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时间:2022-06-17 05:23:48

论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各类收入的增长达到一定水平,给个人带来一系列有益的变化,使个人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使人们开始重视个税的节税避税。近日,越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影响着每一个人,特别是工薪阶层,于是工薪收入所得个人所得税筹划显得越发重要。

[关键词]节税避税 个税 工薪收入

一、工资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所得。其所得来源地是,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单位所在地。过去,人们习惯于把工资和薪酬混为一谈,实际上,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随着企业间人才争夺战的愈演愈烈,工资和薪酬已演变成两个不同的概念。

薪酬制度包括5大内容:岗位工资、年终奖、人力资本持股、职务消费及福利补贴。岗位工资只代表薪酬中的一部分。年终奖是本着责权利对称的原则,对在年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部分给予的奖励。人力资本持股主要指期权和股权,它强调差别,区别于以社会保障为目的的员工持股,后者还是一种大锅饭思路。职务消费指由职务引发的消费,应计入薪酬制度中,而目前许多国内企业把它计入会计制度,会引出一大串弊病。对人力资本的福利补贴,通常表现是为特殊人才购买种类齐全的各种保险。本文只就工资部分探讨。

二、工资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2008年3月1日前扣除额为1600)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三、避税技巧

(一)分拆年薪法

对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如果年薪所得一次性发放,由于其数额相对较大,将使用较高税率。这时,如果采取“分摊法”,就可以节省不少税款。此法关键是要与公司沟通,分次发放一次性年薪等收入。

[案例1]:小王2009年2月份取得工资、薪金3000元,当月又一次性获得公司奖金9000元,那么,按照规定,他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款计算过程如下:

工资部分应纳税额为(3000-2000)×10%=100(元);一次性奖金部分应纳税额为9000×20%0-375=1425(元);3月小李共应纳税为100+1425=1525(元)。2009年3月份,小王同样还得缴纳10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小李2月、3月两个月共应纳税1525+50=1575(元)

其实,如果小王和公司老板进行一下沟通,将奖金分为2月下发,即2月、3月每月平均发放4500元,这样,小李2个月的纳税情况起了变化:

2月、3月应纳税额各为(3000+4500-2000)×20%-375=725(元)则2个月共应纳税725×2=1450元。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知道,第二种发放奖金的方法可以使小李少缴纳税款1575-1450=125元。

(二)转化福利法

如果将超过个人所得税免征额(2000元)的工资收入部分用于职工福利支出,这将减少了个人支出,同时减少计税收入,降低其个人所得税负担。关键是将一些每月的固定支出补贴采取实报实销方式由公司负担。其主要方法有:(1)提供交通便利,一部分工资以交通补贴形式发放;(2)为职工提供周转房,部分工资以住房补贴发放。

[案例2]:张经理每月工资为6000元,每月需支付:房租补助2200元、交通费补助150元、电话费补助150元,误餐费500元。除去以上生活开支,张经理可动用收入为3000元。张经理每月应纳税额为(6000-3000)×15%-125=325元。

假如张经理和公司领导商定以上每月固定支出由公司采取实报实销方式负担,而每月工资下调为3000元,则每月应纳税额为(3000-2000)×10%-25=75元。经筹划后,公司支出不变,但张经理每月可节税325-75=250元,全年共节税250×12=3000元。

(三)合并分拆法(主要针对工资与劳动报酬并存的情况)

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是20%的比例税率,而且对于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此法一般而言,对较低收入者适用合并法,对较高收入者适用分拆法。其关键是合理确定是否“受雇”。

[案例3]:刘老师2009年1月从单位获得工资、薪金收入共15000元。另外,该月刘老师还为某生物制药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获得收入20000元。

方法1:分拆纳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所得分类计算应纳税额,因此计算如下: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额为(15000-2000)元×20%-375=2225元,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为20000×(1-20%)×20%=3200元,该月刘老师共应纳税5425元(2225元+3200元)。

方法2:合并纳税。如果刘老师与该生物制药公司签订了雇佣合同,则不对这两项所得分开缴税,而是合并纳入他的工资、薪金所得缴纳,陈先生1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5000+20000-2000)元×25%-1375元=6875元。

刘老师1月份共节税6875-5425=1450元,可见,对收入较高的用合并法更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避税节税可以明显增加我们的实际收入,其宗旨是:(1)纳税人应尽量避免一次性取得大额收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例如可用“分拆年薪法”;(2)当适用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考虑避免适用税率档次爬升导致个人所得税支出加大,在合法的前提下将所得均衡分摊或分解,增加扣除次数,如,“转化福利法”和“分拆合并法”。

当然,合理避税的方法不仅限于此,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看可否享受税收优惠,看看自己是否适用减免税政策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应具有一定的节税意识,但前提都是在税法允许的合理范围内,毕竟,避税不是逃税。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做到既要依法纳税,又不冤枉多缴税款,实现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四)年终奖的发放比例调整避税策略

[案例4]:小李年薪为18万元。

(1)若小李月工资1.5万元,即他全年缴个人所得税[(15000-2000)×20%-375]×12=26700元;

(2)若小李月工资5000元,年终奖12万元,即他全年缴个人所得税[(5000-2000)×15%-125]×12+(120000×20%-375)=27525元;

(3)若小李月工资10000元,年终奖60000元,即他全年缴个人所得税[(10000-2000)×20%-375]×12+(60000×15%

-125)=23575元。

从案例4的三种计算方法对比可知:方法(3)比方法(1)节税3125元;比方法(2)节税3950元。

(五)年终奖的发放时间调整避税策略

国税发[2005]9号规定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来确定适用税率和扣除额。但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时,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与费用扣除额”后的余额。

[案例5]:小黄月薪是1800元,2009年12月年终奖20000元。

(1)若年终奖一次性发放,即小黄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00-1800)]×10%-25=1955元;

(2)若年终奖分12个月发放,即每月发放1666.67元,一年缴纳个人所得税[(1666.67+1800-2000)×10%25]×12=1460元。

如上两种方法对比,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多缴税1955-1460=495元。

[案例6]:沿用案例5,若小黄月工资9000元,年终奖24000元;

(1)若年终奖一次性发放,即小黄全年缴纳个人所得税[(9000-2000)×20%-3751]×12+(24000×10%-25)=14675;

(2)若年终奖分12个月发放,即年终奖每月发放2000元,一年缴纳个人所得税[(9000+2000-2000)×20%375]×12=17100元;

两种方法对比,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多缴税17100-14675=2425元。

在案例5中,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多缴税,然而在案例6中,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少缴税。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年终奖发放时间的避税策略:(1)当月工资低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时,尽量将年终奖平均分配到每月发放;(2)当月工资高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时,这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结论

个人所得税要达到合理避税,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一般来说,月工资与年终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奖、年底双薪)的比例应该调整到两者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接近时的节税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注册会计师考试材税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企业管理出版社.合理避税与反避税操作技巧.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4]企业管理出版社.最新合理避税案例及操作要点分析,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郭剑红(1974-),女,山西文水人,中级会计师,现就职于本钢财务部驻采购中心财务科,研究方向:财会。

上一篇:会计教学与理实一体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