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态艺术刍议

时间:2022-06-14 07:49:20

幼儿教师教态艺术刍议

摘 要: 幼儿教师教态的艺术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合格的幼儿教师,良好的教态应该是包括教育态度在内的情态语言、声态语言、姿态和体态语言的综合。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和艺术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教态的价值。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教态 情态语言 声态语言 体态语言

教态指的是教师在所表现出的仪表、姿容、举止、情态、风度、品格等。它不只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形体语言,还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态度、知识水平、教育能力等。它应该是一个教师知识形象与人格形象的高度统一,是一个教师生理素质、健康状况与文化修养的高度统一,是一个教师个性品质与行为方式的高度统一,是一个教师教育能力、教育水平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教态应该是一种重要的无声教育语言,它的艺术运用不仅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而且有着自身独特的作用。比如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幼儿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幼儿的感情距离。又如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爱的面容可以使幼儿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情感体验。而教师积极的求知态度,平等待人的处事方式,以及良好的人格魅力更会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人格健全,情操高尚。

和其他年龄段的教师相比较而言,幼儿教师的教态还有着更为特殊的价值,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对于3至6、7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在活动中,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独立性一般,易受暗示,具有明显的情景性特点。他们喜欢运动变化的事物,易被强烈的刺激所吸引。因此,教师运用充满感情、富有变化的语调,生动形象、亲切和蔼的表情,自然和谐、应用得体的手势等,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既能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开发幼儿右半脑的视觉表象记忆功能,使这种形象感知与左半脑的分析理解、抽象记忆相结合,从而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由于体态语言的参与,还会给教学活动带来活力,调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好地应用教态的另一个重要功效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可以把某些内容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充分展示出来,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情绪体验。此外,教师良好的教态还是幼儿注意和摹仿的对象,这对培养幼儿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有着独特的作用。正如体态语学家冯・拉弗勒所指出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非语言因素,婴儿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生命体。”

那么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教态呢?

一、心态美是幼儿教师教态的核心

所谓教师的教态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所具有的认识、情感、能力、行为特征等各个侧面的比较持续的倾向。教师持什么样的教态,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世界观、教育思想、道德风貌、个性品质,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教态是写在脸上的师德。因此教师的教态其核心应该是其所具有的教育观念、教育理想、教育情操、个性品质。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有对自己职业的良好认同,保持对这份职业的自尊和自信。面对幼小的孩童时,要有真挚、深沉、持久、耐心、细致的爱,要倾注满腔热情。要从爱护幼儿出发,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对待他们,还要尊重孩子,真正从内心接纳他们,给予他们应有的民主平等的权利。如此这般,这个教师的身上必然会散发出自信淡定的魅力,脸上必然会洋溢着爱和善的微笑,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表现出既和蔼可亲、热情开朗、外向活泼,又从容稳定、富有机智的良好心态。

二、情态语言是教师教态中最具情感色彩的部分

所谓情态语言就是指通过面部表情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它是传达感情非常强的一种仪态,不仅可以表达人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以轻松欢快的表情出现在幼儿面前,面带自然的微笑,慈爱中暗含关切,亲切中带着鼓励,含蓄中透着启迪,幽默中交织着理解,不仅让幼儿感到教师可敬,更感到可亲。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融洽和谐、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幼儿就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保持快乐愉悦的情绪状态,不仅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培养和陶冶了开朗活泼的性格。

教师情态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把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心境带到课堂上去;即使个人有什么不幸,也要注意掩饰,不能让幼儿有所感染,以使课堂上始终充满温暖的阳光。

在情态语言系统中,微笑是最好的情感表露信息,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态语言,是表现一个人亲和力的最好方式。因此,许多教育者提出:“用微笑去征服孩子的心灵”。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带微笑,会使孩子感到亲切,从而心情愉悦,积极主动,自信活泼,而同时师生互动就会更加融洽,教学效果也会更理想。所以教师的微笑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也会换来幼儿的一张张快乐的笑脸作为对教师最大的回报。

心理学实验表明:在可以产生各种情态语符号的面部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据分析,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所获得的信息总量中,眼睛要独占80%以上。所以我们常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在幼儿教师的情态语言中,眼神具有特殊的功能,它不仅会给予幼儿巨大的鼓励作用,有时也会使幼儿受到伤害。所以教师眼神的良好应用,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仪态美是教师教态的外在体现

仪态是指教师的外表,包括衣着、容貌、发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仪容动作等。教师的仪态是教师素质、修养和精神内涵的审美展示。教师的仪态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不仅是赢得幼儿信任、尊敬的第一步,而且是让幼儿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这些仪态行为也会随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审美倾向、情操陶冶。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且自我辨别能力不强,因而教师的仪态也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幼儿教师的仪态不仅与其性别、年龄、肤色特点、个性气质等相符合,而且与其职业特点相符合。具体来说,应该遵循以下两个要求:一要符合审美要求。首先衣着要整洁大方,利落得体,使幼儿在赏心悦目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教师的举手投足既要在文静中显得活泼,又要在飘逸中显得庄重、自信,处处给人以美的姿态。二要符合职业要求。服饰既不能追求时髦,又不能过分朴素,尤其是对幼儿教师而言,适当化点淡妆,衣服色彩明亮一些是幼儿所喜欢的。在组织幼儿活动时高跟鞋、首饰等都不适宜幼儿教师。因为和孩子在一起时要显现朝气和活力,要有动感,要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和他们一样活泼开朗。

四、声态语言是教师唯一的一种有声的教态

声态语言是指教师的有声交流,即辅助言语和类语言,又称“副语言”。辅助言语指言语的非语词方面,如声调、重音、音量等,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但不是言语词语本身。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音量或节奏下,会表示不同的意思,取得不同的沟通效果,因而它常常伴随着词语的表述,以便准确地表达意义并传达所具有的情感。类语言指的是无固定语义的发声,如笑、哭、叹息、等。尽管这些发声并无固定意义,但在特定情境下具体表达着词语之外的思想、感情和其它信息,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利用这种类型。如教师在请一位做小动作的幼儿专心安静时,既可大声呵斥地说,又可轻声地说;既可以和蔼地说,又可以沉下脸来低声训斥;既可先轻咳一声,引起他的注意再劝告,又可以是冷笑一声,严厉命令……在不同的辅助言语和类语言之下,同一句话会产生出不同的情感效果,幼儿也会有不同反应。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富有变化的声调,略微缓慢的语速,以及适中的音量,同时配以和蔼可亲的语调,加上恰到好处的类语言就形成了教态中的声态美。

五、体态语言是幼儿教师教态的主要内容

在教师的教态信息体系中,体态语言的应用是主要的内容。体态语言是指在交往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达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的姿态,这种非语言信号的交流有时能直接表示某种意义,有时能起到加强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被誉为人类的“第一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和姿态等身体部位的变化对幼儿施加影响的一种非语言形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的体态语言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明性体态语言的运用

所谓教师的说明性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于解释、说明、描述某些内容与事物的身体动作或态势。教师说明性体态语言运用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有两类,一是描摹人物或动物的说明性体态语。这类体态语就是教师通过身体态势描摹所讲人物或动物的静态或动态,以帮助幼儿直观地感知理解教学内容所描述的形象。在幼儿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类体态语运用较多,如教师根据故事或儿歌中主要角色的特点模拟其行为表现,借助于生动具体的动作,让幼儿较好地把握角色的特点。又如在辨析描写角色动作的不同词语时,借助说明性体态语,能使幼儿通过直观感知与理性思维结合,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幼儿艺术和体育活动中教师说明性体态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为了让幼儿理解歌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点,教师需要通过说明性体态语模拟。舞蹈和体育动作要领更需要教师凭借大量的体态语示范。

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有一种是描摹事物的说明性体态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突出某些事物的特点,采用各种灵活的手势辅助言语行为共同说明,使讲解既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同时也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比较“高与矮”‘粗与细”时就可以用手的动作来做具体的说明:伸出一手,掌心向下,高高举过自己的头顶为“高”,同下低于自己的膝部为“低”;两臂呈环抱状表示“粗”,食指与拇指合拢为“细”。而对于一些难以用词语表达的事情,例如“弯弯曲曲”的形状,加一个简单的手势就可以把它说明得很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说明性体态语言在运用时切记多而杂。如果使用过于频繁反而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其目的性也常常含混模糊,对大脑不能引起新异刺激,从而成为一种干扰。教师的措摹说明要准确恰当,不能随意夸张,以免给幼儿造成错误印象。此外,教师的描摹说明还要流畅、优美,富有艺术性。

(二)表露性体态语言的运用

所谓教师的表露性体态语言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以表现内心情绪、显示情感倾向的体态语,它的主渠道是面部器官,如表情、眼神等,可称之为眼势语和面势语。由于幼儿对教师有极强的依赖性且情绪情感外露不稳定,因此教师的表露性体态语对调动幼儿的情绪、创造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积极的心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教师常用眼势语解析

眼势语在体态语中也可称为“目光语”,它是表露性体态语言中最生动、最丰富、最复杂、最微妙,也最有表现力的态势语。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眼势语有三种。一是“环视”。如在向幼儿提出要求时、活动开始时、教学过程中,都可用目光在较大范围内作环状扫描,观察全班小朋友的表现,并通过环视引起大家的注意,稳定情绪,调动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二是“注视”。即目光较长时间固定于某人或某事。有严肃注视、亲密注视、授课注视等几种。严肃注视多用于批评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亲密注视多用于和幼儿的交谈,授课注视一般用在组织幼儿活动、进行教学时。三是“盯视”、“瞪视”。由于教师眼势语传递信息的丰富性,使它对幼儿心灵的影响最为显著、突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避免使用这种眼势语。而“逼视”、“怒视”、“漠视”、“侧视”等消极眼势则禁止应用。

2.幼儿教师面势语的应用

所谓面势语主要指面部表情。除了眼神之外的面部表情主要有嘴、眉、脸颊、鼻等器官和部位的变化构成,它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它让人们的每一种情绪都可能使面部呈现一种特定状态,因而也成为人类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

幼儿教师常用的面势语有表示兴趣的面势语、表示满意的面势语、表示亲切的面势语、表示赞扬的面势语、表示询问的面势语、表示严肃的面势语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儿的情感依赖性强,情绪敏感,心灵稚嫩,因此表示严肃的面势语和表示愤怒、蔑视、羞涩等消极的面势语教师应避免使用。

(三)空间语言的运用

教师和幼儿总是处在一定的空间里,意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并巧妙地加以利用,无疑会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并增加教师和幼儿的心理相容程度。

教师和幼儿的人际距离一般分为亲密区(50cm以内)、个人区(50―125cm)、社交区(125―350cm)和公共区(350―750cm)。教师应该允许幼儿走进自己的亲密区,这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使孩子的心灵感受到温暖。教师有时也要有意识地进入幼儿的亲密区,以示鼓励、安慰或赞许。而在教学或活动过程中,当某个幼儿做小动作时,教师不宜用有声语言制止他,而可以边讲边走到这个幼儿的身边,侵入亲密区用目光或身体接触(如拍拍他的肩膀)来制止他。个人区又称“谈话区”,是教师和幼儿谈话的恰当距离。教师在教室前面讲课时处于公共区,而离开讲桌走到小朋友活动的区域即为社交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变换、调整和幼儿的距离。在公共区的时间不宜较长,多数时间在社交区和个人区活动,而进入幼儿的亲密区,和孩子近距离地接触,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教师的教态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应该多加强这方面的修养,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反思、练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态水平,并在实践中努力修炼和完善自己的教态,使自己的教态符合幼儿教师的要求,同时更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庄锦英,李振村.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2.

[2]张伟.口语表达心理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0.

[3]陈帼眉,冯晓霞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孙福祥编译.奥妙的人体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上一篇:教学机智成就课堂精彩 下一篇:浅析大学校园的语码转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