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时间:2022-06-14 02:46:21

设计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40分钟一堂课,重在引入。怎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整个教学设计中必须特别重视的。有了巧妙的情境创设,有些看起来很高深的知识在不经意间学生就可以尝试解决了,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说教,学生就会努力去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只需要注意教学的进程不能操之过急,处理问题不能越俎代庖,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加以适当点拨,让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解疑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思维日臻缜密,掌握知识更加牢固。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学习,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有其概念的抽象性,运算的繁琐性,推理的复杂性等特点,教学中若生搬教材,照本宣科,就会因内容显得枯燥而使学生厌学,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如讲故事,直观演示,放录音,看录像等,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我爱学、我要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

1.创设古典知识情境,注重学习情境的丰富性

数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引用古典知识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导入方式:《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精典之作,它曾一度作为古代书院的数学教本,直到今日,书中的一些问题还深深吸引着我们。勾股定理设置古典知识的情境,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易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而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语言了,所以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及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创设道德情境,进行思想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创设适宜情境,如介绍我国数学的灿烂历史,讲数学家的动人故事,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等,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我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我指战员运用数学知识目测与敌军阵地的距离。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们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经过“好奇、求知、爱好、入迷追求”的过程而形成,从这个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心理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去主动地思索、尝试。

2.创设追问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要靠教师的不断培养,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追问情境,多问为什么,改变一些数学问题的题设与结论,可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探讨知识的迁移与变化。

3.创设形象化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直观性

“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物体的直观形象本身,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同时能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并进行思考,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所以,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初中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讲授“数轴”时,就利用了温度计来导人新课。在讲授几何课时,充分利用了各种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及图片展示的数学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有助于教学效果提升。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三个方向看”这节课的教学中,引入时可先播放一段动画。如奥运会跳水比赛播出时,从三个角度慢镜头回放郭晶晶跳水的过程,请学生分别指出从哪些角度看?为什么从三个方向看?由动画创设情境,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激起学生的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能顺利导入新课,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4.创设动态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人们对数学造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是脱离实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直观、生动、有趣的动态生活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腐朽为神奇,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弥补学生的一些动态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5.创设主动探究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情境延展性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在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如学习有理数乘方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叠报纸探究乘方的知识。开始展示很大的报纸时许多同学都说能对折几十甚至上百次,可是在动手实践后却发现折叠到七次的时候已经非常困难,许多同学都是大惑不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终于发现:报纸厚度随着对折次数的增加以等比级数增加,而其面积则相应地以同样比例减少。加上纸本身的拉力,把报纸对折第九次无疑比一次将张报纸对折更困难。

总之,数学是很有趣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在研究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范围和价值取向,让他们感到很亲近,觉得数学问题在向他招手、在和他说话,数学问题的设计者想和他交谈、想与他们成为朋友,学生才会热情洋溢、上下求索、孜孜不倦、不断进步。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下一篇:浅谈煤矿冲击地压的机理及其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