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6-16 03:08:56

云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由于学校与企业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建议形成由政府引导,制定法律法规,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人才共管、责任共担的互惠共赢办学体制。本文就云南省高职院校目前校企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互惠共赢 体制机制

基金项目:2013年度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高职院校促进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

为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学校课题组先后用了15天的时间,分别对云南省15家企业、25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与沟通访谈,其中也包含了与我校合作的3家企业。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调查,第一,从企业的角度调查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以及合作的内容、意义和影响合作的深层次原因。第二,从学校角度调查合作现状及参与度、合作企业的选择。通过整理分析调查数据,总结归纳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具体调研报告如下。

1 校企合作调研数据分析

1.1 企业问卷分析

1.1.1 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向

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向,主要集中在为师带徒培养学生、为学生开设专题报告、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委托学校开展员工学历提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其次是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但是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共享设备仪器资源,也不愿与学校共同开办股份制合作办学机构。

1.1.2 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积极性

受访的15家企业都一致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对企业很重要,而且愿意与学校合作。一是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二是企业在岗职工需要不断培训,三是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展技术创新。

1.1.3 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

从问卷数据分析,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缺乏合作机制是影响校企合作的两个主要因素,其次是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和缺乏校企双方交流的平台。学校缺乏主动性的回答为零,说明在校企合作的问题上,学校是主动与企业联系的。从企业的访谈中获悉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政策引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利益无法保障,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校企互惠共赢。企业兼职教师工作负荷相对较重,要兼顾工作与到高职院校授课,企业需统筹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让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的同时,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2学校问卷分析

本次调研的25所高职院校中,完成问卷的职工中有13个是专职教师,22个是行政管理人员。截至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但是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参差不齐。受访者在回答“您认为校企合作对学校及您个人的发展是否重要”一题时,100%的职工回答“非常重要”;受访者在回答“您认为职业教育发展与行业企业有无关系”一题时,43%的教师回答“有,关系一般”。受访者在回答“您是否经常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活动”一题时,有7个专职教师回答“偶尔参与”,占53%。受访者在回答“影响您参与校企合作相关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一题时,13个专职教师的回答都是“其他因素”。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及管理人员对校企合作的认同度较高,但在具体实践层面却反映出较弱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所以,要增加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1.2.1 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内容

通过分析受访的25所高职院校的问卷,所有高职院校都有下列合作内容“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派专人指导学校专业教学”。这四项内容都属于企业的低成本投入。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53%的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43%的企业在校内建立了生产型实训车间,23%的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实训设备。

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57%的企业技术专家为学生开设了专题讲座,23%的企业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33%的企业参与了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校企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尚未开展工作,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承担校企合作的经费。从图1与图5中可以看出,企业希望合作的内容与高职院校希望合作的内容一致,说明双方有合作基础。

1.2.2 影响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

学校认为, 影响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是运行机制和政策引导,其次是校企交流平台,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交流,信息不畅通。问卷显示,校企双方共同认为制约企业合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政府缺少有关鼓励、优惠政策的引导;二是企业因参与人才培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

1.2.3 学校选择校企合作对象的主要途径

分析问卷可知,目前学校主要通过第三方提供的信息及个人关系建立合作关系,其次才是选择已有的合作伙伴、政府引导和其他途径。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呈现的是高职院校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以情感联络为手段的浅层次与初级合作阶段,并没有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调和灵活的结合机制。

1.2.4 学校如何维持校企合作的长效性工作

受访学校在回答“学校如何维持校企合作的长效性工作”这一选项时,100%的受访学校认为 “给企业足够的优惠政策”是维持校企合作长效性的首要因素,其次,67%的受访学校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维持校企合作长效性的重要因素。从企业反馈意见中获悉,学校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与广度不足,动手能力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校企双方要加强沟通,共同培养。说明校企双方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共同的愿望。

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事,只有找到双方合作的基础,合作才能持续发展。虽然学校和企业都有共同的需求及合作的基础,但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双方的需求都得不到切实的保证,所以校企合作有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及成立专门的机构,帮助学校和企业搭建平台。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存的问题

深入分析发现,企业和高职院校尚未形成伙伴关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难点依次是:第一,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专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第三,教师队伍“双师”素质内涵建设、“双师”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数量少;第四,高职院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基础条件仍然较为薄弱,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激励。

3 关于实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建议

3.1 健全校企合作法规体系

制定、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规定不履行法律责任和不承担相应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通过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常态化。

3.2 健全校企合作各项规章制度

校企合作各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第二,建立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专项制度,如,认定标准、认定流程、优惠政策等,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利益补偿机制,让参与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影响经济效益;第三,确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权,如,提供实习岗位、承担用工责任、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教师实践、享受相应权利;第四,明确校企合作参与方的奖惩条款等。

3.3 创新合作理念

第一,不能只从高职院校的角度考虑校企合作工作,还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寻找双方的合作点;第二,不能单纯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来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还必须增强高职院校自身的服务能力,这是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保障;第三,不能单纯停留在理念上,还要加以践行;第四,不能单纯依靠高职院校的领导与职能部门,还必须调动二级学院,特别是师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4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基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做好内涵建设工作。第一,加强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增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吸引力;第二,进行学分制改革,以此来适应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双重需要;第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生的技能素养与岗位胜任能力;第四,实行开放式办学,即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建设既能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实习实训的需要,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生产教学型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李衔.构建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8):78.

[2]王志平,任爱珍.共赢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8):2.

上一篇:全面薪酬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下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