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时间:2022-06-13 11:29:10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投资也随之扩大。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的质量安全。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本物资基础,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这就要求,在进行选材的过程中,应该要对每样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做到严格把关。在选材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的程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工程质量;控制检测

引言:在选材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要全面掌握材料检测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同时应该认识到材料对于建筑本身的重要性,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从而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致使建筑材料质量降低的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费用分配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购买就占据总费用的三至五成,从此点就可知道建筑材料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以下列出几个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

1)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时不严格把关,致使采购的材料通常型号不符合或者材料不合格。此外,计算不准确,时常出现分批采购的情况,导致材料质量有偏差,颜色不统一等。

2)建筑材料施工供应没有计划性,通常把材料胡乱堆放,致使水泥、钢筋等材料受潮进水,使得材料被腐蚀,大大降低材料性质,不能达到正常使用寿命。

3)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时存有漏检现象,使得某些不合格建筑材料作为合格材料投入到工程里面,为建筑工程造成质量上的安全隐患,减低建筑产品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测控制的意义

2.1 建筑材料的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生产、技术开发以及建材科研等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但是控制和评定建筑材料质量上的必须手段及根据,而且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关节。伴随着检测技术稳步发展,相关检测标准对建筑材料取样与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等做有关的规定,这些都是有效保障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手段。

2.2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阶段是决定建筑质量的最重要阶段,在施工过程里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材料作为工程质量的基础环节,如果在质量上得不到良好的把关控制,那么工程的其他方面中的质量就更别提了。在施工时,一些微小的差异,建筑材料的不合格或者材料选型不对,都是造成工程质量不好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质量事故。加上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不宜拆卸性,就会在出现质量问题时不能进行及时更换,因此建筑材料质量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控制。此外,搞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也有利于混凝土的抗压,砂浆的抗压等项目检测,方便整体项目进行施工。

三、 目前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3.1部分公司在施工进行时不能全面认识到施工材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性,在材料入场后只进行数量上的验收却忽略质量也要进行检测,尤其是在使用某些伪劣假冒产品的时候,对工程的质量埋下很大隐患。并且因其材料保管不妥当合适或者受施工场地的限制等原因,材料的存放通常不能够按照要求严格进行,致使材料的使用时间以及性能在存放期间发生改变。

3.2 影响材料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检测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是否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操作以及读数的准确性等其他人为因素;所检材料检测前是否制作正确、保存完好,同时应均匀性良好;设备仪器是否能有效的计量,是否在有效的检测量程内,是否有损坏;环境条件是否按照规范要求等。以上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检测出现误差。

3.3目前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是由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材料送检批次要求及取样要求进行取样后送检,这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材料堆放时间,且也不利于企业对材料的验收,同时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现场,对施工现场建材产品状况的描述和取样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检测单位的工作在检测现场完成,仅对来样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建材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

3.4 目前我国建材检测机构有很多都是私人承包或者是股份公司,为了追逐利润,同行间恶性竞争,市场上存在“假,乱,低,缺”的现象。

四、 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4.1 严格检测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在进行时,原材料的质量一旦波动,将会严重的影响着混凝土质量以及施工工艺。打个比方来讲,水泥强度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想使得混凝土质量万无一失,必须要严格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控制,一直到其全部符合技术性能上的要求,才能够将其应用到建筑施工里面。

施工过程中,针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方面,采取要经常性的检测,另外相关的施工人员还要随着了解原材料的变化情况,并对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在砂石的含泥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情况下,要立即回馈给相关部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运用干炒法测定砂子的含水量,根据其含水量来对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集料用量和实际用水量进行调整。对相同类别的水泥活性变化的测定方法,则是可以快速通过胶砂强度测验来测定,并根据测定的结果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得严格把握石子、砂、水泥等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关。

4.2必要的强制件检测

为确保结构的安全,调整改善质量的通病,禁止伪劣的材料在工程中使用,按照设计的要求,主管部门的规定,或者规范要求,须实行项目的检测。现今在某些地区质量检测站的常规项目如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钢筋抽样检测,观质量及强度检测和加气块两项性能(非必检),铝合金门窗配件检测,瓷砖降能检测,钢筋质量检测及主体结构(板、梁、柱)等,这些必须要且是强制性检测的项目。

4.3 加强对数据监管力度

认真执行责任人落实的个人制度,且对于最后数据显示要进行存档以备检查,并建立检测报告文档的被查制度或者实验结果,要求相关的负责人或责任人确认签字,如此一来一出现问题就可将问题具体到个人头上,也可以查清楚问题的根源在哪。这么一做,必将会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增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4.4 严格制定国家检测标准

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当对建筑质量的材料检测做有关立法,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中的性质、范围、对象、程序、检测部门、检测标准以及检测结果做系统规范。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当增强在建筑材料检测的标准上进行立法,把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上升到国家的法律层面上去,对违反有关法律的个人或者企业加大惩处力度。

五 总结

由于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再加上国家对部分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准不够全面,这就很容易导致建筑行业在进行材料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的时候应该要全面掌握材料的质量性能以及对工程的重要程度。建筑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制,进一步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管。同时确保材料在选择上的科学合理,保证送检材料结果检测的准确性。当然还应该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建造出优质的工程,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 杜善伟,韩业强.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2] 王燕萍. 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措施[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7)

上一篇:简析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资源化技术现象 下一篇:基于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开挖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