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昨天》

时间:2022-06-14 08:09:54

[摘要] 再看电影《昨天》,觉得主人公贾宏声从孤独中来带孤独而去。一时性起,不能自已,遂记录点滴。

[关键词] 贾宏声 《昨天》 心灵孤独 存在

很早就看过《昨天》,当时清楚的记下了几句台词,而后慢慢淡忘情节。昨天,就是在一个下着小雨的下午。独自重温影片《昨天》,当影片结束音乐响起字幕出现的那一瞬间,突然觉得现实生活里存在着无数的冲突。此时渴望自由。笔者窃以为贾宏声经历了最自由的生活,正是这种自由的生活,虽然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单调乏味。关于心灵的自由,在《昨天》里,贾宏声曾经这样活过。他是年轻前途无限的演员。他个性极端,虚荣又对自己的想法过度自信。他听摇滚音乐,在厌烦了伪装和扮演的同时,自己又在诠释着另一中状态里的角色,穿皮夹克、扎头巾、愤世嫉俗。他无所事事。全身心沉浸在摇滚乐里。对于此时的全身心,观众亦能感同身受。他吸毒,并且沉迷在幻觉的状态里,在医院和医生对话时他自称是列侬的儿子。关于此点。有可能是给观众一个黑色幽默。但是,当他和父亲对话时问到籍贯,不难得出他一直在幻想,并且这种幻想是他的一厢情愿。他打了他的爸爸。把老头欺负哭了,被妈妈送进了戒毒所,最后他在颜色苍白的医院里接受治疗逐渐脱离那种状态,让自己的这种状态成为《昨天》。

影片开始:贾宏声的父母提前办了退休,把家从东北四平搬到了北京,帮助贾宏声戒毒。

贾宏声从自己那黑暗的屋子里走出来,看见了站立在门口的父母,只扔下一句话“你们怎么来了”便扭头进屋去了。此时的贾宏声在别人看来是不合群的另类,但就在他说话的那一刻便开始和自由的角逐。

一天,宏声躺在草地上,耳畔依旧是列农的音乐,听着听着,突然间他泪流满面,整个人一下子空掉了,头顶的天空无比的湛蓝……他跌跌撞撞地跑回家,看到顺兴正在和女朋友做饭,宏声歇斯底里地怒吼道:“你还做饭那!”

顺兴被问得一头雾水:“做饭怎么了?”

宏声:“你滚蛋!”这是他对渴望极度孤独极度自由的语言发泄。

一天,宏声说想找辆车出去走走,(对生活的思考定位还是厌倦单调乏味?)大喜过望的父亲赶忙出去帮他买了辆自行车,宏声看了后,却把后车架、挡泥板等一律拆了下来,蹬着辆光秃秃的车就上路了。这是一种生活认识。暂不把它当作是对自由的向往和摆脱生活羁绊的一种形式。医院中压抑的生活令宏声无法忍受。周围病人的语无伦次,莫名其妙使得他痛苦不堪。没有父母的围追堵截。他自由了!没有人和他正常交流,但他孤独的更甚了。这种孤独是源于他认识了自我,并且将自己与周围的病人做出了清晰的区分。病友曾说:“你得适应环境,不能让环境适应你。”听完此话,笔者开始怀疑谁是病人?谁是正常人?这句不经意的安慰人的话语必须被重读。戏剧的是,在福利院宏声又遇到了顺兴,顺兴告诉他,自己的女朋友死了,是一次注射过量,从楼上跳了下去。她自由了!没有两个人在午后的阳光下沉默无语。

片尾,贾宏声又来到了熟悉的日坛公园,沿着回音壁走着数着:“27、28、29、30!”停下了脚步,自语道:“我今年30了!”他正常了,但他被融化了。没有了性灵自由,没有了心灵孤独。现实生活中,我们一直在与一切对抗。从出生开始,便与死亡,与烦恼,与心魔对抗。我们又该怎么活着?以何种形式,何种姿态活着?我们是不是已经随心所欲了,我们是不是永远不知道该如何满足?我们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我们能分辨对与错吗?我们有必要分辨吗?我们活出来了吗?我们还活着,怎么有时间想着好象已经死去了?救救我们!

我们活着,最应该做的,能做的是顺其自然吗?每个人都有一段昨天,那里充满了故事和感触。我们转过身,看见自己是这么活过来的。执著的,难道不过都是虚空,追求的,难道不过都是扑风?

我喜欢可以活在规则以外,或者尽量与规则保持距离,活出自我的那群人。现实生活中这种人极少,因为你需要完全的勇气,去做一个孤独的人。而我们最害怕的。也不过是孤独而已。对抗规则,从来不会活得更轻松自在。所以我们都宁愿唯唯诺诺,假声假气。

在影片中,贾宏声说“我觉得我还没有抗到头,我必须继续死磕,和所有人死磕”。这话掷地有声,你觉得自己在对抗世界么,其实,只是在对抗被同化的自己。被亲情融化了的贾宏声,终于做回了一个“常人”,做回负责任的社会人,喜极而泣的家人,开始程序化的生活,那一刻,你为老人欣慰的同时,你也在目送昨天的自己飞驰而去,又是一个,如此壮烈地倒下,在经过所有非人的社会修正之后。总之,既然改变不了规则,就决绝得离开。

需要提及的是,电影中含蓄对生死做了解释和隐喻,顺兴女友的死和片尾婴儿的啼哭。那么人又将如何运用自由才能实现人的真实存在?什么样的存在才是具有英雄气质的存在?这些是许多存在主义思想家都想回答的问题。但哲学家们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却很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会对人面对现实社会处境有不同的影响和后果。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回答这些问题的两个不同代表是海德格尔和雅士伯。海德格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把人引向一种危险的“唯我主义”。海德格尔称人的存在并不只是存在,而是首先关注它自己的存在。人只有从人世退缩到自我中,才能真正感知。这一点,贾宏声是否有感知?但是,人既被抛入这世界中,便不可能完全退缩到自我,人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能真正是他的自我。人在世的存在说到底只是为了在这世界上保存这种时刻受威胁的自我。

其实所有的电影结局只有两种,沉浮于规则,或假想出一种不存在的规则。

上一篇:DVD英文电影与高职英语教学 下一篇: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