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地籍调查外业作业的实施过程技术要点

时间:2022-06-14 04:53:18

浅述地籍调查外业作业的实施过程技术要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对安徽某地区城乡地籍籍调查的程序、步骤与方法,以及调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所采取的应变措施。

【关键词】地籍调查 宗地 权属调查

为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加强城镇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使土地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为了满足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需要,我院承担了本次地籍调查工作。调查区内建筑物错综复杂、宗地数量多、部分土地正在办理征用手续,地形变化较快;且区内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民风民俗忌讳较多,调查难度较大。现在就本次地籍调查的外业工作谈点体会。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工作的目的:进一步查清该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用地类别;查清每宗地的所有者、使用者、权属界线等,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准确表述每一宗地的平面位置、权属界线、用途等;准确设置界标、精确测算面积、测绘地形地籍图及土地利用现状图。

2 准备工作

2.1 宣传动员

地籍调查中牵涉面广、涉及人员多,需要土地权利人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为顺利完成本次调查任务,在调查区内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本次调查的必要性、重要性。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以确保地籍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公告,下发文件,还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使群众了解地籍调查工作的基本知识,从而为调查工作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2 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调查区内实际情况拟定调查实施方案与步骤,采取任务一次性分解到组,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经费,评定调查成果质量的“四定一评”目标管理责任制。

2.3 收集资料

收集历年土地申报材料;宗地图、勘测定界图、地籍调查材料、历年征地批文和发证登记等。收集 区内所有等级水准点和等级控制点的资料成果。

2.4 划分调查区

根据调查区现有状况及今后的发展规划,确定调查范围;同时依现有道路、河流、沟渠等自然现状地物为边界划分了街坊。街坊线的划分应尽量利用街道办事处的管辖界线作为地籍调查的街坊线。划分完成后统一编号,绘出街坊关系图 。权属调查以街坊为单位展开。

2.5 划分宗地

a.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即被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b.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可划分为共同宗地,简称共用宗;c.小区、新村、成片住宅区,其界线应当根据有效的权属来源材料或现状确定;d.私房能独立设宗的单独设宗调查,成排连体房屋,设共用宗,调查到户;e.大宗地中包含小宗地的(宗包宗),大宗、小宗各自独立设宗调查;f.对只有一个法人代表的特大宗地,有明显不同的用途且面积较大,应划分为若干宗地;g.未发证的公共广场、停车场、道路、绿化用地、市政设施等暂不设宗调查,但需要用地类界线划分土地利用类别,调查土地利用类型。

3 调查过程与方法

3.1 编制地籍号

地籍编号采用三级编号法,即由街道、街坊号、宗地号组成。宗地以街坊为单位按照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编排;街坊内界址点统一编号,采用阿拉拍数字也按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编号。

3.1.1 行政区的编码

行政区采用一位字母码编排,使用第一个汉字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大写字母为字母码,建库时将其与国家行政区划代码表规定的6位数字码相对应。

3.1.2 街道(乡、镇)的划分和编码

依据现行的行政街道(乡、镇)的管辖范围来划分,街道(乡、镇)代码由行政区划代码进行编码,街道(乡、镇)代码仅作为统计汇总使用,不作为正式地籍号的组成部分。

3.1.3 街坊的划分和编码

街坊以相对稳定的自然地物来划分,在区级行政界内采用2位数字码,从“01”开始统编街坊号。

3.2宗地编码与权利人编码

宗地编码采用3位数字码,在街坊范围内从“001”开始统一编排,已发证的宗地编号不变。

3.3 指界通知

按调查计划,调查小组提前公告通知土地使用者按时携带各种证件(权源证件和身份证件)到现场指界。

3.4 界址调查

调查人员携带调查底图、申报材料等到现场会同该宗地土地使用者及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一起调查核实宗地界址点、线、权属来源和使用情况,实地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设置界址点标志。若有界线争议,可以进行现场调解,调解不成的,可划临时界线,并在调查表内注明。

3.4 .1 土地使用者及土地权属性质调查

土地使用者调查是指调查核实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全称或户主姓名,单位性质、土地使用者的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土地使用者名称应与其营业执照或身份证等的记载一致,单位全称应为公章全称。单位性质分为全民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个体企业或个人等。

土地权属分为三种: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又可分为:集体农业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未利用地使用权。

3.4.2土地权属来源情况、使用权类型调查

调查人员应初步核实土地来源证明材料是否齐全,合法及与实地情况的一致性,并收集各种证明材料,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使用权类型调查类型应根据相关材料来填写。

3.4.3土地座落、土地用途、共有使用权情况调查

土地用途应按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规定来调查宗地的实际用途。查清每宗地的实际用途和批准用途是否一致,用地是否合理,是否有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出租、非法转让土地等情况,将上述情况填入《地籍调查表》,并记录在工作人员记录本上。土地座落应在现场核对其道路名称、门牌号等,对共用宗应查清各使用者的分摊面积,并填写到调查表上。

3.4 .4界址认定

界址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定。单位使用的土地须由法人代表或委托人亲自到现场指界,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经双方认定的界址,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认定后的界址点实地设置界址点标志并标绘在调查底图上。

3.4.5界址点实地标定和编号

界址点落在界标物上的,在点位上用油漆画一对顶三角形,要注意整齐美观。

外业调查过程中,在调查底图上标注界址点,调查表上只填界址顺序号,不填统编号,待该街坊全部调查完毕,对该街坊内所有界址点进行统一编号。

3.4.6填写《地籍调查表》

《地籍调查表》是调查员对每宗地权属及各项情况调查的综合记录,是产权地籍和土地确权登记中最重要的原始资料,既有相邻宗地及权属证明等项内容的填写,又有地籍调查员对整个调查过程中所做的各项工作及结论,因此,必须在调查现场实事求是地填写。

3.4.7 绘制街坊宗地关系图

街坊宗地关系图反映同一街坊内各宗地相邻关系的街坊草图,是为下一步地籍勘丈工作所提供的权属调查资料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在一个街坊调查工作结束后,将该街坊的全部宗地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按“弓”字形对宗地进行统一编号,即确定各宗地的正式地籍号,然后对该街坊的界址点按宗地号及界址点号标绘于调查底图上,即得到街坊宗地关系图。

3.5 权属调查应提交的资料

(1)地籍调查表;(2)土地权属证明材料;(3)土地使用者身份证明材料;(4)街坊宗地关系图。

4经验与体会

地籍调查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数据量大、技术要求严,工作内容繁杂的工程。只有精心组织认真调查,才能获取真实、完整的调查信息。本区调查工作,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1. 加强管理,精心组织,严谨认真是调查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2.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地籍调查的重要意义,争取群众的理解和配合,能为调查的展开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3. 调查人员持证上岗,衣帽整洁,礼貌待人,不卑不亢,以诚示人,谈吐得体,易取得权利人信任和配合,便于调查的顺利开展。

4. 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正确设定权属界线和界址点位置,确保权属界线、界址点位置实地与图上一致,图表相符, 是获取准确调查成果的前提。

5. 采用先测图后调查,利用已有各类调查资料,对其分析、核对可减少重复工作,提升调查速度。

6. 调查区内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民风民俗忌讳较多,调查之前,应先了解、熟悉当地民风民俗,尊重少数民族乡民的风俗。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2007,TD/1014-2007)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地籍测量学》,詹长根等,武汉大学出版社。

[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993,TD1001-93)

上一篇:浅谈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养护 下一篇:关于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