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经济学

时间:2022-06-16 12:59:27

早餐经济学

这两天又来北京,住友谊宾馆,房费不包早餐。我想,不包早餐也好,干脆跑到小吃店重温12年前在北京那段日子的生活,不也蛮好?

似乎中英的时差还在作怪,早上不到6点就醒了,想睡也睡不着了。索性起床,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便找个地方,享受一下北京老百姓的早餐。

过了人行过街天桥,到了对面非常熟悉的农科院。顺着右边走,见到一家叫做“小叶花”的小餐馆,看着干净,吃的人多,就决定进去用餐。

“小叶花”

昔日的农科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空旷的大院,被许多建筑物塞得满满,道路两旁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有的门前还停放着宝马和沃尔沃等高档轿车,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不见了。

“小叶花”餐厅和许许多多小餐厅和小商店连在一起,排成一串串商业小街,为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以及外来打工者,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同时,残酷的商业竞争,也自然培养出他们好的服务态度和拼命的工作精神。

我一进“小叶花”,就见到四位年轻的服务员,她们个个面带笑容,非常熟练地为顾客服务。

我一靠近柜台,第一位服务员就问,“你要什么?”她问得如此干脆有力,以至于我不敢拖延时间。我只用了两秒钟,就把后面所有热腾腾的食品扫了一遍,然后说:“一根油条,两个包子,一碗豆浆,一个茶叶蛋。”

我刚说完,另一位服务员问:“大包子还是小包子,肉的还是素的?”我立马回答:“大的,肉的。”

话音未落,第三位服务员就把东西全部拿齐,放在我的面前。第四位服务员同时说:“5块钱。”我掏出5块钱给她,然后把东西端到旁边的桌子上,和另外两位顾客挤在一起,开始享受这顿可口而且非常便宜的早餐。

早餐经济学

宾馆的早餐,一个人200元,在这里的早餐,一个人5元,相差40倍。从体面的角度看,在宾馆吃饭,肯定是体面的;从营养价值的角度看,在小餐馆吃饭,大概不会比宾馆差40倍。

吃早餐的时候,我观察着周围进来买早餐的人。

有一位年轻母亲,用一辆破旧的电动单车,带着一个不到10岁的男孩,在“小叶花”门前停了下来。母亲在门前等儿子,儿子一个人进来,只买了一个1块钱的小面包就走了出去。看来,他是吃了这个小面包要去上学的。我估摸着,他妈妈还没有吃饭,他们应该不是为了“减肥”,而是为了省钱吧。

后面陆陆续续进来了一些小学生模样的男孩、女孩,大多以一两个小面包作为早餐,营养够吗?我的脑海里不断地出现这样的疑问。

我不禁感慨。在同一个社会里,富人,生活浮华,穷人,日子艰辛。那么是不是挥金如土的富人幸福指数就比较高呢?

我认为,不见得。比如今天的这顿早餐,我花钱不多,但幸福指数高了不少。其一,一大早就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还锻炼身体。其二,在普通小饭馆吃饭,真正体验了老百姓的生活。其三,节约本身,就让我感到幸福。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花钱越多越幸福。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这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贪婪、那么多永不知足,那么多浮躁了。

幸福来自生活态度

人的生活方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如果有更多的人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把自己的心态摆好,就不至于每天都想着钱和与钱有关的事情。

幸福也是多方面的。做同样的事情,能够少花钱,又能够有利于健康和社会和谐,有利于环境的美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如果不知道这是一种幸福,就是价值观的扭曲。

通过一顿普通的早饭,我又联想到一些其他的方面。

两天前,我住在朋友安排的宾馆,房子很大,也是套间,套间的面积甚至我感觉一个人住都有点太大了。可是,淋浴的时候,整个洗澡间的水都排不出。洗个澡,满地都是水。我不禁想:“中国人讲面子、讲排场,但是,为什么不讲精雕细琢、不讲质量呢?”

小到盖房子、买汽车,大到城市规划和建设,哪一项没有涉及到节约和效能的问题?

大的投资已经投进去,恐怕还带有不少铺张浪费。那当初为什么不能把排场搞小一点?把质量提高一点?这样不仅少花钱,而且,生活品味更高,何乐而不为?

对于个人,改变生活态度,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也可以节约费用。对于一个城市,改变一下规划的理念,可以让环境更加优美,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加安全而充实,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和环境资源。

上一篇: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 下一篇:不当欲望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