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隧道明挖法施工主体质量控制要点

时间:2022-06-13 01:30:38

城市地下隧道明挖法施工主体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开始采用隧道或高架桥的方式施工,隧道法施工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但因其具有不影响城市美观,使用时间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许多城市采用,结合郑州京广隧道讲述一些隧道明挖法主体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关键词:隧道主体质量控制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以下从隧道结构施工的几个方面,介绍具体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1.1钢筋的材料要求

(1)钢筋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说明及现行的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送至现场。

(2)成型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钢筋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样试验合格。

(3)钢筋应分批堆放整齐,上架堆放,避免锈蚀污染,表面洁净无损。不得使用带有颗粒状和和片状者锈的钢筋。

1.2钢筋的运输

(1)钢筋垂直运输,利用履带吊和汽车吊。根据施工需要,吊至操作段。

(2)结构用钢筋的吊入要注意编号,对号入座使用。由于支撑较为密集,钢筋起吊时,起吊的体积不宜过大,要确保其他施工人员的安全。

1.3钢筋的连接

(1)在地下结构中,立柱中纵向钢筋及梁、板中直径≥22mm的纵向主筋连接均采用焊接接头;当直径<22mm的梁、板纵向钢筋以及除上述以外的其它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无须焊接,搭接长度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

(2)一级钢筋采用E43系列焊条,二级钢筋采用E50系列焊条。

(3)底板下排所有钢筋绑扎前,凿出钢筋连接器,连接长度2.5m左右的螺纹钢筋,达到扭力要求后,螺纹钢筋的另一端与接长的钢筋焊接。

(4)施工缝处及结构横向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

(5)箍筋采用抗震箍,箍筋末端需做成135度弯钩,弯钩长度大于10d。

1.4钢筋的绑扎顺序

底板上下皮钢筋支架示意图 大底板钢筋底板下皮钢筋先进场进行绑扎,随后是上皮钢筋。钢筋支架采用角钢排架形式,支架间距为3m,上皮钢筋与支架接触处适当绑扎,以增强钢筋支架的稳定性。

1.5其他要求

(1)现场施工人员不允许在已绑扎好的楼钢筋上随意践踏。

(2)钢筋保护层厚度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3)在浇捣混凝土时,对预留插筋、接驳器进行保护及测量,发现插筋偏移及套筒保护失落等情况,及时进行弥补,同时及时清除柱子主筋上的残浆

2脚手架施工要求:

(1)脚手架搭设应有适当的宽度(或面积)、步架高度、离墙距离,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

(2)脚手架应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证施工期间在可能出现的使用荷载(规定限值)的作用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3)严格控制使用荷载,确保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4)认真处理脚手架地基,确保脚手架的搭设质量。

(5)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注意杆件的搭设顺序,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联接达到要求。

(6)脚手板要铺满、铺平或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7)排架搭设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各板面≤200mm,要及时设置斜撑杆、剪刀撑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倒,确保脚手架手搭设过程的安全。

(8)有变形的杆件和不合格的扣件(有裂纹、尺寸不合适、扣接不紧等)不能使用。

(9)没有完成的脚手架,在每日收工时,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以免发生意外。

(10)加强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才能使用。

3 模板工程

3.1模板施工方法

(1)各部位的模板,要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及特点,绘制模板翻样图(平面布置、模板的组装、大样节点等),并对模板和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

(2)各种规格的模板及配件要按计划进场,模板施工前,要事先在层面上弹好轴线、边线、水平线和模板尺寸线,并需对柱筋和放线尺寸、标高进行验收复核。

(3)模板施工时,按先柱后梁再平台模的顺序进行,做到尺寸准确,拼缝严密。

(4)侧模施工前,要用短钢筋根据柱模尺寸线烧焊出限位。并用水泥砂浆做好找平层,柱模板应@800左右加一道柱箍。2米以下的部分加密为@600一道柱箍。安装好的侧模要设斜撑,一般每边设两根,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面的地锚或整体排架上,并对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核。

(5)排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第一道水平牵杠距扫地杆1600mm,以上的水平牵杠间距≤1800mm;纵横向剪力撑的设置间距≤6.0m。排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间距。

(6)在竖向钢筋上,距地面50mm处焊接φ12短钢筋模板限位:柱每面两点,墙模板限位间距控制在lm左右。

(7)钢框拼装必须按模板施工规范,模板之间用“U”形卡卡紧,同一拼缝上“U”形卡紧方向要错开;模板同围檩之间用钩头螺栓拉紧。

(8)内衬墙由于单边支模,所受侧向压力较大。因此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丝@500左右一道,一头与凿出的地墙钢筋焊接,另一头固定于钢模板上。穿墙螺丝必须焊止水片,防止螺丝部位渗水。

(9)在混凝土浇捣时,要派专人看模,密切注意模板情况,万一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抢修和整改。

4 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4.1原材料准备工作

(1)由专业单位进行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配,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较大直径的碎石、中粗砂,并掺加适量的磨细粉煤灰;微膨胀混凝土中膨胀剂的掺量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小样实验符合设计要求后,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

(2)经实验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递交设计、业主及监理审查,得到认可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3)一般隧道工程抗渗对原材料要求较高,因此在每次浇捣混凝土之前,项目部应会同业主和监理,到搅拌站检查骨料、水泥的情况。水泥要求用大水泥厂的产品。

(4)在工地与混凝土制品厂之间做空车往返实验,寻找最佳的混凝土运输路线,保证浇筑时混凝土供应及时,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5)混凝土浇筑前一天,必须做实验,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是否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4.2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

(1)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施工缝处理、浇注顺序及方法、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配合比集中拌制,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水泥必须是经确定的品牌和规格,各种材料的播量必须符合级配比,严禁擅自更改;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必须有项目部技术员到场监督。

搅拌投料顺序:石子砂水泥膨胀剂水。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

搅拌过程中,必须检查砂、石的含水率,及时对混凝土用水量进行调整;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不符合坍落度要求的混凝土,一律退场,不得用于本工程。

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0.25%~0.3%木钙为宜。运输到场地混凝土时间超过2小时或出现离析现象,不得使用。

4.3混凝土养护

a、底板混凝土养护:底板表面采用两层薄膜,两层草色覆盖进行保温养护一周。采用先进的微机温控技术,养护过程中,不断根据实测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调整表面覆盖层的厚度,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于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

b、墙体养护:混凝土浇注前,在内讨墙内侧模板表面悬挂一层草包,并将草包与模板用细铅丝扎牢。混凝土成型24小时以后,拆除草包及侧模板,随即喷洒一度高效混凝土养生液进行墙体养护。

结语:在明挖暗埋法施工隧道过程中,只要做好做好以上几点要求,自然能够提高主体工程质量,隧道的质量就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后期养护费用就会相应减少,提高了工程的价值。

上一篇:充气式入口导叶在丙烯酸工艺循环尾气风机中的... 下一篇:城市高架桥钢箱梁桥体的安装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