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化脓性大汗腺炎1例

时间:2022-06-14 03:21:04

【关键词】外阴大汗腺;治疗;讨论

【中图分类号】R71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18-1

化脓性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为发生于腋窝、外阴、周围等大汗腺丰富部位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形成穿通性窦道,顽固难治,迁延不愈。多见于多汗者及皮肤卫生不佳者,其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本文报告1例。

1临床资料

例:女,25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口腔出现溃疡,且反复不愈,近2年外出现枣红色结节,走路不便,挤压疼,曾用头孢类等抗生素,并多次切开引流,皮损仍反复发作。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外及大、小肥厚瘢痕,其下游相互贯通的窦道,挤压后有浅黄色脓液流出,但未见颗粒样物质。肛周有多处术后瘢痕。口腔粘膜未见溃疡。针刺试验(―)。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C-反应蛋白(CRP)均(―)。ESR40mm1.h。外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毛囊和皮脂腺周围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真皮形成道和广泛纤维化,边缘处表皮呈加上皮瘤样增生。脓液细菌培养间普通变形杆菌生长。诊断;外阴化脓性大汗腺炎。治疗;2.5%利多卡因局麻,5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浅黄色脓性液体100ml,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10mg,配入生理盐水作窦道冲洗,啊奇霉素0.5g配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头孢呋辛3.0g配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甲砜霉素胶囊0.5g,口服3次/d,转移因子胶囊6mg,3次/d,口服。同时予浅层x线照射,外阴红肿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2讨论

化脓性大汗腺炎为发生于大汗腺的慢性和疼痛性炎症,当与头皮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聚合性痤疮并发时,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化脓性大汗腺炎多发生于腋窝、外生殖器、肛周、腹股沟、乳晕等部位。开始为有触痛的红色结节,其后结节化脓、破溃、溢脓,并形成道。病变分布广泛,且可致残,如耻骨和生殖器部位受累,可引起行走困难,并有臭味。临床上需与皮肤结核、疖病、淋巴结炎、性病淋巴肉肿等相鉴别,肛周部位应与肛瘘鉴别。本病病因不明,皮损中虽可分离出细菌,但属原发还是继发感染,尚不能肯定。中医认为多因汗出不畅或汗液过多,致湿热毒邪浸袭,郁化蕴蒸发为脓肿,西医认为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大肠杆菌或变形杆菌。也可能由于形成熟期,大汗腺受性激素影响,汗液分泌增多或某些原因,使腺口堵塞或解化,排出不畅,招致细菌感染。局部卫生欠佳、多汗、搔抓,摩擦等各种原因刺激因素,均易诱发本病。

治疗上应注意如下事项:1)早诊断、早治疗、足量用药是关键。同时注意疗程必须足够长。2)进入窦道期如仅给予抗生素治疗和简单的切开引流已难以痊愈,应进行彻底的清创切除,范围和深度要适宜。3)为预防术后复发可配合浅层x线照射,但要注意剂量的适宜。4)有报道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口服异维A酸、阿维A酯,抗雄激素治疗,但这些只能作为辅助治疗。5)提高机体免疫力。6)注意个人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丽.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例误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3):1271.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6.

[3] 李析红,张林阳.母女同患化脓性汗腺炎报告[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2):117-118.

[4] 王文玲.毛囊闭锁三联症家系调查[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11):674.

上一篇:泪囊鼻腔吻合术32例体会 下一篇:浅谈工会干部如何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