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谈原因自由行为兼论我国醉酒犯罪的立法完善

时间:2022-06-16 06:18:34

从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谈原因自由行为兼论我国醉酒犯罪的立法完善

摘要:本文由一起醉酒伤人案件引入,阐述我国关于醉酒犯罪的规定和理论依据,进而解读外国刑法中对醉酒犯罪归责主要运用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最后对我国关于醉酒犯罪的立法进行剖析并结合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提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醉酒犯罪刑事责任;原因自由行为;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14D0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55-02

一、案例引入

(一)基本案情及法院判决

犯罪嫌疑人范某,男,28岁,小学文化。范某好酒,醉后常闹事。2007年6月18日晚18时许,范某与好友李某正在某饭店吃饭。范某拿出自带的三瓶白酒,并声称不醉不归。喝了约两斤白酒后,范大醉,与李争执,范手持酒瓶将李砸成重伤。服务员董某见状即上前阻止,在争夺酒瓶过程中,范手握瓶底已碎的酒瓶捅向董腹部,董当即倒地。经法医鉴定,董系锐器扎进腹部致使出血过多当场死亡。后范被赶到的公安民警制服并约束至酒醒。审讯中,范称自己当时已醉,对砸伤李、扎死董的事实全然不知。该案后来经法院审理,判决范某故意伤害(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两万元。范某没有提起上诉。

(二)关于范某行为定性的争议

观点一认为,范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范某虽醉后常惹事,但本案中其当时已醉,对砸伤李某、扎死董某的事实全然不知,其所为处于完全丧失刑事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状态。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处“醉酒”指生理醉酒。我国刑法传统理论通说认为,人醉酒后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并非完全丧失,只是有所减弱;醉酒者是自招刑事责任能力减弱或丧失状态,从刑事政策上来看,不追究刑事责任无疑是一种鼓励。可见,此条款是指醉酒的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时,在故意或过失的罪过支配下实施了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但本案中范某在醉酒后实际上处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主观上没有伤害和杀人的罪过,客观上实施了危害行为。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观点二主张,范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其对同一条款有不同解读: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的醉酒是生理醉酒,如醉酒人因可归责于自己的原因导致醉酒进而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应负完全刑事责任。“可归责于自己的原因”,就是醉酒人明知或应当预见到自己喝醉酒后会产生危害社会或他人的行为仍醉酒。本案中范某明知自己醉后会惹是生非还放任大醉,并在醉酒状态下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属于“因可归责于自己的原因”导致的醉酒。虽其于酒醒后交代“全然不知”,但对使自己陷入醉酒状态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在可归责于自己的原因的前提下,范某醉酒后即使完全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能力,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样要负完全刑事责任。针对第一种观点提出的范某行为属于主客观不统一情形,该观点认为,范某实施伤害和杀人时的主观罪过,可根据其致己醉酒的原因行为即拼酒时的主观方面来认定,如范某明知自己喝这么多酒会醉酒,但是持着希望或者放任态度的,犯罪主观方面应认定为故意,构成故意伤害(重伤)罪和故意杀人罪。如其已预见到会醉酒,但是轻信能够避免而饮酒或者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导致醉酒的,应认定为过失,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三)我国关于醉酒犯罪的立法及理论依据

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我国关于醉酒的人犯罪的规定,既没有区分情况,也未规定责任承担形式,在可否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方面更是缺失,实在缺少严谨。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难度,司法人员往往囿于缺乏法定的归责根据而无法对该犯罪进行有力的打击。

法理上观之,此条款的理论根据为,即使在醉酒状态下行为人亦非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只是减弱;醉酒是醉酒者自己饮酒导致的,并非不可避免,行为人应当预见或认识到自己在醉酒之后有可能会实施某种危害行为;而且,酗酒是一种不良习性,理应加以阻止;加之,实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是一般原则,实行行为视为原因行为的自然延续是一般原则的例外,此即实行行为延续说。而考察外国刑法中对于醉酒犯罪归责的理论依据,则多倾向于按照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进行解释。

下文将就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展开相关论述。

二、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解读

(一)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意旨

“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原则是近代刑法认定犯罪和刑事责任有无的基本原则,即判断行为人责任的有无,只看其行为之时是否有责任能力,行为之前或者之后责任能力状况如何均在所不问。据此,若行为人有意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危害行为,因行为人在行为时已无责任能力,故其行为不罚。这不仅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及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不相符,且极易导致一些犯罪分子以此来规避法律。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就是基于调和这一矛盾而应运而生。此理论认为原因自由行为由造成无责任能力状态的行为(原因设定行为)和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实行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复合而成,行为人在实行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虽然没有责任能力,但在招致无责任状态下的原因设定阶段,其意志是自由的,此即所谓“原因中自由行为”。在原因自由行为场合,行为人不仅可以选择是否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且其本人已经认识或应当预见自己陷于此种状态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行为人仍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并于此状态下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当承担责任。可见,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缘起只是为了弥补普通责任理论的不足,是“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原则适用的一个例外,旨在为故意或者过失招致的精神障碍状态下的危害行为寻求应罚的准据。②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及争议

广义说认为原因自由行为指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能力的人因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入无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不法构成要件的行为。狭义说则认为,对于自陷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犯罪的,不作为原因自由行为处理。笔者支持获得较多支持的广义说。因为单就我国刑法理论来看,对于限制责任能力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采取狭义说(即仅指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犯罪的行为),必然会造成规避法律情况的出现。另外,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犯罪显然比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犯罪成功的几率要来得低,相较之下行为时主观恶性较小,行为人自陷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实行犯罪尚能减轻处罚,而行为人自陷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犯罪却要承担完全刑事责任,显不合情理。

(三)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

原因行为可罚性的争议,在刑法理论发展史上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嬗变。③今可罚说已为大陆法系刑罚学者认同。而在“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论证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笔者于间接正犯类似说、例外说等学说中赞同问题解决说:为维持实行行为的定型性特征而把结果行为作为实行行为,只要原因行为时存在的对特定构成要件的过错在结果中实现了,即可将原因行为时的责任能力状态作为结果行为时的责任能力状态来看待。

因为,原因自由行为以其“双阶段性”区别于常态犯罪⑥,此特性造成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分离。如严格按照“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的原则,问题无法解决;如采例外说,又不利维持实行行为的定型性;故把结果行为作为实行行为,只要原因行为时存在的对特定构成要件的过错在结果中实现了,即可将原因行为时的责任能力状态作为结果行为时的责任能力状态来看待。

(四)对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评价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是在原因设定阶段寻找责任根据,用来解释自愿醉酒并自陷无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醉酒自不成问题,但此理论却无法合理解释非自愿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也即造成了如下困惑:在醉酒前对醉酒后实施的刑罚禁止的行为并不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的场合,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致使行为人醉酒而实施犯罪,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应如何解释犯罪的主观要件符合性从而对行为人予以处罚呢?

笔者认为,在原因设定阶段无法找到责任根据的情况发生时,应该区分对待:(1)如醉酒人未因醉酒完全丧失刑事责任能力,则在考量主观要件时应根据行为人在实行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认定其存在犯罪的故意或过失,从而具备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应承担刑事责任。(2)如非自愿醉酒人因不能预见或不能抗拒的原因醉酒而完全丧失刑事责任能力,则不构成犯罪。

这种学说叫做“犯罪构成要件符合说”⑦,只要能充分说明醉酒人的危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结论就必然是可罚的。犯罪构成要件说的论证角度与我国刑罚通说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法学根据,行为人具有相对的意志自由是刑事责任的哲学依据”相一致,这对我国醉酒犯罪案件的考量具进步意义。加之,犯罪构成要件符合说兼顾特殊情况,即对行为时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醉酒人主张应从其醉酒前是否有犯意考量主观要件,实为借用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进行解释,具合理性。

三、对我国关于醉酒犯罪立法完善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我国现行刑法仅在第18条第4款中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该负刑事责任。”

此规定存在明显漏洞。其未考虑到司法实践中极为复杂的醉酒原因而一概论之;也未规定负担完全还是部分刑事责任,过于笼统,易使人产生所有醉酒后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的人都要负完全刑事责任的误解;而且其前设是醉酒人不可能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这与现代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实践是相悖的。

(二)对于醉酒不同情况责任承担的分析

醉酒在医学上称为“酒精中毒”、“乙醇中毒”,指由于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

1.病理性醉酒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急性酒精中毒,系精神病的范畴,其在发病时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不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若行为人明知自己有病理性酒精中毒史,基于犯罪的目的或者为自己开脱罪责寻找借口而故意饮酒,可按原因自由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2.生理性醉酒指由于饮酒过量,超过饮酒者正常的承受能力,致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丧失或减弱的状态。注意,并非所有生理性醉酒人对其醉酒后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应区分可归责原因的醉酒和不可归责原因的醉酒考量。

可归责原因的醉酒,依原因自由行为理论考量行为人在原因设定阶段时的心理状态,认为应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具言之,在自愿醉酒场合,如醉酒人事先有犯意,并为了实现犯罪主动将自陷醉酒状态;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依实施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或事先的犯意,主观都存在犯罪故意;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则应以行为人事先存在的犯意来认定,主观亦存在犯罪故意。故此种情况下应该承担完全刑事责任。

不可归责原因醉酒,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的,不应承担刑事责任。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的,应据其实施危害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来认定。

以上分析从犯罪构成要件符合的角度考察,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界的通说,即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以其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主要是主客观是否相统一)来考量醉酒犯罪的刑事责任。

(三)对我国立法完善的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提出如下立法建议:

(1)借鉴总则模式,第18条第4款修改为:“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得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并增设第5款:“行为人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而陷于无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行为人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而陷于限制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⑨

(2) 借鉴分则模式,创设一个独立的罪名――“酩酊罪”:故意或者过失饮酒或者用其他麻醉品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的酩酊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的,处五年以下自由刑或并科罚金。所处之刑不得重于其在酩酊状态下实施的犯罪的刑罚。

这一罪名是对总则无法处理的特殊情况的兜底性规定。主要解决行为不构成原因自由行为以及无法证明原因自由行为人主观罪过的特殊情况。此来不仅可以给酩酊责任的法律追究提供合理依据,指导司法实践,且因酩酊罪是轻罪,使得追究主观罪过不明的原因自由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符合“疑罪从轻”原则。

进一步思考,应将酩酊罪设置在刑法分则中的哪一章?笔者认为,因故意或过失酩酊具抽象危险性,故建议设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关于刑罚,结合我国的刑罚体系和特色,建议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⑤①

注释:

①本案例引自 黄晶《从醉酒犯罪刑事责任论原因自由行为――对范某故意伤害和杀人案的刑事责任研究》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 引自钱叶六 《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研究――兼论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立法的完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6月.第6期

③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⑥ 梁丽丽,葛鹏飞 《外国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价值》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11月

⑦ 熊永明,马荣春,周光清.《比较刑法学概论》群众出版社.2008年

⑨“第5款” 参考自 钱叶六.《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研究――兼论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立法的完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6月.第6期

上一篇:浅析体育精神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下一篇:对侯马市广场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