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会计的问题及发展

时间:2022-06-15 02:19:48

论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会计的问题及发展

摘要:在当前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网络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计算机作为会计业信息处理最为快捷有效的工具,网络会计不仅有效的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实现了会计信息化的变革。文章对网络会计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浅探。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会计;优势;弊端;发展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借助于网络会计,企业可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以及报帐、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甚至可实现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结算。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会计的优势

1.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

网络会计将传统会计核算对象从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的对象扩展到相关客户、供应商及虚拟企业。传统会计受货币计量假设的限制,反映和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财务性的。大量非财务性信息,以及产生财务性信息所依据的会计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则被摒弃在外。网络会计下,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价值信息更是不足以成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2.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

传统会计下,受会计期间假设以及核算手段的限制,财会部门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计划的执行情况,投资的获利情况等信息,一般要到会计期末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而传递到用户手中更需要时间。而网络会计重点突破了速度问题,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转为实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仓储等各业务部门借助于企业内部网可以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及时信息反馈。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每一项变动,并予以必要揭示。

3.信息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

网络会计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互联网使会计信息向外传递更及时、更充分,让投资人及时地掌握信息。充分利用电子化服务技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和选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报表,从而满足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二、当前我国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客观或人为的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或差错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且磁介质被删除修改过不会留下痕迹,承载的信息因而具有可变性、易修改性、对系统的依赖性,会计档案缺乏有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若人为因素磁盘、光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保管不善,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和泄漏。这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严重时会导致网络瘫痪,威胁传输的信息的完整性,甚至使信息丢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的考验

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会计知识。而目前既能够掌握运用网络知识与技术的专业人才,又需要精通财会理论知识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全方位的人才我国还非常缺乏。

三、克服网络会计弊端,促进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我国应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表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存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应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

2.加大相关软件开发力度

为替代手工记帐而产生的传统会计软件已远远不能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网络会计下的会计软件应符合以下几个标准:(1)功能的多样化;(2)全面采取网络技术,适应网络化管理、移动办公,体系开放、电子商务的需要,实现财务集中式管理、动态核算、实施监控;(3)软件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多语言、多币种的情况下,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实现财会国际化。

3.技术、管理方面

鉴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时,应当制定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软、硬件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同时应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

4.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应提高财会人员、管理人员对电子商务活动和网络会计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非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国家必须重视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当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最后应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

上一篇:关于国企如何加强实施内部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