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很大,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时间:2022-06-13 04:11:58

市场很大,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对于很多70、80后的观众来说,提到李霞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位曾经担任《MTV天籁村》、《娱乐现场》等热门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凭借独特的主持风格红遍荧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近几年,李霞却淡出幕前,转向幕后,这一次她不是去做电视节目的制片人,而是投身教育行业,做起了容艺教育的校长。尔后,容艺教育又拓展为容艺传媒,业务分为教育、经纪和影业三大板块。

评价起李霞开创的容艺传媒,华谊兄弟CEO王中磊都忍不住笑说,“冯小刚今年在‘两会’期间还提到我们电影行业怎么就没有专门培养化妆、服装、道具、制景、照明等中国电影幕后急需的基础工作人员‘蓝翔技校’?现在我们发现有人已经默默做了一年,而且还挺有操作性的。”对于李霞来说,她很享受现在这个娱乐行业领路人的身份。

做教育 培养行业最缺的人才

从主持人到教育领域,很多人觉得你的转型非常突然,为什么想到去做教育这个行当?

其实我也做了一段时间,我就觉得行业内还是很缺人,我自己在做电影的过程当中,因为去年做了《师父》,觉得很缺人。但是真正学校的学生确实不好用。因为学校教的很多东西,我们中国教育体制的内部是很少有这样实战的东西的,跟市场是脱节的。

课程上面有一些什么样的设置呢?跟传统的艺术院校对比来说。

我们的专业是分为编剧、导演、制片人、经纪人、电影营销和艺人等。讲的课程的内容其实有很多综合素质的。因为在这个行业当中非常重要的是与人沟通,你说基本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包括基础的礼貌、形象管理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是我们这个行业最需要的。其实我们也做过一些调研,很多企业觉得你的专业技能是放在第二位的,你综合能力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更多的是需要跟人打交道,你协调、协作,所以我们课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综合素质,我们会上解放天性的课,让大家打开自己。我自己因为以前是酒店培训老师,所以我上基础的礼仪的课,站立行走的课,形体的课,包括我们请专业的老师给大家做形象包装,造型,让所有的学生更加自信。我们也教沟通技巧,把我主持人的这些多年的经验放在里面。会跟所有学校的课程非常不一样。

就是所有的学生进来都要学您刚才说的这些?

是的,即使是制片人和经纪人你也需要上这个综合素质的课。因为制片人和经纪人是最需要跟人打交道的,沟通协调。

那这些课程是谁来教?

有一部分是我自己上。我主要教综合素质,比如说我会讲入行篇,跟大家讲这个行业。其实最需要的是人脉,在这个行业最强的人脉其实就是你的人品。我们会讲到信誉,包括知道感恩,给你带来的不一样的机会。包括你的为人处事的一些方式,我自己亲自讲。然后包括形体的部分,礼貌,一些基础的礼貌的部分,我都会。这几堂课是我自己亲自上的。

师资力量这部分都是您的朋友对吗?上课的时间固定吗?

我们会有不同的老师,但是我们会把内容都告诉大家。比如说您来了,大概我希望你上什么课。我们的内容是固定的,只不过您来讲的,您的经验跟我的经验肯定是有一些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内容是有一定的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

也就是这一堂课可能会有不同的老师过来上,但是上的模式是一样的,我们会让老师,比如灯光的老师来讲,我们俩经验不一样,可能你用的灯光和我的灯光设备不一样,但是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一样的,你要在框架范围之内讲不同经验的内容。所以我们很多的老师都是行业非常顶尖的从业人员。其实大家还有一个来上课的目的是来挑人的。就像今天台上所有人说,都是来抢人的。好多老师,你想杨洋的经纪人就来了,上一堂课,布置个作业,就挑了两个人。他是很挑剔的,行业内的很多人想进他的公司都很难。但是他从我们这儿挑走了两个学生。

每一届学生会有多少人?

我们现在规模不敢很大,因为还在试错阶段,大概一期100人吧。

大家毕业之后有没有对口的就业输送渠道?

我们基本上百分之百推荐就业的,而且我们现在的学员也是百分之百就业的。因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要靠你自己的综合能力,我们再入门的时候本身也是要进行挑选的,我们跟所有的人挑选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会有短视频,你要自己录短视频给我们看,我们进行筛选之后才能进入到我们的课程里。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荐给所有企业的,我希望是给我们行业导流来的是比较优质的人才。我们基本上这些学员都还不错,基本快毕业的时候都抢的差不多了。

您也在娱乐圈待了这么多年,您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进入这个圈子?会不会在筛选学生过程中就有了这个偏向?

我觉得看不同的专业,比如像经纪人、制片人,相对来说比较愿意跟人交往,比较善于沟通表达的。比如像营销,我觉得是属于很喜欢奇思妙想的,想法奇奇怪怪的,这样的小孩去做营销都非常棒。导演编剧这些要讲一些天赋的。勤能补拙这件事情是有必要的,但是我觉得这个行业当中,因为他毕竟是一个艺术的专业,他是讲一点点天赋的。所以为什么刚才所有的导演都在讲,希望我们这个大赛能够真的选拔出一些奇葩的人才,可能他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是我们给到他这样的机会能够去培养他。

做制片:我喜欢有想法的片子

我看您自己也投了一些片子,包括《师父》,自己也做制片人。您在投资片子的时候自己的标准是什么?

我喜欢一些比较有想法,独特视觉的片子。可能不是什么特别的不一样的类型,可能就是一个标准的类型片,比如说喜剧,标准的爱情片,但是他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视觉。比如像《煎饼侠》,大家觉得,可能就专业人来讲觉得他拍的其实没有那么好,没有那么专业。但是他用偷拍的这样一个方式其实是一个独特的视觉,一个独特讲故事的主线,我喜欢这样的东西。所以我希望未砟芄辉谡飧龃笕中真的发现一批这样比较有想法的年轻人,然后能够孵化他们。

那在内容方面您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包括IP的投入。

我觉得我就想做一些比较年轻化的东西,年轻人需要培养,我愿意跟着市场一起成长,所以我想做一些既是市场化,又比较有品质的片子。我不太赞成一说市场化就觉得没品质,就跟电影没关系了,我觉得还是可以把好电影跟市场化能够兼容的做好。只要你用心做,不要着急,很多人一商业就特别着急的把这个东西,本子还没好,就赶紧先做出来,然后就拍了。那肯定一日游几日游都很正常。但我觉得这个年代还是,当大家都蜂拥而至的时候,其实还是挺能够让匠心的东西脱颖而出的。像《师父》为什么去年口碑那么好?是因为我们真的除了剧本之外,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很用心的在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即使是商业电影,我觉得依然可以这么用心的去做。我觉得电影就跟我当年去做电视一样,你每花一分钟去剪这个片子,它可能都又会不一样。但是你每少花一分钟也OK,也不是他就不能上,不能播出。但是他最后。可能观众看不出来到底它不一样在哪,可能你多花了这一天的时间和一年的时间,你最后的呈现是不一样。观众可能没有办法那么专业的说哪不一样。但是最后的呈现就是不一样的结果。

市场很大 但谁都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但是也有一些现象,前一阵有方励的下跪,这个影响也比较大。还是会有一些作品,它本身也是良心之作。但是在市场上,尤其现在这种商业市场并没有太好的回报。所以您对这个市场现在是怎么一种看法?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中国市场都是很商业,好的片子,比如像我们《师父》票房也不是特别好,可能刚刚回本,对于很多商业片来讲十几亿的来讲,我们这个跟没有票房一样。但是,我觉得在我看来,我觉得市场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至少现在有那么多人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了。去年我们有440亿这样的票房成绩,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值得欣慰的事情。因为大家都爱看电影了,才谈得上,就有很多人做电影了,大家才有好东西出现,观众才会成长提高这个欣赏水平。都没有人看电影了,也没有人做这个事儿。就像现在的音乐一样比较低迷,大家都不做音乐了,哪有什么好歌啊。一样的道理,那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我觉得这个过程中每人承载的责任不一样,有的可能是非常市场化,能够激励更多的人走进影院。有的人,像我们徐浩峰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导演,可能他要承载的责任就是怎么样传承这种好的作品,让大家知道好的影片是什么样的。可能有的人需要肩负这样的责任,我觉得我们愿意陪伴许皓峰一直往前走的原因是,他身上有这样的基因。我觉得假以时日,他一定也会是一个把商业和艺术做最好结合的一个导演。

其实现在大家一直在想说培养新人。其实现在不管是大陆也好,香港也好,都是面临着演员的断代,人才的断代。您在这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呢?比如说培养新人。

我觉得以前,比如现在是一个网红的时代,大家以前看法都觉得网红太low了,但是现在越来越改变对于网红这两个字的界定。其实很多人,比如像我明天做一个节目,我也可能是一个大网红,也是一个有很多粉丝的大网红。大家对于这两个字一直在做一些概念上的颠覆。所以未来我希望培养艺人的方式就是用培养网红的机制来培养艺人。因为我觉得网红这样的一个机制是很容易让新人脱颖而出的,不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就当一个新人本身自带粉丝,有商业价值的时候,他的成长就会不一样。当然前提条件他是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素质你才把他放出来,你不能说他还完全是很多方面都不够成熟的时候把他推到市场上,你推的越快,他其实结束的越快。因为当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身上负载的东西不能够跟他的呈现成正比的时候,其实他就是要往下陨落的时间了。所以这就是我未来想培养新人的方式。

我其实就紧紧抓住了我们这个行业最缺的三类人,就是编剧、导演和艺人。然后在这三个主力的缺失人群的基础上从周边做起。比如像经纪、制片、电影营销等等这些。当然我最早的切入点是从经纪和制片。因为我觉得这两个是相对来说比较轻的能够切入进来,打开局面的。事实现在证明也确实是这样。

像您刚才说的像网红这个概念,可能对培养艺人来说是比较好的,就很快能出名让大家认识,有粉丝。但是像编剧导演这种确实是需要一些扎扎实实的东西。这方面您有一些什么样的策略?

我觉得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国内很多大赛,可能真的是选拔优秀人才当中的优秀人才,然后把他快速的孵化。我是希望给很多年轻人一些成长的空间,也许他可能现在还不够好。但是如果你给他一点时间,帮助他成长,他也许比那些专业的还要好。所以我们在这次大赛当中,我们评完了,在7、8月份会有一个培训。这个培训我们是请到行业专业的人,给大家做不同层面的培训。比如我觉得你的编剧,你是不是也应该了解一些灯光?如果你了解一些摄影可能对于画面的描述又会不一样。剪辑,是不是能多了解一些。

就像我做主持人,那时候我觉得我和别的主持人不一样的是,以前自己的节目自己做。我从撰稿到后期剪辑都是我自己。所以我可能跟其他主持人的想法不太一样。你会想的东西很多,你这句话说完了,你下面的画面怎么接,你作为主持人是能知道。如果你纯是个主持人,把我这段说完就好了。所以这个是会非常不一样的。

包括我们会扎扎实实的去教小朋友怎么写故事,但是我们又有一套自己非常不一样的方法,我们把他翻译的更简化,言简意赅的方法,提炼的方法。其实极简是极繁的精华。那在暑假的培养之后,拍出来的东西除了会评选,我们还会再送他们去美国深造。甚至今天忘讲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我们还给大家搭建了一个未来去戛纳短片单元的一个直通车,非常好的一个渠道。我们就希望这个路径能够让小朋友们开阔眼界,多学到东西,未来能够创造一些特别不一样的,有价值的好东西出来。

我就希望大家有一个路径,你如果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我可以先从拍短视频开始,再到短片,再到微电影。我觉得一步一步成长,我愿意做这样一个工作,看似战线很长。但是他会源源不断地会有新人来。如果你只是说你已经是专业的了,我给你培养一下。你们班就25个人,培训完了没有了。但是我用一个大漏斗,可能我是几万人,几十万人,未来我希望有几百万人在我们这个平台当中大家一起来完成创作的工作。那我们漏下来的可能是更精华的。你想想,我们有100个人,我们要选出好的人来,和我有一万人,十万人选出好的来是不一样的概念。或者说有这十万人都在学这个,但是他10万人总会成长,成长当中又会培养出更多好的来。

与自己和平共处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们都知道你是内地第一个娱乐主播,在巅峰的时候就突然没有你的消息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你可能是腰椎出现问题了。我特别想了解你那段时间的状态。

就大家可能特别多的想知道,你在台前那么多年,突然到幕后会不会很失落?我昨天还在跟一个演员聊,他说他现在休息了7个月特别开心,因为他基本上在过去的四年当中,每年拍戏300天,只有60多天是休息的,而且可能还是剧组中间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其实我特别理解他的心情,在我的那几年,再好吃的东西你吃多了也会伤吧。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我两个日播的节目多可怕,然后我还要外援那么多的颁奖典礼,活动,杂志,采访,就每天每天真的是当我终于能休息下来的时候,我觉得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就今天真的什么事儿没有,起来可以去逛个街,也可以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做点菜。也可以约朋友来家里做饭。自己花一天时间烤个饼干,去做瑜珈,是不是跑跑步,做点有意思的事情,织个毛衣。我那段时间真的干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好开心,我终于能过一段正常人的生活,真是觉得挺开心的。然后才慢慢想说,我可不可以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就我自己除了主持之外,我能不能有点别的价值?就是个人价值是不是还能有别的体现?其实慢慢就找到了现在从我开始做电影,然后发现人才的缺失,到做教育。我自己感觉挺自然的一个成长过程。

后来创业之后我跟很多朋友在聊,我说创业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的成长,可能不管创业最后的结果如何,我自己在这个创业过程中的成长是我特别大的收获,就是我自己开始变得更包容,更设身处地的去换位思考。这些说出来特容易,以前谁都在说这个,但是你自己能做到,我觉得是件特e不容易的事情,而且能跟自己和平共处,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喜怒哀乐都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上一篇:黄玄龙:享受古代文人的情志乐趣 下一篇:柯M升 c他的慢速厩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