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06-16 03:07:24

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涵义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涵义,不同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我国学者在经济学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对中小企业集群概念进行了界定,有代表性的是仇保兴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中小企业间的互换与适应;交换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集群中存在企业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分布状况

(一)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2008年,安徽省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年安徽省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为11392户,比上年增加3318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11319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增加值达到325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7.37%提高到39.3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2%。工业成为安徽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08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达到3259.71亿元,占全省增加值的39.30%。其中,私营经济的发展尤其明显,从2000年的增加值22.24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增加值822.74亿元,工业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安徽省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不仅说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而且说明了中小型工业是安徽省工业的主体。

(二)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分布状况

根据资源分布划分,安徽省共有17个市,每个市由于资源优势不同,所以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资源丰富的市则经济发展较快,引进外资较多,且进出口总额较大。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和铜陵市进出口总额相对其它市而言较高,原因是这些市都以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了自己的产业集群,如以合肥市为中心打造的全国第三大家电产业的高新产业园区集群,以芜湖汽车、江淮汽车为龙头企业的汽车产业集群,以马鞍山、铜陵为中心的铁矿、铜矿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集群,还有其它市如以毫州为中心的中药产业集群,以无为高沟镇为中心的电线电缆出口产业集群,形成巢湖市首个百亿元产业集群。而根据行业划分,产值超过100亿元的8个较大的产业集群集中在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冶金、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煤炭、汽车配件等行业。

三、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提升竞争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管理水平低下,内部缺乏交流与合作

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企业很难摆脱个人和家族而独立存在,企业在创办初期通常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众多中小企业都各自为政,家族权力过度集中,个人的独权无法为企业带来精准有效的管理模式,因此管理水平低下。同时,集群内部也存在一些无序竞争,严重影响到集群的发展与壮大。

(二)贷款担保困难,融资渠道少

中小企业大多处在发展阶段,实力非常有限,而目前安徽省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尚未完善,比如传统上,银行为规避风险都要求企业贷款时必须提供抵押或担保,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无法提供令银行满意的抵押物;即使有合适的抵质押物,也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公证、登记、封存保管等,而评估价格又低得根本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融资渠道单一,品种较少,严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三)外部环境有待改善,政府政策有待完善

安徽省地处中部,经济与沿海地区相比欠发达,各种经济政策和服务体系大多按行政区域或行业分类制定,集群内部和集群之间难以协调运作,大大制约了集群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安徽省某些地市仍有严重的地方保护政策,这种人为的限制竞争妨碍自由贸易的做法使不同地区间的同类企业难以交流协作。

(四)人才储备不足,企业发展受阻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有限,流动资金大多用于生产和销售,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尚且不够,很难抽出资金来进行员工技能培训,尤其是对高水平管理人员的提高培训及利用工资和优惠条件吸引科研人员方面是个普遍存在的缺陷。

(五)创新水平低,产品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徽省的中小企业集群大多仍处在模仿阶段,产品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更新速度慢,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比重过低,直接影响集群的发展,导致无法形成集群的经济效应。同时,中小企业大多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以及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落后,使得中小企业集群内部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四、提升安徽省中小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集群内部交流与协作

安徽省的中小企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唯有改进管理模式,走科学的管理道路。首先,要塑造科学规范的、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培植企业专门的管理文化。其次,建立专业的职能部门,履行专业管理的职能,分类处理企业各类事务,加强分工。最后,要时常进行管理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不断进取的动力和源泉,管理创新才能不断的吸收有用的人才,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加强市场竞争力。

(二)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金融创新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难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安徽省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完善的信用体系。首先,利用财政补贴或财政担保形式,降低民营中小企业向银行信贷的融资成本。其次,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系统和严格的失信惩罚制度。建立和健全各类信用组织,培养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等方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最后,政府应该积极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出口信贷,建立中小企业集群产权交易中心,落实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服务。

(三)发挥政府引导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积极调整公共政策

政府应当适度增加财政收入,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改造提升中小企业集群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债贴息”、“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嫁接、股票上市、股权置换、加速折旧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改造提升。

(四)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建立稳定合理的保障体系

从企业方面来说,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调整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优秀人才的交流和业绩评价体系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保障人才的储备。安徽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政府要充分利用安徽省高校、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利用多种教育手段,重点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按照企业职工全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培训经费。

(五)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立自主品牌

作为一个经济尚欠发达的地区,安徽省要培养本省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是自主品牌的树立。首先,要加强树立企业对知识产权、品牌保护的意识和观念。其次,安徽省具有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集群不仅要与国内大企业,而且要与国际知名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竞争,生存和发展难度加大。因此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只能根据自己产品的品牌来打开市场。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浅析我国环境税的构建 下一篇:劳动力市场工作寻访理论与大学生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