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的文化空白及其补偿方法

时间:2022-06-15 12:16:26

论翻译中的文化空白及其补偿方法

摘 要: 翻译不仅仅意味着语言间的简单转化,还意味着语言表象下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导致了文化空白的产生,并使之成为翻译中的一大障碍。但是译者在深谙所要交流的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正确运用相应的补偿方法,就可以尽可能把文化空白造成的不可译转化为可译。

关键词: 文化空白 不可译 补偿方法 《红楼梦》译本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与扩大,翻译成为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一种文学活动。翻译不仅仅意味着语言间的简单转化,还意味着文化间的深层交流。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化空白的产生,并使之成为文学翻译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障碍。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后天习得的一种文化能力,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和思想构建与言语交际的工具,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它的储存和传递都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即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体现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媒介,源于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需要与愿望。既然语言与文化是一种相互包孕的关系,那么翻译活动就不仅仅意味着语言间的简单转换,还意味着语言表象下民族文化的深层交流。文化的普同性使翻译成为可能,它促成了异质文化间的相互交流;而文化的差异性又导致了“文化空白”的产生,使文化与文学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文化空白的概念和分类

最早提出“文化空白(Cultural Blanks)”概念的是俄国翻译理论家I.Q.Sorokin。他认为源语中那些对译入语读者来说不可理解或极易被误解的文化信息就是“文化空白”[1]。文化空白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根据语言中词汇语意结构差异的不同类型,文化空白又分为完全空白和部分空白两类[2]。

完全空白是指词汇空缺,即某特有事物在一定的阶段内为某民族文化所特有,在另一民族文化的语言中不存在概念意义与该特有事物相对应的固有词语。例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褡裢”、“绣荷包”、“炕”等事物,在英语文化里完全没有这些事物,所以自然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词语,这属于文化中的完全空白,是不可译的。

部分空白是指不同语言词汇语义结构成分的部分差异。部分空白首先表现为词汇语义结构的包孕关系。不同文化对同一现实所作的不同切割和划分会造成词汇的部分不对应。比如汉语中的“羊”包括山羊和绵羊,但是英语中没有与“羊”完全等值的词语,它只有sheep(绵羊)和goat(山羊)的说法。再如“青既非绿又非蓝”用英语就无法译出,因为英语中“蓝”可以翻译成blue,“绿”可翻译为green,但是却没有与“青色”完全等值的词,这种部分空白在英语中也是不可译的。

部分空白还可以表现为词汇语义结构的交叉关系。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汇在伴随意义和搭配意义层面会具有差异性。例如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是天子和皇帝权威的象征,但西方传说中的“dragon”却是罪恶和异教的象征,现代英语口语中还用“dragon”来比喻“凶狠的人”。所以中国“龙”的威严和尊贵的形象与英语dragon的邪恶形象刚好相反。

三、文化空白在翻译中的补偿

两种异质文化中的空白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翻译的。但这种不可译性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可变的。在译者的努力下,并运用正确的补偿方法就可以把这种相对不可译转化为可译。下面笔者就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语译本为例,谈谈几种主要的补偿方法。

(一)替换法

替换法即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时,用译语中已有的概念或表达法取而代之。汉语中少数特殊的文化负载词(特别是典故和成语)往往需要通过“文化替换”的方法就能译成英语。例如:

【原文】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二语不错……(第六十三回)

【杨译】it was a genuine case of “like attracts like” or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霍译】quickly proving the truth of the old saying about ‘birds of a feather’...

次句中的成语“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源自《周易•系辞上》,比喻“同类的事物常聚在一起”。英语中有与之内涵相似的成语“like attracts like”、“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可套用,因此,杨译本和霍译本都采用了“文化替换”的方法,直接套用英语成语,使译文更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更易为译语读者接受。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情况,为了再现源语风貌和充分表达源语文化内涵,可以用直译加注法来处理,即直译传达指称意义,加注阐明文化意义及语用意义。加注是一种辅翻译手段,通常有旁注、脚注和尾注三种形式。例如:

【原文】赤壁沉埋水流……[3](P1444)(第五十一回)

【杨译】Wrecked by Red Cliff,choking the stream...[3](P1445)

【霍译】The river at Red Cliff was choked with the dead...[4](Ⅱ.P512)

对于“赤壁”一词,杨、霍二人都是直译为Red Cliff,但是Red Cliff字面之后的意义霍克斯并没有作注解或是增译,这就会使大多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译语读者很难理解这首《赤壁怀古》的含义。而杨先生则作了几百字的尾注:Red Cliff is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Yangtze,northeast of Jiayu,Hubei...[3](P1445)通过注解译语读者就会明白原来这首诗写的是“赤壁之战”。直译加注法不仅帮助译入语读者获得正确的语篇意义,而且还向译入语读者介绍了中国名胜古迹,传播了中国文化。

(三)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在使用译入语对应词译出原文词的基础上适当增词,以便在译入语中增译出源语读者视为理所当然,而译入语读者却不甚了解的信息。这种手段长用来明示原文词汇的文化内涵,或者向读者提供理解原文词汇所必须的相关信息。例如:

【原文】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3](P126)(第五回)

【杨译】On the dressing table was a rare mirror from Wu Zetian’s[1] Hall of mirrors.In the gold tray by it,on which Zhao Feiyan[2] once dance...[3](P127)

【霍译】On a table stood an antique mirror that had once graced the tiring-room of the lascivious empress Wu Ze-tian.Beside it stood the golden platter on which Flying Swallow once danced for the emperor’s delight.[4](ⅠP12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武则天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在别的国家却鲜为人知。霍克斯通过增加the lascivious empress(的女皇),弥补了英语读者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空缺。另外,他在后半句“赵飞燕立着舞”的后边增加了for the emperor’s delight(为愉悦皇帝)。这样西方读者就大概了解:赵飞燕曾为皇帝近前,因其身轻善舞,故号称“飞燕”。在这里“飞燕”带有绰号性质,所以霍克斯将其译为“Flying Swallow”,而未按照正式姓名作音译处理。杨先生则用直译加注法,在音译后又加上脚注:[1]A Tang empress;[2]A Han emperor’s favourite,a light dancer,hence her name “Feiyan”,meaning “Flying Swallow”.

(四)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等语,直译又会增加译入语读者的困难或使译文的信息传达受到影响时,就用规范的译入语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例如:

【原文】(贾母)“……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3](P1320)(第四十七回)

【杨译】“Quite a model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aren’t you.Only you carry this obedience too far.”[3](P1321)

【霍译】“I must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wifely virtue――though I must say,I think that in this case are carrying wifeliness a litter far.”[4](Ⅱ.P428)

“三从四德”是中国传统的压制妇女的封建礼教标准,它要求妇女达到“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这对于来自不同文化国度的译入语读者来说相当难理解,所以杨译本和霍译本都采用意译,既简练,又把原文的信息表达了出来,使译文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以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发音以便突出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方法。它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对源语国家文化保真的一种有效途径。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有关制度、生态学和民族文化方面的术语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红楼梦》里,有关“阿弥陀佛”的翻译,如果涉及宣传佛教的场合,杨宪益先生就会把它音译为Amitabha。其他词如道教里的“道”,也按音译转换为Tao,而不译成“way”。这样既保留了民族色彩,又给读者带来新鲜感。

(六)综合法

当然,对于以上几种翻译的补偿方法我们还可以综合运用,或者音译加注,或者意译加注等。例如某些带有我国民族特征的专有名词的翻译,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译者往往在音译后加注或加上译入语里的对应语,如Wang(King),Fo(Buddha),Shen(God)等。《红楼梦》杨译本基本上采用音译法,并且为了弥补音译造成的名字意义的损失,他又以脚注形式对这些人名涵义加以解释,例如“甄士隐”――Zhen Shiyin(homophone for“true facts concealed”,谐音:“真事隐藏”)、“贾化”――Jia Hua(homophone for“false talk”,谐音:“假话”)、“仆世人”――Bu Shiren(homophone for“not a human-being”,谐音:“不是人”)等。

四、结语

文学翻译是一个贯通语言与文化层面,结合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从《红楼梦》的翻译实践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语篇在总体上是可译的,但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空白,使得某些语篇在局部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可译性。但这种文化空白导致的不可译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变化的。作为真正双语意义上的文化人,译者必须在深谙所要交流的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正确运用相应的补偿方法,就可以尽可能把文化空白造成的不可译转化为可译。

参考文献:

[1]刘士聪主编.红楼译评[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86.

[2]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兼论《红楼梦》的翻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151.

[3]Cao Xueqing,Gao E.A Dream of Red Mansions(Chinese-English).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Changsha: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9.

[4]Cao Xueqing,Gao E.The Story of the Stone.Translated by David Hawkes,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7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下一篇:相见时难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