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的管理

时间:2022-06-16 05:12:20

论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的管理

随着我国医院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引进,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促使医院的医疗设备资产总值占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不断提高。但是医疗设备的引进在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保障在用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和故障医疗设备的及时修复等问题则是重重之重。

1.医院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故障设备自行无法修复能力差,请厂家来人维修成为主流

医院的医疗设备种类多,结构原理千差万别,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广泛,95%以上的生产厂家根本不给提供设备技术图纸或设置维修密码,有些设备的检修需要特殊的器材或环境等。因此维修人员要想学会维修所有种类的医疗设备是不可能的。

1.2维修人员的技术价值不易体现,造成多数人不愿意深入学习和掌握各种新技术

医疗设备的维修价值难以准确评估,比如,一台设备的长期维修、维护费用低,是与维修人员的维修维护能力强有关,还是与这台设备的质量好有关,或者是与科室使用人员的日常维护有关,这些都无法准确的进行评估。

1.3维修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工作积极性不强,高技术含量人才引进、培养难

现在医院为了更好的促进临床科室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设备的维修支出归入使用科室的成本核算,维修人员在维修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种隐性的效益而难以得到医院的认同。进而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维修工作的经济价值无法具体体现。

1.4大型设备维修,购买设备厂家的保修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大型医疗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医院内部工程师在维修中,就会面临更多的问题,缺少技术资料和维修密码、缺少高水平的维修人员,往往会引起停机时间较长,会影响到病人的诊治,进而影响到医院的医疗秩序。进而使医院的相关领导和维修人员面临的各种压力很大。

2.医院设备维修工作管理现状

(1)对于因误操作引起的简单的设备故障可以及时处理并对操作人员加以简单的培训。

(2)对于能自行修复的中、小设备故障可以尽快修复,不致于影响临床的正常工作。

(3)对于解决不了的设备故障能够尽快联系厂家,准确地告知故障状况和配合做些故障的初步检查,厂家工程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电话指导或带上配件一次性修复故障设备,最大程度缩短故障设备停机时间。

(4)常规的、技术复杂程度有限的的中、小型医疗设备,医院以自行维修为主,可以节约一定的维修费用。

(5)对于维修难度和技术含量较高故障设备,可以做到电话通知厂家,并在工程师到场维修过程中给予陪同及协助,可有效防止维修单位乱收维修费用及有效的缩短维修时间。

3.对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建议

3.1进行合理的年维修费用预算,提高对维修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

只有对医院的年维修费用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预算,才能把维修人员通过维修、维护直接创造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进而使医院提高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重视程度。

3.2针对维修工程师的额外维修价值给予适度体现,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医院的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对于某些故障电路板或故障模块组件,厂家来人也是以更换新的板块或组件来完成维修的,通过努力自行修复这类故障配件,应认定为维修人员额外创造的价值,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度的奖励,以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注重医疗设备维修资料的收集,减低维修难度

在医疗设备的采购阶段,把要求供货商提供的厂家维修技术资料和对机器可能设置的维修密码作为采购的重要内容之一写入合同。以减低自行维修的技术难度。

3.4采用多元化维修模式

不同特点的医疗设备采取不同维修模式:

(1)对于使用耗材的医疗设备,如激光相机、血透机、血球分析仪等,在耗材采购谈判中可以考虑将此类设备的维修任务和维修费用转由耗材供应商承担。

(2)对于受维修条件限制无法自行维修的医疗设备,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培训,尽量减少人为故障发生的概率。如腹腔镜的光学试管磕碰受损,摄像头连线头部扭曲折断等。

(3)对于医疗急救设备和50万元以上价值较大的医疗设备要加强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尽可能避免此类设备出现故障或由小故障演变成大故障。

(4)对于大型医疗设备,买保修的费用很贵,考虑到设备在经过1年的磨合运行后会有个3~5年较平稳的运行期,昂贵配件损坏的概率较小,这段时间应考虑不买保修。

3.5针对维修人员的技术程度进行合理化分工

按照维修技术的难度安排不同级别的工程师承担不同的维修任务。技术高、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不直接或少直接参与一般医疗设备的故障检修,以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技术钻研和对初级维修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能力评估。

3.6实现维修工作量与收入挂钩,提高工作积极性

按设备价值和使用情况设定一定维修系数,对每次维修进行量化管理,将维修人员的一部分收入与维修工作量挂钩,以鼓励维修人员多参与维修,进而提高维修人员的整体工作积极性。

3.7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在为维修人员积极争取合理待遇的同时,还要做到奖罚并重。如对于因工作拖拉等导致维修任务未及时完成的或引起使用科室有效投诉的维修人员,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部分奖金少发或停发等方式处理。

3.8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沟通和学术交流

定期组织医院的维修人员对有价值的维修内容进行总结和交流维修心得,鼓励维修人员外出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活动,以此来带动整个维修队伍理论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现有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不能给予足够重视的前提下,作为医院及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的具体管理者,我们应制定有效并可长期发展的管理策略,以提高维修工作质量、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上一篇:年龄问题 3期 下一篇:关于当前工程建设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