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叙事:《交呐情人梦》

时间:2022-06-15 08:10:50

古典音乐叙事:《交呐情人梦》

摘要 音乐是影视作品中广泛运用的声音类型,然而古典音乐配乐是个谨慎之举。音乐剧《交响情人梦》挪用了丰富的古典音乐作为配乐,其音乐叙事呈现可以从无源音乐和有源音乐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古典音乐 配乐《交响情人梦》有源音乐 无源音乐

音乐是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最早听闻的声音形式,今天的影视艺术,音乐仍然是影视作品中广泛运用的声音类型。一般说来音乐在影视中有两种配乐类型:一是专门为该片作曲;二是选择现有的音乐,将音乐应用于各个场景上。前者称为创作的配乐,后者称为挪用的配乐。《交响情人梦》是一出反映大学生生活的音乐剧,除运用创作的原声作为配乐,剧中更为挪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进行配乐。本文关注于后者。

《交响情人梦》由日本富士电视台于2006年10月首播,片长11集,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该剧的热播在本土引发古典音乐潮,其后同名TV动画,电子游戏也相继问世。该剧围绕一位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公子千秋真一和一位音乐天才兼生活野田惠(常被叫做野田妹)的爱情故事,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群音大大学生的生活。笔者选取部分古典音乐配乐片段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以示读者。

一、无源音乐之叙事

无源音乐即指影视作品中不能提供声源依据的音乐,属于画外音乐。如今的电影电视剧中的音乐绝大多数为无源音乐,因为无源音乐更能表现创作者的主观色彩。《交响情人梦》中除用专门创作的音乐作为动机和渲染情绪外,在画外音上还做了比较大胆的举动,即挪用古典音乐配乐。一般认为,影视作品中挪用古典音乐是应该谨慎的。自有声电影问世,传统的观点是电影音乐(无源音乐)是附属于形象的,好的电影音乐是不为人所注意的,是“听不见的旋律”。音乐太好或太差,都有可能搅乱和引开观众对情节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是挪用的音乐而不是创作的音乐更多令人注意到音乐的存在。因为观众常常认出它是挪用的并将其置于一定的文化空间,同时也由于隐含的制片者精挑细选的缘故,这种音乐比起其他音乐来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早期许多以古典音乐为电影配乐的作品被视为粗制滥用,正如一位电影工作者表白:“我们谋杀了莫扎特、格里格、巴赫、维瓦尔第、比才、柴可夫斯基与瓦格纳――所有未有受版权保护的音乐都被我们偷窃了。”当然,古典音乐作为配乐也有佳作问世。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舍弃创作的音乐而采用古典音乐配乐为电影史上震撼之举。

电视相比电影而言,其问世之时已包含着声音要素,两者遵循着许多共同的艺术法则。但是,通常认为电视剧不具有电影故事片的高度艺术性。受众层面也有差异,因而电视剧更强调通俗性。一般认为,交响性、哲理性的古典音乐在电视中难以施展。然而。“艺术创作却是诞生于这些法则全部曲折断裂之际”,《交响情人梦》因为挪用大量的古典音乐反成其特色,也因此吸引众多音乐爱好者,并使辨识古典音乐如游戏一般有趣。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捷克组曲》(勃拉姆斯),又可以聆听到抒情的钢琴练习曲《离别曲》(肖邦),而这一切又是多么的与剧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协调。剧中有许多片断引人注意,其中有场戏一直难以释怀,将之变成如下文字。

莫扎特那简单而优美的旋律,犹如天籁,配合着傍晚时分暖色调画面,在这音画结合的瞬间。呈现出一种具有永恒的艺术境界。恰如“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画面与声音的交织一如宗白华之“静照”,又如本雅明之“灵光”。宗先生云:“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里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本雅明言:“静歇在夏日午后,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拾这一片断,体会由之带来的心灵悸动。

(室内)千秋和野田妹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88合奏成功。

谷冈老师(鼓掌):太棒了,太棒了,总算越过障碍了(之前老师以指导学妹为理由要求他们练习这首双钢琴奏鸣曲)。

千秋:咦?

(室外,傍晚时分)

千秋独白:原来不是指导学妹而是为了我所上的课啊。

(音乐渐起)老师画外音:天才钢琴莫扎特在他的一生之中只做了这首两台钢琴合奏的乐曲。

(镜头转到室内)老师:虽说是为了有才能的弟子而做的,其实是因为面对她的缘故莫扎特本身想单纯地享受音乐吧。

(镜头回室外)千秋独白:那个狡猾的老师。

野田妹:我的心蹦蹦跳好想扑到学长的怀里。这样是……坠入情网了?

千秋(夸张动作):不是,不是这样

野田妹:但是我心头一阵绞痛。

千秋:听好,今天只是恰好顺利而已。那样的演奏是不会被认同的,不照谱面而弹是会被排除在比赛之外的。

野田妹(笑):我去参加比赛?

千秋:咦?你在说什么?

野田妹:我才不会参加比赛。

千秋:那为什么要进入音大,每天练习呢?

野田妹:我想要当幼稚园的老师

千秋:这是你的梦想吗?

野田妹:是的。

千秋特写(不可思议又几分敬佩表情)。(音乐渐止)

伴随上述对话的背景音乐是莫扎特谱写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著名的《你们这些知道爱情为何物的女人们》咏叹调。在整部电视剧中,无源音乐上采用有人声的音乐惟有这首,在此处配上它,体现了导演的特别用意。从声音技术层面来说,次女高音和简单的和声,没有妨碍处于中低声部的人声对话的清晰呈现,同时女声、弦乐和对话使得声音在垂直维度上形成有着间歇丰满的声音“织体”。从水平维度看,在这场戏之前。两人合奏的正是莫扎特的乐曲,合奏结束后随着老师介绍有关这首乐曲的画外音。渐渐地出现了这首由莫扎特谱写的咏叹调。如果导演的意图仅在此,从形式而言。就声音符号的能指而言,已然是一段不错的配乐。

这里,本文尝试进一步分析。想象一下。为什么选择这首咏叹调?优美的女次高音唱道:你懂得何为爱情?亲爱的女士们/我的心充满爱情/女士们,你们可知我的心充满爱情/我的感受让我告诉你/这是全所未有的悸动/连我都难以理解/我感到一股充满欲望的情绪/同时带给我欢欣和痛苦我很冷/但心里却燃烧爱情/一会儿后/我又再度冷淡/我在找寻身外的另一半幸福/却不知向谁寻觅/亦不知此为何物/我唉声叹气/毫无办法/我摇晃颤抖/不知所以/整天心神不宁/却又欢喜承受这股爱的磨折/你懂得何为爱情?亲爱的女士们……从内容上来看,女声的唱词恰恰呼应着野田妹的表白,并且,莫扎特谱写的这首咏叹调从声音的旋律、和声、节奏、力度等表现形式上 无不契合演唱者角色所要表白的意义,由此可以得出该段音乐从内容上即符号的所指上来说与这场戏所要表达的意义和谐统一。

更深层意义上来说。该剧选用莫扎特的乐曲还暗合了一种境界:单纯。天才莫扎特的音乐远淡古朴,清幽典雅,至洁至简,用来表现单纯的无世俗欲望的音乐天才野田妹恰如其分。正是这种音画结合的单纯境界,带来了空灵,在瞬间闪现出了机械复制时代逐渐消逝的灵光。

二、有源音乐之叙事

如果说剧中的无源音乐用于加强叙事功能,如营造氛围、突出人物心理状态、带来剪辑连续感、强化戏剧效果等,那么剧中的有源音乐则直接参与叙事了。有源音乐,其声源一般呈现在画面之内,但也可能呈现在画面之外,总之能使人感知声源的存在。有声影片问世初期,声音的出现都是有源的,如人物对话声、歌唱声。当时的人们对唱词和歌手嘴唇动作的完全一致,感到十分惊奇。时光流逝,如今有源音乐在配乐上的处理已臻于娴熟。

《交响情人梦》因为情节需要,在剧中穿插了众多的演奏场面,如练习和演出场景,表现了为数不少的经典音乐片断。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舒伯特、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史特拉汶斯基、萨拉沙泰以及格什温等音乐家的经典作品片断。这里选取阿峰小提琴补考片断与读者共赏。

阿峰补考贝多芬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第一乐章)之际,担任钢琴伴奏的野田妹突然生病,千秋决定作为阿峰的钢琴伴奏。

配合着两人的演奏。音乐《春》(第一乐章)同步起,优美的又显阿峰特质的小提琴声和柔和的钢琴伴音传出。

(室外)野田妹(躺着喃喃自语):灿烂青春的喜悦和闪电。

(室内)观众席上的老师:虽然是春,却……

千秋(独白):真是的,叫他随性地拉就照做,真是坦率的家伙,还是一样乱来。不过。我要配合你让你看看。

(室外,因遭受了打击,搬着行李准备回老家的真澄听见音乐声,停步)

阿峰(独白):哇,真厉害。他会在我想要他弹的时候弹。让千秋来指挥,真会令人安心,真是舒服的旋律。

(主观画面:阿峰在花田中演奏)

(镜头回室内补考现场)千秋(独白):啊,他也是野田妹的类型啊。

千秋(独白):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第五号,《春》。贝多芬虽然为耳疾所苦,却绝对不会放弃音乐,反而创作了明快幸福的音乐。忍受了痛苦寒冷的冬季之后。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我的春天,也会来吧。

(室外)野田妹:盛开鲜花的花田……

真澄(来到考场外):果然,音乐真是美妙啊。

野田妹:你要去哪里?(真澄紧张发怒表情)我们的胜负还没分出来。

真澄(放松表情笑):野田妹!

这时,作为画外音的音乐《春》停止。

伴随野田妹的微笑特写,音乐又渐起,不过这次的音乐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蓝色幻想曲》(经过改编的《蓝色幻想曲》从中间乐段响起)。

画面转到室内,两人演奏的慢动作。与音乐《蓝色幻想曲》其中舒缓的节奏统一。

(随着音乐的旋律,镜头转向室外,阿峰补考通过……)

在这个片断中,有值得回味之处。首先,从声音的形式和功能上看,有源音乐《春》在剧中以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交错进行,配合画面,进行空间变换,分别起着直接叙事和加强叙事的作用。使得情节展开流畅生动。其次,声画结合上,因为表现逼真的演奏行为,采用用“米老鼠式”配乐,音乐与演奏动作节奏同步,以营造现场感气氛。这仅为声画的表层同步方面在深层同步上,贝多芬的《春》象征了“痛苦寒冷的冬季之后,终于迎来了温暖的春天”,预示着阿峰补考成功,将重新面对古典音乐,更预示着千秋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他的希望即将来临。另外,在该片断的尾声,配上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镜头画面的慢放与乐曲的速度节奏吻合,初看表面层次上似乎达到声画同步,但我们由上述剧情得知。并从画内声源上听出该段音乐与画面传出的交响乐不符。为什么配上《蓝色狂想曲》?该曲是该剧的片尾曲,与片头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同为主题曲。它是格什温将爵士音乐注入交响音乐的杰作,在剧中是对喜欢将古典音乐自由演绎的野田妹和阿峰们之类的隐喻。在此处的声画结合上,貌似表层意义上的同步,却是表层意义的非同步(非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然则深层意义上的同步,形成一种新颖的意味,正恰似创新的《蓝色狂想曲》赋予人的新奇感受。至此,有源音乐转化为无源音乐……

作为叙事的艺术,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补考片断中,屏幕上进行的时间长度约3分40秒,这个长度包含了有源音乐《春》和无源音乐《蓝色幻想曲》的进行时间,音乐《春》只进行了不足3分钟的时间(约2分52秒)。实际上,贝多芬《春》第一乐章的长度约7分37秒。用少量叙事时间长度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演奏,惟有剪辑。“组合、剪接,干扰了时间的流程。打断了它,而同时却用赋予它一些新的东西,时间的扭曲可以成为赋予影片节奏表现的手段。”补考片段只取音乐开头乐段。而在该剧最后一集里的萨拉沙泰《卡门幻想曲》小提琴协奏曲的表演中。其声音各选取乐曲的开头和结尾乐段共2分07秒长度。中间用上人声过渡、画面切换等方法自然流畅组接来表现长达12分44秒之久的事件时间。

在音画结合上,除精确细微地运用声画同步形式,剧中亦采用电影大师们青睐的声画对位形式,如一个小小的细节:在第二轮预赛中。当野田妹的师兄演奏结束,一位评委对正在打瞌睡的奥克莱尔教授说:“多有热情呀!”如果不了解演奏者表演的钢琴曲,观众可能不能理解导演的用意,因为那位仁兄演奏的正是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通过有源音乐,去引导观众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如剧中展现新乐团演奏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的戏。通过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一个由“银色”的莫扎特(新乐团初次练习合奏,千秋佩服成员们的技术高超,但察觉出声音缺乏点什么)转变成融入了情感的“粉红色”的莫扎特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剧中的有源音乐除担任叙事的角色外,还赋予了一定的教学启蒙功能。

结语

“叙事并非仅仅借助视觉的手段构筑出来,音乐也是将叙事信息送给观众的程序中的组成部分。”古典音乐先于影视艺术产生,在20世纪被现代音乐的冲击日益消退的时候,却与大众艺术结合,古典音乐被赋予了新的叙事意义。《交响情人梦》中古典音乐经后现代演绎,更产生了特别的叙事意义。

正如电影《2001太空漫游》使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令大众熟悉,《交响情人梦》里的古典音乐也被观众感知和欣赏,打破了大众对古典音乐高贵严肃的刻板印象,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得以巧妙结合。该剧除在日本本土获得诸多荣誉外,并在2007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首尔国际电视节上获得最佳导演、最佳迷你短剧、最佳音乐监制三个奖项。想当初,该剧因为片名被译成一个不能免俗的中文名字(英文名为Nodame Cantabile,意为“流畅的野田妹”)。险遭笔者轻视。对于其中的古典音乐配乐,笔者挪用剧中的喝彩声:Bravo!

上一篇:浅谈电影中的汽车与人的情感 下一篇:试从历史角度分析《与狼共舞》中狼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