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措施探讨

时间:2022-06-16 07:19:09

“微课程”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措施探讨

【摘要】“微课程”是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其整合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对“微课程”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微课程”技术 职业教育 整合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需要面对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获得社会与市场的认可。

因此,教师开始探求“微课程”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整合,以求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但从目前来看,这一教学改革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理想的效果,多数教师对“微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微课程”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措施进行探讨,通过阐述“微课程”的优势以提高教师的认识,同时提出课程整合的策略,促进现代职业院校的发展与进步。

二、“微课程”的概念及优势

(一)什么是“微课程”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微课程”的理解并不到位,其从主观上认为“微课程”就是服务于微型教学的微型内容。这是一种主观的错误意识,教师并没有真正了解“微课程”的含义。

所谓“微课程”,就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整合了课堂教学的功能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微课程”的优势

首先,“微课程”具有精简的优势,它能够将原本冗杂的教学变得直接简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开展更高效率的学习,同时也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与巩固。从“微课程”的类型来看,其主要分为PPT课程模式、讲课式微课程以及情景剧式微课程。其中,后两种模式的教学时间稍长,一般在5到10分钟,而PPT课程模式的教学时间则控制在5分钟左右。可以看出,微课程极大的缩短了教学时间,更加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课堂教学的其他时间留给学生。

其次,“微课程”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它能够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更明显的冲击,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提高教学的质量。

再次,“微课程”结果能够有效支撑其他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更进一步发挥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整合“微课程”技术

(一)确定教学目标制作“微课程”

如上文述及,“微课程”具有精简的优势,它将原本40分钟的课堂教学压缩到10分钟以内,将冗杂的知识体系精简化。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制作“微课程”,要确保“微课程”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突破某一学习难点,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提高。

因此,教师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的目标,并且要得出其中的难点,运用“微课程”的优势将其变得更加形象与突出。

以机电技术专业的教学为例,教师难以在传统的教学中给学生讲述机电控制与维修的特点与应对的措施,学生也无法在教师的讲授中获得真实的提高。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机电控制与维修中常见的问题制作“微课程”,充分利用“微课程”的优势在线展示控制与维修的过程,同时搭配语音进行教学讲解。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利用“微课程”集中体现了教学中的疑难点,让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触。

(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与反思

根据“微课程”的优势,其缩短教学时间的根本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更加充分的课堂时间中进行交流与反思,以此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整理收获的同时提高能力。

因此,教师在职业教育中运用“微课程”教学后应该将课堂留给学生,组织学生围绕“微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激烈的交流与反思,通过交流获得提高。例如,在电气控制专业的“微课程”教学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机床中常见到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和个人的见解提出其他的解决方法。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抒发个人的意见,将自己在“微课程”中的收获进行分享。在此过程中,“微课程”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

(三)灵活搭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微课程”教学中灵活搭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进一步提高“微课程”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技术支撑案例教学法。以电气控制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讲解后运用“微课程”给学生集中讲述实践工作中难以处理的问题。在有限时间内,教师运用“微课程”让学生了解实践中容易发生的突况以及处理的原则。

在此过程中,教师以此为案例,要求学生在剩下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激烈的交流与讨论。这就能够运用“微课程”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通过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分析与总结实践中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与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的案例更加生动,也就更容易引起学生交流与讨论的欲望。同时,学生也能够针对生动真实的案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在模拟解决案例的过程中整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提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微课程”技术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是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共同发展的产物,能够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微课程”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整合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教师对其的运用还并不纯熟。这就需要众多教师转变意识,要明确整合“微课程”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完善整合的策略,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寻素华. 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9)

[2]关中客. 微课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作者简介:杜云飞,男, 1980年8月18日,大学本科,二级实习指导教师,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

上一篇:试谈中学语文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