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高中新教材 再创教学新观念

时间:2022-06-13 01:17:08

透视高中新教材 再创教学新观念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新教材,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处理好教学中的冲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培养;教学冲突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087-01

前 言:新教材全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得到了语文教学界的肯定,但是,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又一次引发了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

1.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性是什么

新教材给出了明确答案:工具性与人文性。传统教材定位不明,在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与目的的认识上倾向于"工具性"。而新教材在《说明》中明确提出修订的指导思想:"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段说明实际上体现新教材不仅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强调"人文性"。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呢?所谓"人文",即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地位的意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体现的人文性即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比如:人与人之间应有真诚、友善、守信、宽容、合作等精神;人在家庭中应具有责任心、爱心、孝心等;人在社会中应有权力、义务、法律、道德等观念;认识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等。

2.从"人文性"角度审视和思考新教材的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并不是没有"人文性",而是强调的程度不够。过去,常见僵化的教学模式:教读分析陶渊明的作品时就贴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标签;谈鲁迅则讲"匕首、刺刀",把政治元素过多地渗入到语文教学中。特别典型的是,老师在教学一篇文章时,不管有无必要,教记叙文则"六要素";教议论文则"论点、论据、论证";教小说则"环境、人物、情节";教散文则"形散而神不散"。这样,学生在语文课中收获到的只是一些枯燥的干瘪的概念,没有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的内蕴美。学生容易厌倦,甚至干脆干自己的事。

新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目的上,将其明确的纳入教学目标,在教材安排上,文学篇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现在回想一下,新教材之所以删除了《登泰山记》、《呐喊自序》等篇目,也许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文章在"人文性"方面体现不够充分吧。保留下的《蜀道难》、《游褒禅山记》等经典篇目和新增的《老人与海》《作为生物的社会》等篇目,将更好引导学生对人生、自然、社会领悟。总之,新教材入选篇目既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能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凸显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下面举例说明:

在教学《登高》(杜甫)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从"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体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也要引导学生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的意蕴:在大自然的深秋,也是在作者人生的晚年,诗人一方面感受到生命的卑微与短暂(落木萧萧下),另一方面又从永恒的自然(滚滚的长江)感受到一种鼓舞,由伤悲陡然而生一种振奋,我们可以了解1300多年前这位伟大诗人的生命观、宇宙观,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角。

教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短文三篇》时,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学会爱父母;通过《热爱生命》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厚度;通过《信条》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生活"。

又如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三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不能只教会学生理解文言字词,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古文中高超的语言艺术,学习论辩、演讲的技巧。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的同时,把学生带入一个丰富的精神的审美的语文世界。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人文品位。

3.从高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性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冲突与冲突的处理

由前所述,语文教学的本质性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如果处理不好,这两者在教学中就会发生冲突。

3.1 过于重视工具性。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其在教学中放弃了语文课的审美功能,放弃了语文教学中应包涵的人文精神,把语文课当作纯知识的传授课堂,分析字、词、句、段、篇、语言、修辞、逻辑,题山题海,学生厌学,教学厌教。这种教学方法在当今语文界已遭到批判。

3.2 过于偏向人文性。把语文课当讲座、会场、剧院,上课时缺乏导向、夸夸其谈,学生语文基础不落实,语文基本技能无从形成,学生无所适从。这种披着华丽外衣的课堂,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其危害较隐蔽,我们当时不容易发现。

那么,"工具性"与"人文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把中学语文比作一个人,那么,工具性应该是他的血肉(物质基础),而人文性应是他的灵魂(精神内核)。只有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理,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中学语文教学。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把"人文性"与"工具性"两者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协调统一。不妨给同仁三点建议:

(1)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当然应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因为重视"人文性"而轻视或忽略这方面的训练。

(2)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领悟,让人文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强调过程中给学生的引导,否定给学生灌输结果与概念的做法。

(3)提倡"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这种课型,因为它能有效的避免两种"偏向"带来的错误。

4.小结

如果我们以"工具性"、"人文性"这个视角去审视新教材的高考语文试题,会发现试题无非是两个大的范畴:(一)考查作为工具的语文而出的考题,如:字音、字形、成语、语病、文言文阅读,社科文阅读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语文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二)考查学生人文精神的考题。如诗歌的鉴赏,散文的阅读,作文等,考查学生对生活内蕴的理解,及对生活理解的表达。我们能够训练突击学生的基础技能,使之迅速提高,却无法突击训练学生的人文精神,如爱心,责任心,对生活的态度等。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很好的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蒲劲松 ,男,四川绵阳人,1968年出生,现就职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0余年。

上一篇: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化与生活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