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最重要是学习

时间:2022-06-16 09:54:56

企业家最重要是学习

作为两家央企———中国建材、中国国药的负责人,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在转型中行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如何调整的话题。

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进入到中速已是客观现实,我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再恢复到过去的两位数增长,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行业过剩及行业内恶性竞争。由于许多企业效益低下,它们就推动政府,希望政府多做一些大的投资,来拉动企业发展。这使企业进入一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恶性循环。应该说,今天这个循环是实在做不下去了。我举一个数字,去年,全球一共卖水泥35亿吨,其中中国就卖20.8亿吨。所以,就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而言,已到了适可而止的时候。现在的问题是,这么多企业效益低下该怎么办?我认为最切实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以水泥厂为例,全球的集中度为排位前十的企业产量占行业总量的70%,中国“十五”末是10%,“十一五”末是25%,去年是26%,到“十二五”末,工业规划里边要求达到35%。这么分散的工业、这么大的量,造成的市场状况只能是无序和竞争。过去几年,中国建材一直沒有停止行业整合的步伐,目前已从很小的企业规模发展到了拥有3亿吨水泥产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2000亿。中国医药行业的状况同建材行业有类似之处。国内医药行业有多少家分销企业呢?2万家。美国有多少家呢,3家。2万家销售商在销售药品,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可以说不言而喻。过去3年,我在中国国药一直推动重组工作,中国国药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去年销售收入为1250亿,今年要到1600亿。

如今,中国建材已经是500强,中国国药今年也要进入500强,可以说通过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企业已经做大做强。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央企为什么要疯狂的扩张?为什么挤占民营企业的空间?为什么要大举收购?

我想以正视听的是,无论中国建材还是中国国药,国有资本只占40%,社会投资人和股民占60%,而且国家资本还在进一步下降。这就是说,我们既按照市场的规律把企业做大做强,又按照市场的规律使企业进一步公众化、市场化。所以,在整个重组过程当中,我们并沒有遇到市场上所谓的抵抗,我们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关系是水与乳的关系、大河和小河的关系,是互补的关系,是产业链上互相帮助的关系。因而,我们的重组不是国退民进,也不是民退国进,而是国民共进,我们构筑了一个共同的融合体,完成了中国大企业时代到来的历史使命。目前,中国大企业有61家进了世界500强,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有人认为,企业大了风险就大,我觉得风险和大小沒有关系。大家看美国的黄页电话本,10年前的企业80%都不存在了,这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大企业相对稳定。但是,大企业倒掉,带来的危害更大、影响更大,所以,我们要加强大企业的管控。中国建材和中国国药一路成长过来,每年复合增长率为50%,这两家企业能够稳定成长,原因是我们通行了一种格子化管控理论,把每一个公司装在一个格子里,对其行为进行规定,在这里不再赘述。

现在企业做大了,我们和国际跨国公司之间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思想。有思想才能被人尊重,所以对中国企业家而言最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我觉得企业家是产生思想的那个人,其在发展观上应把全人类福祉、国家的政策、行业的利益全部结合到战略蓝图里边,在利益分配上应该保证国民共享。有了这样一个原则,在管理工作中,把环境保护、安全和社会责任放在速度规模和效益之前,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新招 下一篇:浅谈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及诚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