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策略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6 09:13:29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指出,归化与异化策略可根据翻译实践需要应用于片名翻译中,并无优劣之分。这是解决文化差异的好办法,且相辅相成,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电影片名;翻译;归化;异化;应用

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对社会的影响不在文学翻译之下。片名翻译与一般文学翻译有共同之处,如要求译者对中英文有深厚的功底,在翻译时需对原文、甚至内容深刻理解,对译文字斟句酌,掌握“信、达、雅”之原则等。此外,片名的翻译也有自己的特点,译出的片名应通俗易懂,富有美感,体现文化内涵。本文拟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

一、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西方文化思维的折射

英美电影在片名的使用上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片名的语言特色是言简意赅、建构简单。英文片多以人名命名,如:Gandhi《甘地传》、Emma《爱玛》、Annie Hall《安妮・霍尔》;以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命名,如:Titanic《泰坦尼克》、Grand Hotel《大饭店》、Noting Hill《诺丁山》;也有以影片表现的主题命名,如: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事》、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英文片名大量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在1928年至 2011年奥斯卡 83部最佳影片中 66部片名为名词词组。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一种物质载体,从英文片名中我们可以一窥英语国家特有的文化思维哲学。英片短小精炼,符合西方人崇尚简明的美学理念。西方文化的导向强调准确而具体,着眼局部或要素,以部分的性质说明复杂的事物,重视个人权利。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信念,在英文电影中得到了极大地反映,电影始终有着悲天悯人的情节;个人被放在极为突出的位置,他们的名字作为个人身份特征加以强调。片名大量采用了决定故事发展主线的要素――人名。

二、中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受中国文化思维哲学的影响

在汉语语言特点和汉文化思维哲学的影响下,国产影片片名展现了自身的独特之处。影片名更喜欢用动词或动词词组,显得动感十足、大气磅礴,如 《千里走单骑 》、《四渡赤水 》、《看上去很美 》。汉语是声调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的韵律美能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 汉语讲究凝练、和谐、音韵美、言简意赅。也有很多与成语相近的四字短语,这些短语庄重稳定而又不乏灵活性,片名中也多用四字短语,如 《不见不散 》、《天下无贼 》、《霸王别姬 》等。

三、英语片名翻译中的归化策略

Venuti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规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要。” (Venuti 2001: 240) 由此来看,归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文化认同感,主要通过意译、补译、创译等翻译手法,使原作更贴近观众的生活和欣赏心理,使其在尽可能小的语言文化障碍下理解影片内容。施莱尔马赫提到:“翻译者尽可能不要打扰读者的安宁,而将原著带到读者的面前。”

如英文影片《人鬼情未了》Ghost、《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一树梨花压海棠》Lolita,这些佳作均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片名字数不多却令人心领神会。译作者采用归化策略使片名更符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将影片的内容最大限度地介绍给观众并留下一定的想像空间,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观赏欲望。以影片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为例:讲述老少恋的故事。由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名著拍成的电影的译名。译名出自我国诗人苏轼对一位朋友老来纳妾而作的调侃诗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意指老夫的白发,“海棠”是指少妻的鲜艳欲滴。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片名巧妙地将中国的古诗名句与电影主题结合起来,不仅形象切题地传达了电影的内容,而且给中国观众创造了高雅的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归化翻译策略的成功运用,使得“异域性”最小化,达到使观众心领神会,提高票房的效果。

四、英语片名翻译中的异化策略

Venuti把异化总结为: “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Venuti 2001:240) 应用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指中文译名保留了英语的语言文化特点,产生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能够增强观众的文化差异意识,给观众原汁原味、别样的体验。在异化策略指导下,译者可以用直译、音译、创译、补译等方法将英文电影的异域风情带给中国观众,从而使观众充满好奇主动去理解感受并接纳影片带来的外来文化。如 God Father《教父》、Shakespeare in Love《莎翁情史》、Gladiator《角斗士》、 The Lord of Rings《指环王》等。

翻译中可以理解为,归化要求译文用译入语原有语言习惯描述原文涉及的文化或语言现象;而异化要求译文用原语言特有的使用习惯呈现一种异国风情,让读者自行领悟。经异化的译语在出现当初难免晦涩,但假以时日重复使用,成为译入语的组成部分。以 The Seven Year Itch为例:

The Seven Year Itch讲述了一个结婚七年的出版商面临的婚姻危机以及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克服了这一危机的故事。该片名运用异化策略翻译成 《七年之痒 》。随着该片的传播,“七年之痒”被大众接受,指在婚姻生活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后的婚姻瓶颈,后慢慢发展为描述很多事情在发展到第七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异化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增强了汉语的时代感。

五、结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辩证统一

归化与异化策略可根据翻译实践需要应用于片名翻译中,并无优劣之分。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种艺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片名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审美与文化交流的体现。归化与异化策略是解决文化差异的好办法,且相辅相成,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11.

[2] 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 李鑫.归化与异化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刍议[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3.

[4] 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上一篇:新闻现场报道的几点感想 下一篇:试论信息化与高校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