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中药材混伪品的鉴别

时间:2022-06-14 03:00:31

几种中药材混伪品的鉴别

【关键词】中药材;混伪品;鉴别

近年来,笔者在对药材鉴别中屡次发现一些药材混伪品,现将几种常见中药材混伪品的真伪鉴别总结于下,供中药材质量鉴别时参考。

1 金钱白花蛇与伪品赤链蛇、水赤链游蛇

正品金钱白花蛇为眼镜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的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蛇体白色环带数45~58个,相邻环带间隔3~7枚鳞片;脊鳞呈六角形扩大,尾下鳞单行。近年常见以游蛇科动物赤链蛇(Dinodonrufozona tum)的干燥幼体伪充。赤链蛇与正品外形很相似,但体尾白色环带多而密集,可达70~100,白色环带仅间隔2~4黑色鳞片,脊鳞不呈六角形扩大,尾下鳞双行。另一种伪充品为水赤链游蛇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Natrix annularis(Hallowel1)的干燥幼蛇。呈圆盘状,盘径2~5 cm,全体有环纹60条以上,灰褐色与淡黄色纹相间,淡黄纹略宽于灰褐纹,横环纹环绕腹部。体脊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处的一列鳞片呈六角形不扩大,背鳞(16)17~19行;肛鳞两分;尾下鳞双行39~78对。气微腥,味微咸。

2 鳖甲与伪品缘板鳖甲

正品鳖甲为鳖科动物中华鳖(Drionyx sinensis)背甲。背甲椭圆形,长10~20 cm,宽9~14 cm。表面有不规则微凹的网纹(呈蠕虫状凹纹),前端颈板两侧各有骨刺1~5个,颈板与第一对肋板间有的样品可见两个圆形空洞,第一对肋板间椎板1块,长大于宽,第一对肋板外缘小于中缝,肋板发达,最后一对肋板相接成中逢,肋骨伸出肋板缘。近几年常见以同科动物缘板鳖Lissernys punctata Scutata(Schoepf)的背甲伪充。背甲倒卵圆形,上宽下窄,边缘微波状,长15~23 cm,宽5~17 cm,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颈板比任何一个后缘板都大,颈板两侧无骨刺,第一对肋板间椎板两块,宽大于长。肋板8对,最后2对肋板彼此相接。以最后1对中缝最长,肋骨8条不伸出肋板之外或微伸出。

3 半夏与水半夏、小南星

正品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干燥块茎。商品中 除常见以水半夏混充药用外,还可见以小南星伪充入药。

正品半夏: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 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以呈类球形,个较小(直径1~1.5 mm),顶端中央有凹陷,周围密布麻点,下端钝圆为鉴别要点。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的干燥块茎。呈类圆锥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1.5 cm,表面类白色至棕黄色,并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细小根痕;顶端类圆形,有凸起的叶痕或茎痕,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无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小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 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小形块茎。顶端亦有麻点,但呈扁椭圆形或半球状,个较大(直径1~3 cm);顶端具较大的凹窝状茎痕,边缘有时可见数个小侧芽(瘤状突起)。

4 车前子与党参子、荆芥子

正品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或平车前(P.depress a)的干燥成熟种子。其鉴别要点:呈少具棱角的不规则长圆形、三角状长圆形或椭圆形; 体较大(长宽2.1 mm);表面有细皱纹,一面中部有灰色白色凹点状种脐。伪品之一:党参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的种子。与正品主要区别为:呈椭圆形或长卵状椭圆形;体细小(长宽1.04 mm);表面色较浅(棕竭色或黄棕色),较光滑,种脐位于一端且不便察见。伪品之二:荆芥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的种子。与正品主要区别为:呈纺锤状椭圆形,两端钝尖状;体较小(长宽1~2 mm);灰白色小点状脐点明显,位于一端;手捻之有荆芥香气。

5 菟丝子与伪品

正品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的干燥成熟种子。目前菟丝子的药材来源比较混乱,据有人调查,市场上菟丝子十有九假或掺假。本人在工作中见过的混伪品有3类。一类为大小与正品菟丝子相仿的小沙粒团,手指甲按之即散,嚼之有砂碜感;另一类为“淀粉球”:大小不均匀,表面多黄绿色,破碎可见一黑色硬心,水煮后呈糊状。再一类大小亦与正品相近,指甲压之即破(正品质坚硬难压破),加热煮时,无卷旋状的胚露出(“吐丝”)。疑为它种植物的种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受利益驱动,中药材市场混伪品的出现有愈来愈烈之势。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比较常见。笔者将继续密切关注药材市场中的混伪品现象,并将陆续报道出现的药材混伪品。

参考文献

1 阎文玫.实用中药饮片鉴别图谱.世界地图出版公司,2005:1.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6.

3 王满恩,张继.中药鉴定技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

上一篇: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下一篇: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