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时间:2022-06-14 07:17:09

浅析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摘要】“一通三防”工作是确保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论述了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一通三防”的必要性,同时就“一通三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

煤矿“一通三防”是指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掌握火、瓦斯、矿尘和地热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防治各种灾害,根据井下风流流动的规律,不断地将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工作地点,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因此,正确地分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指导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对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一通三防”的必要性

我国的煤矿是井下开采,地下作业较之地面作业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煤尘、瓦斯、火、水、冒顶等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井下安全。五大灾害中最为严重的是瓦斯、煤尘、火等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严重时可能会对矿井造成坍塌等致命的打击,而通风是有效防止这三种自然灾害的前提。“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煤矿管理者应更清醒地认识到三大灾害的危害性,把“一通三防”工作放在首位,总结经验教训,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应该使该技术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全过程,且必须要有计划性、全局性和超前性。

2 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矿井中恶劣的通风系统以及无休止的生产

(1)在一些采煤工作中,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如果没有依据标准,在每个采区中没有完全输送风巷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很多煤矿因为采掘接替的间隔太短,将巷道掘进以及设计直接简化,把一条巷道直接分作两段,分别为进风巷以及回风巷,用联络风门将两段简单的划分;

(2)一些矿井没有足够的总风量,采掘工作面等一些基本的用风地点也没有足够的风量,有的煤矿井下有大量的采掘作业,工作面的风量没有到规定标准,一些掘进工作面所进行的几乎为微风甚至是无风作业。

2.2 矿井部分通风管理所存在的现状

矿井中部分通风管理紊乱,通风安全的一系列设备没有达到安全生产要求。主要有:风桥、风门、密闭等一些通风设备构筑没有规范的质量要求、设置没有达到通风安全的标准;还有的通风管理出现紊乱的状况。很多煤矿企业中基本的进、回风联络巷内所设有的风门都具有“较差的质量、过大的漏风、没有联锁、没有反向风门”等的现状。

2.3 瓦斯检查规章中的不足

没有严格进行瓦斯的检查工作,井下存放封闭、机电等设备。在通风瓦斯日报表上的负责人签字处没有名字、矿长不进行签字;采掘工作面中没有清晰的瓦斯填写牌板记录,还有一些没有瓦斯记录牌板;在瓦斯查过限度时没有所进行处理的相应记录等。

2.4 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中的不足

没有一个健全的煤矿瓦斯监测监控体系,没有进行恰当使用的普遍表现有:矿井瓦斯监控系统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没有进行及时的矫正传感器读数(与实际浓度具有较大的偏差)、采掘工作面没有足够的瓦斯传感器、没有正确安设(一些在新鲜风流内进行安设、一些在风筒出风口中进行安设、一些安设位置与迎头的距离大于5米、一些在巷道的底部直接进行摆置)、串联通风在安全技术方面没有相应的方法等。

2.5 矿井防尘方面的不足

矿井防尘工作的进展速度十分慢,在近年严格监察防尘设施并对其进行相应惩罚的措施之后,煤矿企业对此项工作的关注有了新提高,对防尘管路进行安设,为施工人员配备防尘口罩,然而在进行监察时还出现了一些煤矿设置防尘管路仅仅是个摆设,通常为有管而没水,施工人员在进行打眼时不戴口罩忽略了其作用。

3 加强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煤炭企业要想进行完善及改进应以其内部开始着手,强化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强化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落实,给企业员工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及时进行处理安全事故,极力落实生产安全施工。

3.2 强化对瓦斯的管理

(1)在严格执行原有各种瓦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对瓦检员电话查岗制度。该制度的执行,杜绝了瓦检员脱岗现象的发生,切实落实瓦检员现场交接班制度。

(2)每次局扇停电、停风,不论是否造成瓦斯积聚(每天检漏试验除处),瓦斯员必须向通风值班室和调度室汇报,通风部门都要登记备查。现场施工单位的区队长、班组长要向调度室汇报,并协助瓦斯员、员将人员全部撤出,切断电源、设置临时栅栏警标。恢复送电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不超过,瓦斯员同意后方可恢复送电。

(3)在瓦斯管理方面,坚持“宁停三天,不抢一秒”的原则,做到瓦斯超限不处理不放过、汇报不清不放过、漏报假报不放过、系统不稳定不放过。

(4)认真抓好抽放工程接续和矿井正常接续,为瓦斯治理创造条件。

3.3 对部分通风管理予以强化

所有矿井一定要建立完善、稳定、合理、牢固的通风,坚决不能发生劣质扩散通风、串联通风及老塘通风。所有的生产水平以及其采区一定要布置回风巷,做到分区通风的要求。一定要使用旋式局部通风机,将 11 kW 与其以下的局部通风机进行逐渐的替换,做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保证掘进巷道具有一定的风速、风量,努力达到标准。并建议责任人逐步将局部通风方面的安全措施得以健全,

3.4 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监测制度

(1)逐步健全了监测制度,将瓦斯信号入网,将土城矿所有的监测网络接入,使矿所有的单位都可以利用网络终端机对所有采区井的上、下的监测动态得以查看。

(2)将避雷系统加在监测系统上,将其防雷电能力得以提升。

(3)在掘进工作面3人联锁箱的作业上进行开关传感器的安设,实现实时监控的目的。

3.5 做好煤尘防治工作

矿井中煤尘事故是潜在重大的事故安全隐患,综合防尘的工作于生产全程过程每个环节密切相关,有着较大认为制约因素与较大管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是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贯彻落实好每道生产的工序,综合防尘好各个扬尘环节。首先,要做好人本管理工作,强化各个级别管理人员与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本质上将防尘综合工作变化成职工自觉的行动;其次,管理责任层层分解,重抓检查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将各项措施在现场落实;第三,加大投入的力度,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的水平,使得综合防尘的自动化逐步实现。

3.6 加强对矿井防灭火措施的管理

矿井火灾,造成的安全事故使得工作人员生命受到威胁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但是引起矿井火灾原因总共有两大类:外部因素和矿井内部因素都能够引起火灾。为了防止矿井火灾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宜的措施加强防火管理。严格的按照煤矿安全的规范规章制度执行防火安排。首先对于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是在管理方面要强管理的力度。这不管对于内外部因素引起火灾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矿井内部因素引起的火灾除了要加强管理以外,还必须对通风管理进行加强,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防止瓦斯等有害气体累积;增加煤的回采效率,严禁不按照规范要求的采煤等措施。

4 结语

总之,在煤矿开采中“一通三防”工作直接关系到矿井作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所以它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因此,煤矿企业一定要竭力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将“一通三防”的管理力度予以强化,在现场管理方面、技术方面、抽放工艺方面以及抽放手段方面逐步更新,防止发生重大的瓦斯、通风或者煤尘事故,保证矿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广龙.“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J].煤炭技术,2004.

[2]朱雨.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8.

[3]刘启科,吴安强.“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浅析[J].管理观察,2009.

上一篇:中板轧机液压AGC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 下一篇:浅谈薄煤层综采设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