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画对大众文化的作用探索

时间:2022-06-15 04:41:12

网络音画对大众文化的作用探索

随着人类抽象能力的提高,符号、语言的创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的感觉不仅朝理念方向延伸也朝着情感方面拓展以获得经验性的认同。感官刺激必须是以人的视听感知经验为依据才对人有含义。音画作品正是以模拟人的视听感知为基础的。音画作品只是展现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观众却能由此得到整体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内在情感所维持的。观众有一种将自己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倾向。因此,观众能依靠自己的视听感知经验,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创造一个新的、甚至是幻觉的世界。网络音画在远离精英文化高高在上的姿态的同时更注重通过音画作品倾诉普通大众的心声,以独特的视觉语言为大众文化提供情感上的共鸣。音画作品在网络音画论坛的传播中消解了社群之间、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真正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是一种去中心主义的文化展示平台。极大地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和艺术的需求,创造了新的符合后现代社会需要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普泛与传播网络传播的普及促使人类的信息世界走向公开,透明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没有中心的平等信息空间。个人的艺术作品无需通过实体展览馆便可在人群中传播,通过网络传播自己创作的音画作品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形式。网络音画已成为大众向观众建构意义、传达思想、叙述故事、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媒介。视觉性和听觉性由于图像具有直观、快速传达信息的功能,图片的使用在网络音画中仍是用于适应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元素。声音与视觉元素的融合是网络音画欣赏中一个重要部分。音画作品中的音与画两个元素不是独立的,声音不但具有形成空间和幻觉的功能还具有自己的表意作用。音画作品的声音包括背景音乐、歌曲、诗歌、散文、小说的诵读声音,主要指背景音乐。声音能表达音画作品中所蕴涵的价值观。音画作品中的声音一般是为画面创造某种特定气氛基调的音乐,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紧密结合不是单纯解释画面,也不只满足于重复或扩大画面的视觉效果,而是以自身的特性为画面创造一种具有情绪因素的气氛,为音画作品的局部或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声音表现复杂、多样的意义和内涵,引起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深化主题。传递情感的乐曲再配合图片以及文字更能引起共鸣,自然而然能够传递情感。网络音画也并没有抛弃文字。与图形、图像相比,文字更有利于对抽象事物的表现。文字对于抽象事物的表达意义也更为明确快速,比图形、图像具有更多向的表达。网络音画作品的文字包括原创随笔、散文、心情日记、小说、网络美文、诗词古韵、现代诗歌等。这些文字可以以动画的方式出现,或者在文字之中穿插动画,这是纸张介质无法实现的。网络文本使用的不仅仅是文字语言,它还有多媒体的声音语言和静态的或者动态的图像语言,它们共同组成一个集合体,从各个角度对人的视听器官予以刺激,弥补了静态文字语言的不足。在网络音画中,文本充实着图像,承载着文化、道德和想象的责任,实现大众艺术中从图像到文本涵义的递增。

网络音画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网络音画用个人的方式讲述故事、倾诉情感,体现着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生活的缩影,网络音画不仅建构了网络文化的审美现代性,还影响和参与了现代与后现代的网络文化艺术活动。网络音画正在日益模糊网络艺术与大众艺术彼此的分界线。作为再现大众艺术情趣的重要媒介之一,网络音画对确立与影响大众艺术品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和生活形态,在塑造大众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用虚幻的世界填补人们心灵和情感的空缺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是这些虚拟的现实在诱导大众的情感、行为和价值判断方面发挥着最大的效能。网络音画在网络传播中的普及已经成为大众文化艺术中重要的形式,在丰富大众情感体验、深化大众的情感认知、补偿大众情感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音画是传递大众文化的重要渠道,良好的传播能弘扬高尚精神,培育大众的善良情感,保存大众文化中合理的因素从而提升大众文化品位,使大众文化更加符合大众的精神和心理需要,引导大众文化向着健全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音画丰富的渗透性,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统筹兼顾地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大众文化品位,突显优秀文化在传播中的分量是网络音画对大众文化所具有的改造力和建构力。

网络音画对大众文化重构的可能性

网络音画在解构传统文化艺术法则与秩序的同时也必然会建构当代大众文化秩序。网络音画可以是积极向上的、富有智慧的、愉悦的、深刻的;也可以是粗俗的、激怒的、还可以是荒唐可笑的。由于大众文化固有的制约以及文化传播主体和受体整体状况良莠不齐,加上精英文化的缺失带来的复制性、模式化、类型化也使网络音画自身走向了平庸性和无深度感的危机。网络音画传播中的低俗之风在造成受众审美同时也带来价值观念的滑坡,因过分强调娱乐化,呈现出的全然世俗甚至庸俗的文化现象对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提出了挑战。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与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众文化的生命力不仅有赖于大众趣味,同时也有赖于高雅文化的艺术养分。网络音画对大众文化也有力地改造了大众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美学范式。这种新的美学范式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传统与现代、高雅和大众都能在里面找到可以利用的理论资源。

网络音画表达范式的拓展

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任何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其作用域都是有限的。网络音画也一样,为了拓展网络音画在媒介时代的生存,需要一种有别于通俗文化的诗意化表达途径存在。在《重构美学》一书中,沃尔夫冈•韦尔施批判性地思考了当代全球的审美化现象。他认为,当今审美过于泛滥,过度追求时尚,美学必须重构,美学必然超越艺术和哲学问题,必须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美学也必须关注当今科技的发展,重视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巨大变化。〔5〕网络音画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但并非与高雅艺术无缘。相反,高雅文化能为大众文化的提升和创新提供经久不衰的文化支持。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在艺术性与思想性方面下足功夫。大众文化也不例外,网络音画要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独树一帜,设计就要别出心裁,在设计中多一点个性而少一些共性,多一点独创性而少一点一般性,使作品呈现出个性化品格和情调。构图不一定要做得很复杂,具有艺术性的音画作品往往并不是各种色彩热闹地堆积在一起,有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巧妙的构思,简单的搭配也能显出独特的美感。另外,色彩还有民族性,各个民族由于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色彩的喜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充分运用色彩的这些特性可以使我们的音画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从而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音画艺术格调的确立主要是指通过独特的视角彰显创作者个人的艺术风格。格调对音画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幅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体现着作者的艺术造诣、学识修养和审美追求的品位。作品的格调高,即为高雅,反之则为低俗。对高格调的追求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升华。追求风格不等于把音画作品设计的晦涩难懂,相反,作品应关注人类共同的兴趣点、特征,反映人类文化的元素。网络音画需要服务于广大的受众人群,由于受众的年龄、学历和兴趣不同需要使设计尽量简单明确,易于理解。在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上使听觉和视觉达到了高度统一,使作者与观众之间取得了情感与审美的共鸣。网上有些音画作品以清新淡雅的画面以及悠扬典雅的旋律为主,所发表的音画作品风格清晰、艺术性高。通过用精美的音画形式表现中国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音乐,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音乐的同时对音画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产生了很多独具风格的优秀音画作品。传播主体要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研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网络音画的诗性表达,使网络音画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更契合民族特质也更富艺术感染力,达到信息共享与审美传播的双向效应。从社会价值观导向的价值标准来审视网络音画,强调对作品认知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深度挖掘,这也是当代网络艺术传播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网络音画本身所具有的视觉优先与图像转向的特性契合了当代大众艺术的实质也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网络音画创作者所表达的题材涵盖日常生活,表达情感态度。这种媒介也为传播与营造良好的大众文化创造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网络音画天然地承担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力、促进大众文化和谐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传播者应负担起相应的文化引导及社会责任,以个性化特色满足受众多元文化需求,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实现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成为传播当代大众文化新内涵的一个重要阵地。传播学认为,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良好的传播也是一个社会进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与衡量标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渗透性来满足和提升大众的文化品位,真正参与创造一个丰富多样的文化对话与交流平台。网络音画的传播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达到共识共融。同时,网络音画的普及也将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而影响深远,大众艺术趣味的提升也必将推动艺术的发展,使大众文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

作者:潘少梅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上一篇: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述 下一篇:校内体育文化的价值选择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