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技术在睢宁县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6-15 09:24:18

发酵床养猪技术在睢宁县的应用探讨

摘要:以江苏省睢宁县发酵床养殖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传统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在睢宁县的推广应用,对该种技术优点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不足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发酵床养殖;技术应用;睢宁

收稿日期:2011-08-02

作者简介:刘 峰(1976―),男,江苏睢宁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058-03

1 养猪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蓬勃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数量的逐年增加,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渐严峻,如何解决规模化养猪场粪尿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养猪户、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环保声浪日渐高涨的情况下,发酵床养猪技术给江苏省睢宁县养猪业带来了希望,得到了很好地推广和应用,推动了地方养猪业良性发展。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底,我国基础母猪存栏约4 893万头,生猪出栏6.18亿头,占全球生猪出栏总量的50%,是世界公认的养猪大国,在全球养猪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按养猪规模可分为传统小规模分散养殖、规模化养殖。传统小规模分散养猪主要以囤积厩肥、贴补家用或猪肉自给为目的,母猪养殖户一般养1~2头母猪,肉猪养殖户一般养猪数量在10头以内,年出栏50头以下;规模化养殖以盈利为目的,规模化程度较高,专业分工明确,猪群生长肥育迅速,出栏周转快,劳动生产率高,生猪年出栏头数比散养有较大幅度提高。

目前我国养猪业正从散养阶段向规模化养殖阶段过渡,据有关行业部门2008年统计,传统小规模分散养殖大约占全国的49%,规模化养殖约占全国的51%。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末端治理投资较大,治理技术不是很好,其产生的污水、臭气和粪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而发酵床养猪技术具有“无臭味、无污染、零排放”优点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发展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尿免清理的技术,是利用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是利用垫料中的土著菌即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提纯、复壮,形成有一定地方特征的的微生物活力菌源,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菌源、锯末、稻壳、碎秸秆等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然后填入有一定深度的猪舍里,再将仔猪放入猪舍。 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土壤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生猪的发酵床养殖技术研究最早在日本、韩国,日本于1970年建立了第一个发酵床系统,该系统利用坑道以木屑作垫料,通过自然发酵形成。从1992年开始,日本鹿儿岛大学的生物学专家教授开始对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深入研究和推广。

发酵床养殖技术在我国应用于20世纪90年代,先后被江苏、福建、吉林、山东等地引进,并在中小型养殖场进行了推广与应用。2003年镇江市科技局与日本鹿儿岛大学合作,引进发酵床养殖技术,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在扬中县开展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山东、吉林、江苏等地发酵床养殖技术进展较快,技术比较成熟,推广与应用较广泛。

3 发酵床养殖技术在睢宁县养猪业中的试点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2005年睢宁县从山东引进了发酵床养猪配套技术,该技术的引进,在全县养猪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重视,经过5年努力,此项技术得到进一步消化、吸收、推广、创新、再实践、再研究和再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睢宁县养殖发展实际的发酵床养猪新技术,该技术既能让生猪养殖回归自然,又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有效解决养猪粪便及其排泄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目前,全县已培育出发酵床养猪适度规模户60余户,新建成发酵床养猪圈舍8万余m2,年出栏优质肉猪10万余头。

徐州观音猪业有限公司被徐州市经贸委和徐州市环保局列入“徐州市第十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单位名单”,将解决养猪业环境污染作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为此,该公司通过市场考察,把发酵床养殖技术作为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方案来实施。目的通过实验将垫料以资源短缺、质量难控制的锯木屑为主,改造成当地资源丰富的花生壳和水稻壳、玉米壳为主的复合型垫料,解决了垫料购置难的和锯木屑含有甲醛影响垫料发酵问题;根据气候条件控制垫料的湿度,延长垫料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殖成本。

该公司2008年11月改造猪舍面积8 500余m2,新建发酵床面积7 000余m2。项目投入试生产,发酵床运行良好,加快生猪生产,缩短了生猪生长周期;改善了猪舍环境,减少了生猪疾病发生率,与传统养殖工艺相比,料肉比由3:1下降到2.6:1,药物用量下降80%,每头猪节水4.1t,缩短生产周期30d,从传统养殖1人养400头提高到1 000头,提高生猪出售差价0.6~0.8元/kg。每头育肥猪可增加经济收入100余元,带了一定经济和环境效益。通过试点发酵床养猪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生猪养殖工艺上彻底解决了养猪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4 发酵床生态养猪的优势

4.1 粪便零排放、无污染

传统养猪的畜舍多为水泥地面,需要人工清扫、冲洗圈舍,大量的冲刷污水和粪便排出舍外,对周围河流、地下水、土壤等环境产生极度污染,规模越大污染越严重。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养猪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粪尿的零排放,无污染,利用有机物做垫料的发酵床,含有大量的有益土著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活性和分解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将猪粪尿迅速有效地分解转化,直接消解在发酵床内,当粪、尿转化为高蛋白的菌丝后又被猪采食,不需要冲洗,从根本上解决了养猪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猪舍独开闭式天窗设计,通风传热,使冷暖空气形成对流,底层热空气流动的同时使圈底的水分蒸发,圈底就会保持最佳状态,减少臭味产生。如一个年出栏万头肉猪的规模化猪场,年可减少污水排放量4万t左右、COD排放量约200t,解决了过去浪费水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4.2 菌体发酵的热量解决取暖的问题

采用发酵床养猪的猪场,冬季即使温度在零下10℃以下,舍内发酵床表层温度维持在20~30℃,中心温度可达50~70℃,底部温度可达30~50℃,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节省了电、煤等生猪取暖能源费用。

4.3 大大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保证猪只的健康、改善猪肉品质,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绿色肉”

在潮湿环境下长出的猪水分含量高,其猪肉没有那种天然香味,长期使用过兽药或添加剂的多猪,其肉质有异味。发酵床发酵分解产生的热量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杀死了粪便中大量寄生虫、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减少添加剂、抗生素、兽药的用量,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原料的天然色素及发酵床分解或降解出很多有益物质,对猪的成长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因很少生病,很少用药,从基本上解决了猪肉的药物残留问题,保证猪只的健康。另因摄入菌体蛋白、微量元素,肉质要比传统养殖的好,肉色红润,水分少而肉香,猪肉品质有很大改善,能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绿色肉”。

4.4 节能降耗优势明显

4.4.1 省工

普通猪舍清除粪尿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发酵床养猪主要工作就是添加饲料,一人就可饲养上千头生猪,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省劳动力投入。

4.4.2 省水

免除冲洗用水,只要饮水即可,节省用水90%。

4.4.3 省料

猪粪尿和残饲料的混和物经微生物发酵后,分解或降解出很多有益物质,如放线菌菌丝、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而且锯屑、秸秆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这些既可为猪饲料,又改善了猪的肠胃消化系统,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可提前10~20d出栏,省料15%左右。

4.4.4 省药

猪舍环境好,发酵床减少了病原传播,猪活动量大,体质好,很少发病,可减少用药量和消毒药品费用。

4.4.5 省地

养猪场不需要再扩建污水池、沼气池、粪场等污水设施,使用发酵床可以增加养殖密度,一幢300m2的猪舍可容纳500多头肥猪,比传统养殖法节约猪舍用地2/3。

5 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发酵菌品种繁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偏高。目前市场菌种主要分为日韩进口菌种和国产菌种两大类,其中国产菌种主要产自吉林与山东等省,各种产品之间质量差别很大。正值微生态养猪技术推广时期,一些公司借机牟取暴利,生物菌售价偏离成本,高不可攀,使一些养殖户上当受骗。

(2)垫料组成材料如锯末、稻壳等供应紧张,价格飞涨。目前市场上锯末价格对比上几年已经翻了好几番,如果购置到一般家具加工等行业产生的锯末还含有大量甲醛,容易造成生猪哮喘,影响生猪生长,应选择无甲醛的锯末。针对这种情况,寻求新的替代材料已刻不容缓,睢宁县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开发玉米秸秆碎屑作为新的垫料组成物,目前已进入入场实验阶段。

(3)床体中有益菌为好氧菌,每间隔几天,就要把上层垫料翻一遍,猪出栏后,整圈垫料要全部翻一遍,劳动量很大,以后要逐渐应用普及机械翻料。猪群有自然形成定点排便的习性,生活在发酵床上的猪要改变这一习惯存在一定困难。夏季高温季节发酵床温度偏高,不利于生猪生长。措施加强猪舍通风,降低发酵床湿度,减缓发酵速度。

(4)发酵床管理问题。主要是发酵床湿度控制,防止发酵床腐烂。高温高湿天气要控制发酵床湿度,勤翻动使其通风、透气。

6 结语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该技术简单、实用、推广性强。通过睢宁县近几年的生态养猪技术推广工作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减少环境污染又不增加投入,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来处理猪只排泄物,能降低劳动强度并产出健康无病生猪,显著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对促进我县养猪业良性发展,走环保健康安全高效养殖之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后应控制发酵床养殖密度,从而控制发酵床湿度,延长发酵床使用时间,以更利于生猪生长和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主动加强宣传,强化典型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合理引导、以点带面促进推广工作全面展开,带动其它养殖行业应用,推动养殖行业污染防治工作。

Application of Pig-fermentation Technology in Suining Country

Liu Feng

(Suining Coun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Jiangsu,Suining 221200,China)

Abstracts: 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pig-fermentation technology in Suining Coun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traditional pig breeding industry in China,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pig-fermentation technolog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and also analyses its advantages from social and eclogical benefits,and points out the disadvantages.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Key words:fermentation culture;technology application;Suining

上一篇:襄阳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下一篇:玉溪市九溪湿地公园道路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