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尝试

时间:2022-06-15 10:55:33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尝试

目前高三地理复习普遍存在着“死读书、苦做题、挤时间”的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做统一规格的产品,把知识看做可以灌来灌去的现成东西,学生总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课,缺乏思维上的亲身体验,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往往比较肤浅。如何做到精投入、巧复习,以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自主命题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学生自主命题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和教材的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命题,自己解答,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可行性

从学习动机看,学生总是对自己能胜任的学习任务感兴趣,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巨大满足。在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课堂中,教师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自由表现,在这种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会自然地形成。如果自己设计的问题有新意、有深度,可以得到同学的赞许和承认。得到赞许,意味着受到别人的喜爱,这可满足学生的社交需要;获得承认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优越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所以从学习的动机分析,开展学生自主命题时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尽力表现。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方法

1.呈现自主命题材料

呈现的命题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最好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重大时事,如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流行病的传播,或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生态问题、城市化问题、人口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等。

再者,材料呈现的形式要活泼多样,既有文字材料又配有图像、数据、表格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另外,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充实。如果提供的素材太少、太单薄,学生很难发现问题,更不利于探究深层问题。

例如,西南五省区干旱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若以此为背景,开展学生自主命题,可以向学生提供下列素材:

材料一: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中国西南五省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贵州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全国目前耕地受旱面积达645万公顷,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180万公顷,饮水困难人数已达2043万人。

材料二:“2010年3月底西南干旱等级分布”图,如图1所示。

材料三:“9月到次年3月云南省降水量历年变化”图,如图2所示。

材料四:“9月到次年3月云南省平均气温历年变化”图,如图3所示。

材料一的文字材料提供了问题的背景和情景,材料二向学生呈现了西南五省区干旱的空间分布情况,材料三、四分别展示云南省降水、气温的异常状况,既是干旱的表现也是干旱的原因,素材多样,材料充分,只要认真阅读材料,都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

获取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从各种图像中获取信息;从背景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从统计图表资料中获取信息。具体方法,如图4所示:

3.指导学生设问的方法

获取信息后,如何设问,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否则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表面化,如“有什么”“在哪里”一类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调动知识,建立热点地区的知识网络。一般情况下,应建构三个思维导图,分别是“自然环境”的思维导图(图5)、“人文环境”的思维导图(图6)、“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导图(图7)。“自然环境”的思维导图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空间位置、范围。如描述西南地区旱灾的分布状况、西南地区干旱空间分布的特点、西南地区干旱等级的分布特点等。(2)综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涉及地形、地势、地貌、地形区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温、降水、光照特点;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自然带类型、自然带分异;土壤类型、土壤空间分布、土壤特点等。运用“自然环境”的思维导图,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表述云南省9月到次年3月降水量历年变化的特点;表述云南省9月到次年3月气温历年变化的特点;根据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点分析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土层浅薄、土壤贫瘠的原因;判断图示地区自然带的类型;描述该地区地下水的特点;分析该区域地下水易受污染的原因;分析该区域年降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

运用“人文环境”的思维导图,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该区域制约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简述该区域聚落分布的特点;对西南地区工业发展条件进行评价;该地农业在发展中会引发哪些问题等。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思维导图主要涉及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调配、人口问题等知识点,在这些方面可以分别设计下列问题: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种类多样,损失严重,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分析该区域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及危害;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云贵高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西南地区干旱频繁,给我们哪些警示等。

三、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感受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课堂中,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与诱发学科思维的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体验,唤起学生的思维活力,并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思维导图,使我们更能全面地考虑命题的角度,既提高了我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答题的技巧。”

2.运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网络,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

思维导图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发散性,在复习热点区域时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理顺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区域知识结构,抓住影响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分析区域特征。例如,区域的纬度位置一般影响该地区的热量,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一般影响该地区的降水,所以记住了一个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就可以大致判断该地区的气候;气候和地形因素又影响该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农作物的种类与分布甚至交通与城市分布;气候、地质条件影响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各种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又有一定的联系;区域的地理区位、资源又影响该区域的政治、经济发展。可见,利用这种方法建立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加深记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正如学生所述:“我们要想编好一套试题,必须认真阅读课本,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这样在编完一份测试题后,基本上掌握了与命题相关的每个知识点。”

3.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重视教师知识的传授,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帮助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学生自主命题的课堂从学生的主体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师生可以比较自由地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越崎中学)

上一篇: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世界有多远 下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施的方式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