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图制图中居民地和道路关系处理方法探讨

时间:2022-06-15 05:05:50

数字地图制图中居民地和道路关系处理方法探讨

摘 要:在对城市地区的地理信息进行制图表达处理时难免遇到居民地和道路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何在地图中准确、细致表达出居民地和道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城市地区地图绘制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文就基于数字技术下地图绘制中居民地和道路关系之间的处理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数字制图 居民地特征 特征关系

中图分类号:P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041-02

1 数字地图制图中处理好居民地和道路的关系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等),通过使用图例等制图语言,将一定地区或一定空间的地理信息反映在有限的2D面板上,为地图的使用者提供一定的路径指导或地理信息指导,尤其是城市地图中。

居民地和道路的关系能够为对当地地理环境不熟悉的人提供出行意见指导,如果地图上居民地和道路标识不清晰,将会对这些人产生错误引导,使其走很多弯路,从大的方面来说,会加重城市交通压力和社会环境压力。

并且一个时期的城市居民地和道路关系地图是城市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精确、细致的地图能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见证材料。

2 数字地图制图中居民地和道路关系难以处理的原因

2.1 数据来源存在误差

现阶段我国地图绘制的地理信息数据基本来源于航拍作业,通过使用飞机或其他航拍器对城市居民区、街道布局有时需要进行低空航拍,才能保证收集到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城市内部居民区情况相对复杂,并且人流量较大,很多时候并不具备低空航拍的条件,但是居民区中经常有一些隐蔽的街巷存在。

2.2 居民地和道路关系复杂

地图是将三维空间的立体物体转化为二位平面图形的形式保存下来,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由于地形复杂的特征存在,居民地和道路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多种形式。并且道路还有公路、铁路和一般道路之分,其在电子制图过程中的处理方式又有所差别,如何将其点状化、线状化、面状化有时又很难处理。

3 数字地图制图中居民地和道路关系处理方法

3.1 依比例尺居民地

依比例尺居民地一般是根据形成区划进行建设的居民地,其规模适中,规划整齐,在绘制地图中以片状或面状形态存在为主。根据制图表达的要求,选择用地图的比例尺,这是对地图尺寸,实际距离缩放比例的重要限制因素。

在以居民地为中心的地图绘制过程中比例尺选择有两种,根据居民地内部有无街道标识要求进行比例尺选择划分。

在要求内部无街道的居民地地图制作中,根据地图表达的要求,选择比例尺。一般情况下,这类地图大多是中、小比例尺的地图,主要反应居民区内部建筑之间的联系,因此,也相对细致。在这类地图中居民地和道路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并不存在,主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凸显建筑布局。具体制图可以这样处理:对规模比较大的建筑进行套色、晕线或者网点的制图表达方式进行建筑轮廓标识,较小居民地在地图上标识出来,用不同色的边框来标识不同居民区范围。此外由于不需要在地图上标识这类居民区内部的交通线路,在居民地内部建筑之间采用0.2 mm的断开距离表示相邻建筑之间的划分。在城市地图的电子制图中这类居民居民地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1)调整地图图层顺序,使这种居民地在地图上的显示位置位于地图的上层部分。(2)在程序自动生成地图之前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筛选,直接删除街道信息的数据。

在要求地图标识居民地内部街道的地图绘制中,依据国家城市地图绘制的两种比例尺(1∶250 000和1∶50 000)进行选择,在制图过程中处理居民地和街道的关系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将街道数据放在一个图层,将居民地数据放在另一图层,通过调整两个图层的位置我比例尺上的微妙差异,使两个图层能够组成一张地图,街道和建筑之间的关系(距离、布局等)可以根据比例尺的微妙调整来突出。根据需求可以调整图层顺序,突出街道交通的将街道数据的图层放在上层,突出居民地建筑布局的可以将有居民地数据的图层放在上层,以保证要突出的地理信息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此外,根据需求可以对道路进行有颜色的边框标识,在一旁通过图例指示,利用图例标识出道路的等级和类型,实现道路的动态标注。

此外还有一种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无论是有无要求标注居民地内道路的地图都可以使用,即不对图层数据进行任何处理,使用制图软件直接自动化处理收集到地理信息数据,使其自己遵从制图表示规则,进行地图绘制,地图将保留最接近现实分布情况,这种地图由于街道和居民地的比例尺完全统一,在精确度上有所保证,使用颜色标识可以将不同的道路和居民地划分开来,能够满足最基本的地图功能需求,但是无法突出道路和道路之间,道路和居民地之间,居民地和居民地之间的关系,一般用来记录城市某一阶段的真实发展历程使用。

3.2 半依比例尺居民地

半依比例尺居民地的建筑一般以独立房屋为主,其反映在地图中以点和线的形式存在为主,相比之下道路更倾向于片状或线状形态反映在地图上。这就容易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独立房屋的线状表示符号容易和道路的线状或片状表示符号发生冲突(表现在地图上的交叉或重叠,这主要是因为独立房屋存在体积的问题,在地图上多用较粗实线表示)。这些冲突可以将之成为“假冲突”,“真冲突”是道路和道路之间的交叉问题和重叠问题。一般情况下独立建筑为主的居民区大多在郊区附近,那里交通线路错综复杂并且不可避免的有道路立交桥存在。

在数字地图制图过程中这类居民地和道路的关系处理方法和依比例尺居民地地区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优先在不同图层中优先处理好居民地和道路之间的“假冲突”,一般采用优先确定居民地建筑在地图上的轮廓线的问题,例如:轮廓线细化或者采用和道路轮廓线不同颜色的边框做地图表示规则。如果地图并不要求突出建筑布局关系和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将引发“假冲突”问题的独立房屋数据在制图中删除,只显示当地的道路交通布局。

3.3 不依比例尺居民地

不依比例尺居民地一般情况下比较少见,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或者地形特征相对复杂不适合大规模居民地建造的山区、丘陵区等。居民地形态呈现环状或不规则状。这类居民地和道路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相切、相离和相交。在传统的手工制图中,对这些居民地和道路P系的处理方式是根据制图者的经验在不影响地图正常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小幅度修改。但是在数字制图中,尤其是在采用规范性比例尺中没有过多处理经验。

笔者认为在数字制图中处理这类居民地和道路之间关系的方法比较要有针对性,一方面是由于这类地区交通也相对简单,没有那么复杂,道路本身一般也不存在交叉情况;另一方面是这类居民地呈环状或不规则状分布特征,可以采用“点”表示方法标识替居民地。在这类居民地地图的绘图过程中,主要处理好道路就好,一般情况下这类地图主要用于线路开发规划或建设规划使用,因此,突出道路的形态特征和布局即可,此类地图以反映地形和道路之间的关系为主,居民地的布局和特征能够以误差较小的方式表示出来就可以。

参考文献

[1] 王红,李霖,张晓通.数字地图制图中居民地和道路关系处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1):40-43.

[2] 刘伟.论如何处理数字地图制图中居民地与道路关系[J].城市建筑,2016(2):295.

[3] 李云强.GIS支持下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4] 樊红.大比例尺居民地面状要素的自动无级综合[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7(2):271-275.

[5] 吕晓叶.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城市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12.

上一篇:适用于MS5611的SPI接口设计 下一篇:学前双语师资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