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

时间:2022-06-15 11:16:52

浅析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

摘 要: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是公司治理, 而且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公司治理的结构包括董事会结构、股权特征、控股股东性质等。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将制约管理当局的会计行为,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可信度。目前, 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 更多的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善的问题。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质量;实证分析

一、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1)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股权集中度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剩余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大小。一方面高度集中的股权影响到公司治理的效率,势必会影响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高股权集中度可能会使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可能与经理层合谋控制会计信息,令会计信息失真,小股东的投资行为和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2)经理人持股与会计信息质量。给经理人分配股票颠覆了原来传统薪金激励的单一性,缓解了固定薪金水平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的有限性。发展至今,经理人员激励机制越来越多元化。从而提高经理人员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让经理人自身利益与公司的整体业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激励机制不仅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也可以降低公司经理层财务报告造假的可能性。经理人持股制度是我国在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二)董事会与会计信息质量。(1)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质量。一直以来,董事会规模被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学者支持公司采用大规模的董事会。董事会规模大,有助于获取公司内外部信息,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源,对治理公司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反对者则认为董事会规模过于庞大会使董事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受到一定的阻碍,效率下降,很难控制协作好一个人数众多的团队。董事会的意见很难协调一致,引发大量“搭便车”行为的发生,反而消弱了对经理人员的控制和监督能力,财务舞弊的风险得不到控制。(2)董事会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独立董事是在内部董事监督作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以加强对公司经理层的监督。由于他们是独立于公司利益的,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行驶监督权。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证监会明确了公司的独立董事中必须至少包含一位会计专业人士,这对财务工作的监督显然是有帮助的,有力约束和激励财务人员的行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1]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离也是董事会独立性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两职合一则不能有效的发挥其监督作用,会引起内部控制人问题,促使总经理权利膨胀,势必会消弱董事会的控制和监督作用,可能导致公司利益受到损害。所以董事长与总经理职权分离能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打下基础。

(三)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与会计信息质量。(1)监事会与会计信息质量。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的专职监督机构,具有完全独立性。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的行为。健全有效的监事势必会大大降低会计舞弊行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早期在我国有些专家认为监事会可能没有真正有效的发挥其监督作用,只是一个摆设。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监事会规模的扩大,股东意识的增强,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较有力的保障。(2)审计委员会与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委员会的发展源于职业组织、立法机构和企业自身的共同需求。审计委员会的具体职能表现在提议聘请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一个合格的审计员应该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审计委员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了一个监控机制于一体的职能机构。公司管理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大多是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如:管理权限不明、管理职责混乱等,于是审计委员会的出现承担了缓解这些问题的职责,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现状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特殊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股占较大比重而且股权相对集中。股东大会本来民主透明公正的却因大股东的操作而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如此不合理的股权结构难免会影响关乎公司利益的财务信息,出现舞弊虚假的财务报告,侵占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一方面表现在股权过度集中,大股东处于超强的控制地位,只是维护自身的利益损害了大多数小股东的利益,使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严重的舞弊行为。另一种影响董事会独立的情况是存在“双职合一”的现象,即经理层由董事会成员担任。这就难以保证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和约束力,就不能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性。(3)监事会流于形式。我国监事会的设立大多数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行其监督权,充分有效的发挥其作用,我们需要在此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事实上监事会在公司可能没有实际的控制权,决策权和任免权,形同虚设一般,只是董事会的议事机构而已。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监事会的监管不力,势必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层出不穷,从而侵害了相关者的利益。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完善股权结构。针对前面提出的我国股权结构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这样的方式可以较好的弥补股权过于集中或分散的缺点。(2)改进内部的投票和表决制度,投票方式要多元化,如网络大众点评投票方式。这样能有效的促进股东权利的公平公正。(3)政府机关也应发挥其职能,加强政策引导,确保股权恰当的集中,有针对性的支持从事专项发展的机构的成长、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出现问题还能有效的控制内部管理层。

2、 提高独立董事的比重,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其规模影响着职能的发挥,美国商业圆桌会议( B R T )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质量成反比。[2]为了加强和稳定董事会规模,适当提高董事比例是确保有效实施董事会职能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独立董事的专业水平以及相对丰富的经验能够减少舞弊存在的可能性,外部董事的监督能够较好的防止内部人员的控制。因此增加外部董事与独立董事的存在数量是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不可少的方案。

独立董事会是思想相对独立,行为相对公正的,能更好的保证中小股东利益。强化独立董事作用减少垄断现象,能够监督董事会从而提高决策质量。独立董事所站立场比较客观能监督公司生成和披露会计信息。为确保实质上独立,首先要完善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其次更严格的规定其服务公司的数量,最后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进一步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完善内部控制。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的有效监督和降低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关键在于监事会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上市公司应该建立起监事会与财务制度、监事会与董事会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避开公司管理层的干扰,才能有效的完善财务监督的职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赵建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齐洁.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关系研究[J]. 商业会计,2013年19期

上一篇: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 下一篇:航线网络区间鲁棒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