键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念头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就班主任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谈一些认识。

一、学生个性发展的雨露――给予爱和期待

热爱学生是师德规范中的一项基本要求,而渴望得到爱是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学生渴望能生活在充满爱,充满轻松、宽心、自由的氛围里,因为爱就像雨露一样滋润着学生内心深藏的天真与优秀品质,这种天真与优秀品质的逐渐形成、发展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因此教师的爱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形成的长河里是不可缺少的。记得市优秀班主任孙祖熙教师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年轻的班主任,他是用“爱”使学生诚实、友爱、乐观、向上,用“爱”解放了学生身心的禁锢,使他们精力充沛,对新知识充满探究欲,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富有创造性。

此外,还有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爱,即期望,“罗森塔尔实验”早已提出这种期望理论。有了这种爱,教师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些被期望的对象予以特别的关注,以更友善的态度亲近他们,而这些学生体察到教师对他们的暗含期待的同时受到激励,产生了更加努力的愿望。

这种期望效应在我们班级工作中是经常看到的,凡是班主任对某个学生有良好的印象,便会给予他特别的厚爱,课堂提问想到他,班干部选拔想到他,某项活动考虑到他……而该学生在教师的热切期望下,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个性发展良好的优等生。因此班主任应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广施雨露,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对他们赋予恰当、有效的期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点燃个性发展的火花。

二、学生个性发展的阳光――尊重个性差异

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有的学生活泼、敏捷,有的学生胆小、迟缓;有的做作业认真仔细、一丝不苟,有的却马马虎虎,粗枝大叶。这些心理和行为差异,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把满腔的爱倾注给学生的同时,还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自己的爱就像阳光一样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社会需求又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有多种多样个性和专长的人为它服务。经验告诉我们,过于强求一律的教育总是在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挥,往往只能造就平庸的人,而难以造就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因此,班主任在教育中要避免强求一律,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略逊一筹,但他们也许在生活自理、制作技能等方面却高人一等,而这也是一种才能。班主任同样应予以充分鼓励,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愉悦,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这可能成为他们进一步搞好书本知识学习的契机,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

2.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

重视个性差异,教育就应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针对性,这就是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比如,对于活泼好动,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应积极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那么这类学生不仅运动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会在体育锻炼中逐步养成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吃苦耐劳等性格倾向。而对于那些胆小、懦弱、自卑的学生,班主任则不要过多地去指责他们,要通过暗示、鼓励等方法,使他们增强自尊和自信。教育的针对性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应大量体现在课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中,比如我校开辟了七十多个兴趣小组活动,这为学生不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班主任就要切实把握好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发展的小组,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倘若教师对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横加干涉、抑止,将会严重阻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使他们体会不到爱的光芒。

三、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土壤――建立教育现代化的班、队集体

作为一个班主任,仅仅对学生赋予强烈的爱心是不够的,在重视个性差异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队集体。众所周知,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集体,一个教育现代化的班、队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化、行为规范化、成长自我化、发展全面化、人际关系互助化,同时也由于班、队集体的需要构成了个性显露的环境,这就给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创造了显露的机会和可能付诸实践的场所,学生在表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塑造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总之,以培养学生个性自主发展为核心,以营造一个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班队干部队伍为两个出发点,全面启动班、队建设,即使是那些生性腼腆的学生在情不自禁中也会显露出自己的个性才能。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抓住好胜是小学生年龄特点这一原理,引导学生在班、队活动中相互比较,产生竞争,而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水准的提高和自我的重新认识。

上一篇:在新课程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