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6-13 05:49:0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云:“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即它既是学习的先导,也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课堂中的开始就是导入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趣味性较强的导入,从开始上课就吸引住学生,这样就能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较高的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较强的小游戏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玩乐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假如游戏活动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导入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概率”问题时,考虑到学生对于这一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在一开始上课笔者就让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做猜拳游戏,共比十次,看谁赢得次数多,赛完后,赢的同学洋洋得意,输的同学却不甘心,因为输赢之间只相差一两次,他们相信如果继续比自己肯定能赢。这时我顺势提出问题:“你们怎么就知道自己有机会赢得比赛呢?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很自然地就把游戏和概率问题联系起来了,学生也有兴趣探究问题的答案了。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实现高效率课堂的途径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经验,以及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通过不同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情境,同时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情境应当是生动有趣、直观形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熟悉、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主动地探究知识。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悬念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进入到对未知数学知识、数学规律和法则的探究中,进而领略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比如,在教学“求代数的值”这一部分知识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说:“你们自己任意想一个数,然后将这个数乘以4加上6,把所得的结果乘以3,最后减去18,你们只要说出结果,教师就能够知道你们想的这个数是几。”有的学生不相信,就进行了测验,笔者很快就说出了答案。学生们都觉得老师非常厉害,很想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当笔者将代数式 (4a+6)×3-18化简得到12a时,学生感叹原来奥秘就在于此,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明白了把代数式化简后再求值能使计算简便,以及化简代数式的重要性。

三、通过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虽然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授课的教师也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以及上课时的态度不同,因此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也不相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间的差异,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知识,要允许他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且,教师也要用不同的标准去对待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间是有能力上的差别的,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显然不够科学,也不够合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建立在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评”,尤其是对于后进生的评价更要精心准备,要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自信,又要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及时地对他们的努力进行肯定与鼓励。此外,数学教师还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教师要本着对所有学生负责的态度,从心理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使他们从教师的肯定中找到自信,从教师的鼓励中找到勇气。总体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科学地运用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主体性的发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公正、正确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综上所述,为了让初中生对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并爱上数学课,我们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手段,针对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将苦学变为乐学,逐渐由学会变为会学,这样才能离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

上一篇:农业院校机械设计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下一篇:试论当前职业学校图书馆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