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客人

时间:2022-06-16 01:17:29

周末早上,全家人刚起床,睡眼惺忪,衣着不整,门铃响了。一位女友带着孩子来访,说是早上出门采购路过我家,想起许久没见,顺便来看看。有朋友来,自然是高兴的,只是这时辰选得不太合适。很尴尬地让朋友坐在客厅等候,自己匆忙梳洗更衣。

多年来生活在东西方文化的边缘,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不少感受。就说做客,西方人通常不会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至少会电话预约,避免打扰别人的正常生活。如果是被主人邀请,一般会踩着点儿到主人家。如果路上交通顺畅,去早了还不能马上进门,会在附近找个地方消磨时间,到点再进别人家门,对主人十足尊重。

请客的人家总会很忙乱,女主人要下厨,少不了一身油烟满脸热汗。去得太早,会让人有一种被人看到内衣般的窘迫。所以得等到约好的时间,主人一切准备齐全收拾妥帖、妆容体面,这时宾主都相见甚欢。

中国人的文化不同,去好友家大都很放松,真的是把一句“Takeeasy as in you own home”付诸实践。我有个男性朋友拜访我家,寒暄之后就安然地陷在客厅沙发看电视,看到尽兴处双脚高搭茶几。还有位女友,住在我家的几天,每天在我的书橱里找书看,同时热心地为我“杂乱”的书整理分类,按作者和主题重新摆放,其结果就是在她走后,很久我都找不到想要的书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能理解朋友们的行为,这表明他们不把我当外人看。但这种随意是要有分寸的,如果过了,就会让人不舒服。比如我不喜欢别人随意翻动我桌上的笔记本或使用我的电脑,虽然我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我也很在意客人总忘记关灯的习惯,常常跟在后面不停地替他们关灯―这不仅和月底电费单有关,更重要的是它和这个地球的能源消耗有关。

因为做客的习惯和礼仪不同,有时候难免会发生误会。我老公有个跟着他几乎走遍全球的行李箱,上面贴满世界各国航空公司的标签。回成都老家探亲那次,我亲爱的老妈总觉得这种贴满乱七八糟标签的箱子一定会被机场误送,花了许多时间将那些标签取掉,将箱子擦得如同秃瓢的头般寸草不生。于是我可怜的老公一见到箱子就晕了,消失的标签不仅是他的旅游纪念,还有个功能就是他能一眼从机场传送带的众多箱子里把它认出来。所以,有时主人的过分盛情也未必是好事。

最好的客人,是那种自然而有独立意识的客人。他们对主人没有太多依赖,不添麻烦,随遇而安。主客之间,有时候就像和情人之间,再好,都应该彼此有些距离,保持相对独立的彼此尊重,这样的关系才会让双方都不疲倦。否则,就会出现英国作家彼得梅尔说的那种情况:客人如同沙丁鱼,一过三天就变了味道。

还有,无论中外,做客都不能空着手。我比较喜欢西方人送礼的方式,一瓶酒,或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一点地方特产,都是礼轻情义重的东西,送的人没负担,接受的人也心安。但是,如果谁送我一坨金子,那是会让我寝食难安的,不想个办法回送过去,这金子就变成了放不下的包袱,做梦都会梦到。

上一篇:北川幸运儿 下一篇:《猫狗大战2》:猫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