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市场,探寻大品牌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2-06-14 02:59:25

聚焦微市场,探寻大品牌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有了品牌就有了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市场“凝聚力和扩散力”,才会得到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关键词]品牌;凝聚力和扩散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069-02

1 引 言

下面我们用ZB市场C品牌和G品牌为例,C品牌1~10月上牌量6044辆,在竞品份额占比39.1%,排名第一,G品牌1~10月上牌量1860辆,市场份额占比12%,排名第二。第一说明ZB市场容量及可挖掘潜力巨大;第二证明C品牌已经成为当地消费者首选品牌。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厂家都开始忙于2014年规划和年底冲量,在部分区域2014年G品牌要想缩小差距,甚至超竞争品牌,这就成为G品牌研究的重要课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无非就是将G品牌快速打造成为当地知名首选品牌,那么品牌如何进一步打造?我认为品牌的形成包含以下六大方面:产品、价格、渠道、客户服务、促销推广、人力资源。纵观这六大方面我们以G品牌和C品牌在ZB市场的表现来分析。

2 产品分析

C品牌旗下有14款车型,分为两大系列(H系列和C系列),在ZB市场H系列有两款热卖的SUV车型,一款是中小型SUV,1~10月上牌1438辆,另一款是跨界SUV,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定位CROSS车型,1~10月上牌量1324辆,从这个销售数据来看,都是十分不错的,定位清晰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C系列也有两款热卖的轿车,一款是定位A级家轿,1~10月上牌量1866辆,另一款是定位B级车,1~10月上牌量1247辆,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H系列和C系列旗下各有两款热销车型贡献了5875辆,占上牌总量的97%,另10款车型仅169辆,仅占总量3%。

那么我们再来看G品牌,旗下分为三大子品牌(D品牌有三款车型,Q品牌有六款车型,Y品牌有七款车型)总共16款车型,在ZB市场D品牌热卖的只有一款B级轿车,1~10月623辆;Q品牌系列和Y品牌都有A0级、A级、CROSS车型和一款紧凑小型SUV车型X7系列,目前尚无B级车型,1~10月销量单车型均未突破200辆,SUV贡献率也较差。

综上产品结构来看,G品牌和C品牌相比,C品牌在产品结构上更加清晰,主销热卖车型涵盖了跨界车型、中小型SUV、A级和B级车,覆盖相对比较全面。

2.1 从价格分析

两品牌按照车型级别定价区间无太大差异,同一级别车型C品牌比G品牌定价略高3000~10000元。说明C产品相对G产品溢价能力更强,主机厂和经销商获利空间相对较大。

综上价格定位来看,价格不是唯一决定购买的条件,赢利空间大小从某种角度分析更能决定售卖主体的积极性和投入。

2.2 从渠道分析

C品牌2013年11月前在ZB市场市区有两家标准4S店,一家专营店,投资人为同一法人,分别布局在南北两大主要汽车市场集中区域,按C品牌主机厂规划分H系列和C系列分开销售,但是在ZB市场由于是同一法人,各店暂不分品牌不分产品销售,而且各店销量差异不大。

G品牌在ZB市区有4家标准4S店,两家过渡店销售,各店分品牌分产品销售,四店分别为四个不同投资人,G在ZB市场4家4S店相比,各店销量差异较大,各店赢利水平差别也较大。

从县区市场网络分布来看,C品牌在区县二级网点寥寥无几,2014年C品牌计划撤掉部分潜力市场县区二级网点,对于重点区县计划自投中小型4S店。而G品牌在区县设立众多二级网点,G品牌授权的4家4S店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在区县设立二级网点,一个区县二网最多数量达到5家,导致网点参差不齐,销售价格不统一,相互杀价严重,各二网单店贡献率也较低。

综上网络布局来看,网络质量远远比网络数量更重要,一个有理念的经销商投资人远比多个无理念的投资人重要,选择经销商重点在于选择投资人。

2.3 从客户服务分析

C品牌以“诚心待人,精心对车”为服务理念,G品牌以“关爱在细微处”为核心服务理念,C品牌2013年11月前在ZB市场有三个服务站,不分服务授权品牌,只要是C品牌旗下车型,均可维修保养,G品牌在ZB有四家服务站,分品牌分车型授权,车辆保养维修只能去指定授权服务站。

综上服务授权来看,C比G对客户提供了更加有效便捷的服务,各服务站由于授权全系车型,这样更能通过有序竞争体现服务维修水平,从而增加客户满意度,而G品牌由于服务授权分品牌分车型,导致很多客户在某一服务店无法进行维修索赔,或者由于授权的影响,近距离服务站不能就近维修车辆,必须开车去更远的指定单一某品牌服务站去维修。

2.4 从促销推广分析

C品牌主机厂直投广宣较多,侧重品牌宣传,线下经销商主要侧重店头活动,G品牌主机厂直投广宣较少,线下经销商由于产品授权不一样,侧重产品类的宣传。

综上促销推广来看,C主机厂直投广宣费用成本更加容易控制,侧重品牌宣传,声音更加统一,G由经销商投放广告费用不容易把控,由于车型不一样,宣传声音也各不相同。

2.5 从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C品牌在ZB经销商职业经理人年薪在30万~50万元,可以达到合资品牌4S店总经理收入水平,G品牌经销商职业经理年薪平均5万~8万元,C品牌主机厂无驻外管理人员,更加侧重主机厂后台监控管理;G品牌主机厂每个地区都有管理人员,更加侧重前端监控管理,而且分层管理机构相对较多,市场决策汇报层级较多,影响执行效率,部分管理层由于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一样,导致区域市场效果差异也比较大。

综上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人力资源配置、薪酬激励机制对主机厂和经销商的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 论

G要想在ZB市场追赶C品牌,必须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调整:

(1)整合品牌授权和服务授权,速度越快越好;

(2)筛选质优商家,以新汰弱,鼓励有理念的经销商收购兼并弱小商家,不反对同一优秀商家法人在同一地区投资多店;

(3)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侧重推广和换代升级更新,例如丰田花冠、大众高尔夫已经推出多代产品,产品不一定多,一定要精,同时加快产品研发速度;

(4)调整市场管理人员结构,减少机构臃肿现象,提升反应决策能力,尤其可以思考是否取消有名无实的某些区域市场管理岗位,一线市场人员直接与主机厂各后台部门对接工作;

(5)监管经销商总经理能力测评和薪酬激励制度,经销商各关键岗位能力测评不能仅仅存在于培训考试层面,而是与市场份额销量、客户满意度、展厅管理等设定一些考核因子,主机厂给予一定奖金激励,例如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同时鼓励经销商招募有能力人才到经销商队伍中来;

(6)广告宣传侧重主机厂直投,重点以品牌宣传为主,线下侧重巡展、店头活动、老客户联谊活动等;

(7)每一个区域市场选择一个主要竞品进行对标管理,例如苹果对三星,京东对淘宝,顺丰对EMS等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目标竞争对手;

(8)走差异化营销路线,找出自己的核心优势,以强打弱,例如G品牌在全国也有很好的案例,济南某经销商做精做透的二级市场,德州某经销商四五线乡镇乡村联络点建设,乌鲁木齐某经销商占据重要汽车市场窗口,把握有利卖场,独特销售顾问薪酬用人机制,月薪低于5000元淘汰,长沙某经销商数字营销等,都是将自己的优势化为核心竞争力。

以上仅作为市场一线人员个人的感悟,仅供奋斗在营销战线的同人参考,同时也祝愿G明天更美好,成就大销量,成为大品牌!

参考文献:

[1]梁红杰.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2):105-107.

[2]宋学红.积极财政政策及其转型评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6.

[3]刘克崮.中国资本市场评价及改革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2(42).

上一篇:企业文化在产品营销中的策略运用与创新 下一篇:基于品牌资产模型的企业品牌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