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BNP和炎性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6-15 08:50:44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BNP和炎性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病人70 例及体检健康者60 例为研究对象,对cTnT、BNP及hs-CRP水平的变化作比较分析。 结果 实验组血清cTnT 、BNP 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 ,同时 实 验组中BNP升高时间明显长于cTnT(P < 0.01)。 结论 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TnT 、BNP和hs-CRP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对临床预后有明显参考价值。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超敏C 反应蛋白;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 肌钙蛋白T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106-02

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是在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上多结合血清肌钙蛋白的变化来加以诊断。研究发现,肌钙蛋白T (cTnT)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对心肌损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血浆B型钠尿肽(BNP) 在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分泌增加, BNP的升高不仅反映左心室心功能不全的程度, 也反映急性心肌缺血的程度, 其机制与急性心肌缺血时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和室壁顺应性下降有关[1];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是一种较敏感的炎性反应蛋白, 能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演变和破裂, 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因此,本研究结合我院临床诊疗中确诊的急性NSTEMI 病例,对其cTnT 、BNP及hs-CRP水平在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作一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 年1 月~ 2012 年4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NSTEMI患者70 例为实验组,以上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 专家制定的诊断标准,男43 例,女27 例,年龄38~79 岁,平均57 岁;这些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60 例为正常对照组,男30 例,女30 例,年龄35~78 岁,平均60 岁,经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无感染性疾病、肿瘤,均无心脏病史,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正常。

1.2 样本收集

受检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检测cTnT、 BNP及hs-CRP 水平,之后第2、4、6、12小时各采血1次,第1、7、14天作动态检测,每天采血1 次。正常对照组均于早晨采集空腹静脉血。

1.3样本测定

cTnT用化学荧光免疫法测定, 试剂由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 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化学发光仪。hs-CRP是由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试剂由韩国BODITECH MED INC公司提供, 仪器为韩国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BNP测定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用AxSym全自动标记酶免疫发光分析仪。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组BNP、cTnT和hs-CRP 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心肌梗死后BNP 和cTnT 水平开始升高的时间均较早,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发病第7 天45 例患者BNP > 100 pg/mL,而只有24 例cTnT > 0.2 ng /mL; 到第14 天时还有15例BNP >100 pg/mL,而只有5 例cTnT > 0.2 ng /m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见表2。

3 讨论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主要致病因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斑块破裂或者血栓形成,临床及早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预后极为重要。生化指标的不断突破为临床研究提供诊断依据。cTnT是骨骼肌、心肌细胞肌原纤维细胞中肌钙蛋白复合物亚单位,正常血清中几乎测不到cTnT。本研究分析发现,在心肌梗死发生后cTnT 、BNP及hs-CRP 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在缺血、缺氧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时, cTnT 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数倍,是急性心肌损伤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BNP 是内源性利钠肽, 主要是心室肌细胞在室壁张力增加时合成及分泌的, 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许多心脏疾病都会引起心腔壁张力增高,使患者BNP 水平升高。在本研究中, BNP与cTnT在发病早期( 0.05) ;后期(>7 d后) BNP 较cTnT 表达时间长,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故BNP 在NSTE-ACS 的预后判断中更具价值。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中,BNP水平升高反映左室功能障碍, 梗死周边的心肌组织受到牵张而使BNP水平升高,证实了血清BNP 的波动与心肌梗死的预后密切相关[3,4]。BNP对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近期与远期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5]。正常情况下hs-CRP微量存在, 其升高可以预测ACS发生和反映炎症活动程度,并可作为判断ACS 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6]。由于hs-CRP能够敏感地反映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故可早期评估ACS 的危险程度[7]。据有关资料显示BNP与炎症因子hs-CRP有显著相关性[8]。由以上分析发现, BNP反映缺血事件心功能的改变情况和心肌缺血损伤的程度;cTnT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 更加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CRP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及预测血栓事件的发生。因此cTnT、BNP 和hs-CRP联合动态监测对NSTEMI 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Eggers KM, Lagerqvist B, V enge P1 Prognostic value of biomarkers duringand after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Am Coll Cardio, 2009, 54 ( 4 ) : 357- 364.

[2] Rider P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cardio lv ascular risk: rationale fo r screening and primary prevention[J]. Am J Cardiol, 2003, 92( suppl) : 17- 22.

[3] Weber M,Bazzino O,Navarro Estrada JL,et al. 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ssessment provides incrementalprognostic in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nd normal troponin T values upon admission[J]. J Am Coll Cardio,2008,51( 12) : 1188-1195.

[4] De Lemos JA,Morrow DA,Blazing MA,et al. Serial measurement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after acutecoronary syndromes: results from the A to Z trial[J]. Am J Cardiol,2007,50( 27) : 2117-2124.

[5] Mayer O Jr, Simon J, Plskov M. N-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 retic peptide as prognostic marker for mortality in coron ary patients with out clinically manifest heart failure[J]. Eur Epidemio, 2009, 24 (7):363-368.

[6] 任晓华, 崔文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08, 30(9):13501.

[7] 郑兵. 肌钙蛋白T与超敏C 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9):1041-1042.

[8] 李亚. 血浆B型钠尿肽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及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11A):3523-3525.

(收稿日期:2012-11-08)

上一篇:长期喝可乐,牙齿会掉光?是真的! 下一篇:涂口红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