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微课程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16 05:18:13

《机械识图》微课程建设研究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资源,以其内容短小、精干、针对性强和传播广泛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微课;机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10-01

“微课”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资源,以其内容短小、精干、针对性强和传播广泛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至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在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之后,“微课”以其短、简、精等特点迅速引起各方关注。作为一种载体形式,结合识图课程特点,在任职教育中如何与现行的“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相互融合,使其在识图课程建设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成为我们在识图教学中研究的新问题。

一、《机械识图》“微课”建设的必要性

《机械识图》是工科类任职教育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制图国家标准,形成空间思维能力,能够识读中等复杂难度的零件图、装配图,为后续机类专业课程的看图读图提供技术支撑。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存在总体基础不扎实、知识积累不够,自学能力较弱,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在目前基础学时减少的情况下,更易出现课堂学时不够用,部分教师采用“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思考的余地,形成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针对识图这样内容较多、学时少,教学重、难点知识不易理解的特点,我们急需一种教学手段,能利用较少时间,展现教学中最重要和最难理解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吃不透的内容可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利用“微课”短、简、精的特点,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较短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效益最大化,同时将“微课”用于校园网络平台,也实现了“教”的资源与“学”的资源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加有效的获取重、难点知识,形成空间思维能力。

二、如何建设《机械识图》“微课”

要建设识图微课,首先是要把准建设的内容,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具体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机械识图》“微课”核心内容是平面图形绘制介绍视频、三视图的形成介绍视频、剖视图形成介绍视频、零件图识读介绍视频等,这些内容均包含有课堂重难点的教学知识,同时还应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设计、素材、课件、精选习题等内容。如在剖视图形成部分,应包含有完整的多种剖视图剖切动画、投影动画,绘制步骤、标注要点、学生易范错误、教师点评资源、剖切模型资源,它们以一种网状结构关系共同组成主题鲜明的精短视频。其次在建设识图微课中各种资源需要无缝衔接。“微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录像,它还需要进行后期的编辑,如课件中多媒体动画的插入,教师授课与课件的有效结合,教师点评与学生错误的有效结合等,都需要我们对视频做一定的剪辑和编排,它不仅体现在“微课”的精简性上,也体现在“微课”视频的完整性和针对性上。三是在识图“微课”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前期我们制作过的一些“微课”中,仅仅只注意到了简短性,认为只要是短了就是微课了,这只是它的外部特性,与传统的教学视频相比只是将时间缩短了,而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我认为应重点体现在视频中的可操作性、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点评等环节上,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能切实体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机械识图》“微课”建设特色

《机械识图》“微课”是一种较新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微课”主要是针对授课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中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相对传统授课环节中难以展示或学生不易掌握的操作步骤等进行有指向性的教学,整个“微课”的设计和制作都是围绕这个知识点和环节来展开的,学生在观看完“微课”之后因对这个知识点有很深入的认识,能切实解决在课堂环节留下的疑惑;二是必须要进行多种资源整合。“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但所谓的教学视频不仅仅是将教师在课堂授课的内容录制下来即可,而是要在具体知识点和环节上进行再加工,同时融合进入视频的还应该有课件、内容设计、多媒体动画、操作步骤、难点解惑等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旨鲜明、结构紧凑的整体;三是要方便使用、及时更新。“微课”的时间一般都不是很长,多为5至8分钟,并且多放于校园网络上,因此其资源格式、容量也要求较小,方便学生在网络可流畅的观看。随着授课进程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微课”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如在制作读零件图“微课”时,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及学生后续的专业课选取不同的零件绘制平面图形,在制作装配图“微课”时,可直接选取各专业学生后续课可能用到的装配体进行制作,增强其针对性。

“微课”的制作和使用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如何能根据制图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特点制作针对性较强、实用有效的“微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在基本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微课”作为对正课时间的有效补充、辅助学生掌握要点知识的重要“拐杖”,还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完善。

上一篇:士官教育发展对教员素质需求浅析 下一篇:充分利用电工电子实验室加强基础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