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6-14 01:57:19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目的意义: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方法:要讲究艺术又要讲究科学,让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

三、结论:教学中有情境创设对学生是富有吸引力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提高教学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对情境的作用达到共识的今天,创设有效的情境便成了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情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场景,创设情境是指把这些事件或场景引入课堂,则是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

提及情境教学,许多教师都不由得联想到各种由多媒体支撑的绚丽画面及与之相伴的娓娓动听的语言。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费尽心机创设情境,声、光、电、形一齐上阵,表面看热热闹闹,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情景创设中走入了误区。在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进行认真思考,还情境教学以本来面目,使情境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环境。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群体;同时教师和学生又是一个群体中有着不同的个性的两个个体。教师要想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必须对自己和学生的性格特征作充分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找到共同的语言和兴趣,以便达到的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只注意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把握,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和自己心理的合理调控,就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知觉和思维形式,导致学生兴趣的减弱和降低,导致教学情境创设的失败。反之,教师能主动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牢牢地控制在教学内容上,并不时地根据学生的反应,接受各种不同的反馈信息,适时调节和变化教学情境,将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既要讲究艺术又要讲究科学,让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因此,教师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学情境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当然,教师教学智慧的高低决定着创设情境作用的深浅。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教师的教学只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一定要切实为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认知冲突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当学生已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能否被2、5整除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一组数111、234、456、229……问:“它们能否被3整除?”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如456。”有学生立即反驳:“229却不能被3整除。111、234,个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而它们却能被3整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真正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精巧的提问、幽默的语言,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学生有的用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铺方格;有的用透明方格直接测量,然后一个一个数方格;还有的用直尺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在上面画方格……我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创设这样的情境,就好比在抽象知识和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形象的桥梁。

情境创设的运用可以在导入新课阶段,也可以在新知探究过程中以及练习应用阶段,有些低年级的课甚至整堂课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学生学的快乐,教学效果相当好,是真正的“快乐教学”。我认为只要教者所创设的情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真正作为一种手段一个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着,没有形而上学,那就可以了。我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有情境创设对学生是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初中新编英语新教材教学体会 下一篇: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