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色产业托起靖边农民“致富梦”

时间:2022-06-16 01:53:10

四大特色产业托起靖边农民“致富梦”

隆冬时节,走进靖边乡村田野,您会眼前一亮:拱棚里娇艳欲滴的草莓、沉甸甸的葡萄、怒放的花卉;场院里农民忙碌着包装小杂粮;庭院里堆满黄灿灿的玉米……这些构成了靖边冬日里一幅温暖的图画,随处可见特色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靖边县坚持做强马铃薯产业、做大玉米产业、做精水果蔬菜产业、做优小杂粮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助推农民迈上了致富的快车道。2013年全县预计实现粮食总产24万吨,实现农业增加值7.3亿元。

做强马铃薯产业。“好土豆”出在靖边县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被称为“地下苹果”的靖边马铃薯不仅多次亮相全国,也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靖边县在建立“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三级种薯繁育体系的基础上,抓好马铃薯标准化生产、膜侧栽培生产和高产集成技术推广,同时健全储藏、保鲜体系建设,已建成马铃薯储藏库6个并已全部投入使用。在种子工程上,2013年该县在原种场扩繁马铃薯脱毒试管苗600万株,繁育原原种850万粒;在全县23个乡镇(场)及原种场建成马铃薯原种一分田生产基地1000亩,建成马铃薯一级种一亩田生产基地5700亩;在高产示范田建设上,靖边在王渠则、青阳岔等12个乡镇建成山区地膜马铃薯膜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1.2万亩,平均亩产1960公斤;实施的旱地马铃薯高产示范田5000亩,平均亩产1976公斤;靖边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和马铃薯高产集成技术推广,2013年该县实施“三个百万”马铃薯高产集成技术推广22.115万亩,其中核心田平均亩产3420公斤,辐射田平均亩产1530公斤,并在红墩界镇、杨米涧乡等6个乡镇及新科农业等4家公司建成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7000亩。

做大玉米产业。2013年,靖边县按照统一品种、统一密度、统一作业、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的要求,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充分挖掘玉米产业潜力。在席麻湾、王渠则、中山涧、杨米涧等17个乡镇建成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示范基地8.06万亩,平均亩产794.3公斤,比传统种植方法亩产高出200公斤;在中山涧、席麻湾2个乡镇实施膜下滴灌技术示范推广870亩,平均亩产960.1公斤,又突破2012年单产新高;在席麻湾、中山涧2个乡镇实施地膜残膜回收技术示范推广1000亩;另外实施“三个百万”玉米高产集成技术推广26.81万亩,其中核心田平均亩产972.3公斤,比辐射田平均亩产630公斤高出300多公斤。据悉,从2006年起,靖边玉米单产连续多年创全国多项高产纪录。

做优小杂粮产业。靖边县是小杂粮的优生区和陕北荞麦集中产区。2013年,该县在南部山区实施“三个百万”小杂粮高产集成技术推广16.03万亩,占到粮食作物的10%,其中荞麦核心田1.0076万亩,平均亩产116.3公斤,辐射带动了15.026万亩的种植面积,平均亩产62公斤。如今,该县小杂粮产业已逐渐形成产业化格局,不仅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也为当地山区群众致富找到了门路。在该县的南部山区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小杂粮,一个种植40亩以上小杂粮的农户一年至少可带来2万元的收入。截至目前,靖边县初具规模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达到12家,注册商标的企业有4家。靖边的荞麦、苦荞、草豌豆、红芸豆也被认定为我市名优小杂粮品种,靖边县日益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

做精水果蔬菜产业。“菜”“畜”“薯”是靖边的三大主导产业,靖边县在传统产业格局上大胆优化升级,发展精细化、高端化的水果蔬菜产业,水果蔬菜产业已为农民开辟了又一条新的增收渠道。2013年全县瓜菜种植面积16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24万亩,蔬菜种植主要分布在靖边的东坑、梁镇、杨桥畔、红墩界等乡镇,因为率先发展设施农业,这些乡镇也成为该县最富裕的乡镇,农民人均收入都超过1万元,其中蔬菜是农民致富的“当家产业”,一些蔬菜种植大户每年蔬菜产业的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在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该县按照“苹果为主,葡萄、核桃为辅,合理搭配红枣和桃”的思路,掀起全县高标准果园建设新高潮。2013年共发展各类水果种植面积19230亩,其中苹果16300亩、葡萄515亩、核桃1000亩、红枣415亩、设施水果1000亩,水果产业正在成为该县致富的新兴产业。

上一篇:秋季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盘点 下一篇:浅谈成本与费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