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拓展活动如何优化

时间:2022-06-16 08:48:03

思品课:拓展活动如何优化

一、遵循拓展原则

为了促进学生品质内化,加快情感升华,我们在进行拓展活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必要性原则。教师在进行课后拓展时不能随心所欲,想怎样拓展就怎样拓展,必须考虑拓展的必要性。

参与性原则。充分调动参与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适度性原则。有效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对原有文本的拓展延伸要适当。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做一个“卖点”,拓展内容和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抛出,这样的拓展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拓展形式

小学品德教学应以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课后拓展也如此。为了避免拓展活动流于形式,学生疲于应付而无实效,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拓展形式:

社会调查。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有关的思想观点、道德知识。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吃穿住话古今(二)》课后要求“调查我们周边的建筑物和家居文化,哪些保留了中国的传统,哪些吸纳了国外的风格”。通过调查,可以让学生亲身领略建筑之美,感受古今中外的文明,再通过谈感受、谈看法、评论等方式,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所提升。

搜集整理资料。结合教学内容发动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然后通过办黑板报或演讲会的形式进行交流,以加深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后,搜集克服困难的格言。我班的学生就搜集了很多,如“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等等。这些格言能启迪学生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自然地受到教育。

主题班会。即让学生通过举办主题班会接受教育,领悟教材内容,提高道德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如在教学《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后,可以组织学生编写家乡旅游手册,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故事、拍摄照片、书写情怀,以举办展览会的方式向全校展示,抒写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养成、德性发展。

实践活动。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比如为孤老、残疾人送温暖活动,社会公益宣传活动等都是很好的道德实践活动。

三、完善评价机制

思品课后拓展活动收效不大,往往是教师放任自流造成的。必要的评价机制既能促进拓展活动的开展,又能加强对拓展活动的指导,对思品课后拓展活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业式评价。就像做书面作业一样,将活动结果写成报告上交教师检查。调查、参观、访问等课后拓展活动都可以采用作业式评价来监控。

成果展示式评价。有些活动成果需要展示出来,以此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板报、影像资料、美术作品等都是很好的成果展示,对拓展活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交流汇报式评价。拓展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感受相对零散、模糊,需要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共同分享,互相补充。

课后拓展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积极开展各种课后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生活,深入生活,回归生活,拓宽学生品德发展空间,实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曲阳中心小学)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教学探究 下一篇:中职幼师钢琴弹奏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