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植物的评价体系

时间:2022-06-17 06:15:06

现代园林植物的评价体系

摘 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园林植物及相关领域景观评价的基础上,浅谈了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的特点、遵循的原则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植物景观;评价体系

1 景观评价的概念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是对园林植物景观质量进行的多方面价值评价,既然园林植物景观是一种以人工为主的景观类型,对园林植物的景观评价内容就应该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考虑组成园林植物景观的客观构成成分质量的评价;另一方面,还应该对观赏者的感受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植物景观与人的活动和情绪的相互影响评价。

2 评价体系的特点

2.1 评价体系的全面性

2.1.1 全方位性。在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基础上,进行植物景观评价的内容要确保全方位性。所谓全方位是指评价内容的全方位性,不但要考虑植物景观客观评价内容还要顾及植物景观评价的主观评价内容。

2.1.2 全过程性。景观环境评价具有时段性,既有设计之前的预评价又有建成后的评价,两者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都有差别,预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可行性和可用度进行评价,是为确保事物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对现有景观的评价主要针对景观质量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

2.2 评价体系的系统性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之所以称之为体系就是因为其理论基础的体系化。因为评价就是一种论证与验证的推理过程,理论依据显得十分重要,任何评价都要有强而有力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涉及生态学、美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建立之前己经对植物景观的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因而这个体系的建立是成系统化的。

2.3 评价过程的科学性

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过程,实际是对植物景观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因而评价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评价过程清晰明确,就会有利于评价结果的得出。相反,如果评价过程混乱含糊就会影响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导向。

3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遵循的原则

3.1 系统性与科学性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表现在园林植物景观的构成和景观功能上是一个涉及交叉学科、涵盖多重结构的多属性、多层次体系。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说明植物景观的生态、社会和人文功效。同时,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内涵。每个指标应涵义明确,简便易算。

3.2 代表性与全面性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说明植物景观在不同对应项目和对应学科上的属性特征。同时,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还应能够反映和测量被评价系统的整体特征和状况,能够全面正确地进行评价。

3.3 独立性与稳定性

在选取指标时既要照顾全面性,又要力求简洁、实用,指标间应尽可能独立,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辅之以一些辅助指标。同时,指标体系内容不宜变动过多、过频,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3.4 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对园林植物评价指标的确定应该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如果最终确定的指标是无法获取的,或者是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那么对这些指标的研究就是失败的,而且对指导实际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也是毫无意义的。

4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4.1 综合法

所谓综合法,是指对已经存在的一些指标群,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使之体系化的一种构造指标体系的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生态指标和构成指标的选取。

4.2 指标属性分组法

由于统计指标本身具有许多不同属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一个初选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属性也可以是不统一的。因此,初选评价指标体系时,也可以从指标属性角度构思体系中指标元素的组成。对这个体系作进一步的充实完善,就可得到比较全面、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这种方法应用于将植物景观评价指标环境心理学内部不同构成属性的分类选取上。

4.3 交叉法

这是构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二维或三维甚至更多维的交叉,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的统计指标,从而形成指标体系。这种方法应用于本研究选取综合指标中不同类别指标的交叉选取上。

4.4 分析法

既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度量对象和度量目标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组成部分或不同侧面或子系统,并逐步细分,形成各级子系统及功能模块,直到每一个部分和侧面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实现。这是构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上一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