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影响

时间:2022-06-16 06:23:09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变化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误咽程度明显降低,吞咽功能提高。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大约29%-60.4%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症状[1]。其中少部分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吸入食物或液体,即沉默性误吸[2],严重者引起吸入性肺炎,导致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若能及时康复治疗,80% 以上的患者可以恢复良好或者症状改善明显。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通过随机对比发现早期护理干预能使患者能尽早摆脱靠鼻饲进食,促进吞咽困难康复,减少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98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无意识障碍,无口腔及咽部占位性病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5.4±9.7)岁;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6.2±10.3)岁,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训练成功的保证[3] ,脑卒中患者大多焦虑甚至悲观失望,并发吞咽困难患者更因饥饿但不能进食,进一步发生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心情更加抑郁。我科护理人员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疏导,给其营造一个清洁、愉快的就餐环境,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提供支持和鼓励。

1.2.2 训练干预 主要包括感觉刺激训练、面部结构训练、发音训练等。我们的方法是:①用带冰块的筷子或冰冻棉签刺激双侧咽弓,嘱病人做吞咽动作。②嘱患者进行舌伸缩、左右旋转训练,并稍加阻力。③患者舌不能运动时,协助患者轻轻地进行口外被动活动。④用手指握住喉结,嘱患者做点头空咽动作,通过吞咽肌群的感觉,诱发吞咽反射,然后发“啊”音以利于咽缩肌开放。⑤教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先从单音字进行训练,使声门开闭,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让家属共同参与,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

1.2.3 摄食护理干预 ①:我们对卧床病人可抬高床头30度,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垫枕,因该容易引起咽下反射,且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对能坐起的病人取坐直头稍前屈位,下颌内收,嘱患者转头,头部转向偏瘫侧80度,食团就会滑向对侧,对单侧神经麻痹造成的吞咽困难很有效。②食物形态:我们根据吞咽的情况,初期采用糜烂食物加糊状液体,中期用碎状食物加黏稠液体,后期过渡到正常食物加稀一点的液体。可选择稍微冷点的食物,此类患者进冷食可诱发吞咽动作。③摄食过程中我们要观察患者进食有无呛咳,咽部有无残留食物。对咽部残留食物,可嘱患者吞咽后咳嗽一下,以喷出残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残渣。

1.2.4 基础护理干预 每餐前后要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口腔护理时棉球洗上颚及舌根部可刺激吞咽反射。

1.3 评价标准

1.3.1 采用VFSS评分评定(见表1)。按吞咽过程分为口腔期、咽喉期和食管期,通过护理干预后第10天,由同一位专业康复治疗师采用VFSS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标准见表1。VFSS总分10分,10分为正常,评分提高3-4分为显效,提高2分为有效,提高0-1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观察结果采用百分率计算,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干预组的吞咽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为95.91%,明显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恢复的有效率71.42%,干预组比对照组误咽程度明显降低,吞咽功能提高。两组吞咽功能效果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3.1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中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正常吞咽过程分为口腔期、咽喉期、食管期三个阶段,几个阶段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吞咽过程。脑卒中后可能累及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导致所支配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的运动障碍而引起吞咽困难。我们认为,这些神经基本都受双侧支配,一侧损伤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加强康复,完全有可能促进受损神经康或由对侧神经代替部分康复,促进吞咽苦难症状缓解。

3.2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及时发现、正确评估以及尽早进行护理干预,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持之以恒,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根据患者情况,遵神经科专科医师意见,在语言、心理、康复理疗师等共同配合下,制定一套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恢复,最大程度地提高吞咽能力,护理人员要早期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为了避免呛咳发生,要对家属与陪护进行正确的指导,采取抬高床头,头偏向一侧位等保护性措施,痰多的病人,喂食前先鼓励病人咳痰,同时给予拍背,必要时吸痰,以免进食过程中发生误吸。摄食后,不能立即做雾化吸入、口腔护理等。

3.3 吞咽困难进行护理干预的目的是尽可能恢复经口进食,同时减少因吞咽障碍引起的呛咳、误吸等并发症,不要对患者采取长期鼻饲进食的方法,意识清楚者应采用进口腔食管进食法。由于患者经济等原因,住院时间较短,评定干预效果在进行护理干预10天后,干预组有效率达95.91%,而常规护理助有效率71.42%,干预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过程,护理人员要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康复师制定完整康复计划,采取系统的措施进行训练。通过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国敏.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综合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146.

[2] 吕新娟.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59-61.

[3] 赵晓辉,席延容,张永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1999,3(11):1329-1341.

上一篇:总结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一篇:神经外科术后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