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时间:2022-06-16 07:57:02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摘 要: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就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整理归纳的习惯。

关键词:审题能力;计算能力;整理归纳;数学技能

从教多年,笔者深深地感悟到数学学了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重要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因此,要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为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笔者要求学生必须逐字逐句默读题目,尤其要读对关键的信息。如读清楚题目的要求,看清楚已知条件和问题中的单位名称是否统一等。

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找出题目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经常让学生在认真读完题后,说说这道数学题要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宽不知道,第一步必须求宽。只要学生能顺利地说出来,就说明他已经理解了题目的要求。通过说题,学生不仅学会做一道题,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渐渐会分析问题了,对较难一些的题目也知道从何入手了,进而提高了审题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要多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如五年级有一道数学题:一块梯形菜地,上底长10米,下底长14米,高24米。现在上底和下底各增加1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一般学生先算出增加长度后梯形的面积,再算出原来梯形的面积,用增加后的面积减原来的面积,就可求出,计算较繁琐。学生解答完后,笔者引导学生试着画出示意图,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画出图后,仔细读题,突然眼前一亮,原来增加了的面积就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底乘高一步就算出来了。这时,学生兴奋不已,不由得赞叹,画图理解真好。

二、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要提醒学生计算时要意力集中,仔细抄写,养成自觉估算、认真演算、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必要时教师要示范书写,如等号、大于符号、小于符号、省略号、分数的写法等。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根据学生书写情况,适当给予简短的批语。如“再把字写小些就更好了!”“今天的作业有进步,继续努力!”“希注意书写格式。”“抄题可要细心哟!”学生会很期待教师的批语,作业书写也会一天天进步。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地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我们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首先课堂教学应避免呆板与单一,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的训练。比如“开火车”“对口令”“夺红旗”“闯关”等。计算课前可进行2~3分钟口算练习,练习的内容要能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例如,学习“72×65”等进位乘法,练习5×7+1,7×6+1等口算,有利于学生在计算中正确地进位。

要提高计算能力,在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学生对计算法则和算理的理解,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比如,“两位数乘一位数”中,教学20×3时,要让学生明白算理:20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计算400×3时,4个百乘3得12个百,12个百即1200。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从小数的意义上理解,使学生明白: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即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三、培养学生自觉整理归纳的习惯

很多学生只知道埋头苦学,而没有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学习中总会遇到相似的概念、规律,这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才能更突出其中的本质与区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开学伊始一直到学期结束,笔者每次上新课之前都尽量抽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说说上节课学了哪些内容,不全面的教师再补充说明。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理解,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新课结束后,再用二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一节课下来的重难点。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是总结今天学习上有什么收获,存在什么问题。等一单元学习结束后,用一条线把所学的知识串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于上节学习了哪些内容回答得不够全面具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很多学生都能积极地举手发言,甚至对于需要注意的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回答得头头是道。如,在四年级上学期,简便运算错误较多,为了加强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笔者引导学生对运算定律进行归纳,感受每一道简算运用的方法,再进行整理并及时体会与回顾,结果是学生在以后的测试中没有因此失分。学生体会到整理归纳的好处,就会努力主动去做,慢慢地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会归纳总结了,也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一篇:钻石与合成钻石的鉴别 下一篇:传授自己的另类教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