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山保护简史

时间:2022-06-13 09:31:13

猫儿山保护简史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漓江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立,还是源于一次偶然。1974年,去往猫儿山顶的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开启了猫儿山的发现之旅,也启动了猫儿山的保护之路。

在猫儿山公路的修筑过程中,位于八角田地区的一片南方铁杉林被修路工人发现继而引起了主管部门的关注。桂林地区行署得知此事后,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猫儿山进行实地考察,当时任部门秘书的我就是考察队其中的一员。在考察队的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向山顶迸发的途中我们发现路边到处堆满了刚被砍伐的木头。据当地人反映,猫儿山地处偏僻,进山的道路曲折又危险。公路修通之前原始森林并未遭到严重砍伐,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即便在上世纪50年代末全民狂热的大炼钢铁运动中,这里的森林仍然幸免于难。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日益蓬勃,木料和薪炭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公路的开通迅速成为一条引发森林砍伐的导火索,在这段时间内,大量人员涌上山来,伐木烧炭成为副业。兴安、资源的供销社均在猫儿山上设立了薪炭收购站。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树木被滥砍滥伐,水源涵养林破坏严重,猫儿山遍布常绿阔叶林、是一座大型的天然水库,山间时时可见清澈的溪流,但是,对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势必削弱这座水库的功能,引发下游水危机。在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主管部门当即委托桂林地区林科所所长刘源杨负责水源林保护站的申请和建立。申请于当年9月底获得自治区的批准,全称叫“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人员编制为15人。

永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立。是漓江源保护的一座里程碑,也显示了桂林市对于漓江源保护的远见。在经费和条件都很差的情况下,我们建立了初期的保护站。保护站来不及修建正经的房子、我们就在半山腰的九牛塘选了块地方搭建了几间油毛毡棚子。油毛毡棚子夏天热得如同烤箱,而冬天则冷得好似冰窖。就是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下保护站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一住就是4年,直至1982年,现在的保护区管理局园区建立,结束了我们油毛毡棚的生活,随着政府对猫儿山保护地位的重视程度逐渐升高,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于1982年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接纳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2003年正式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一篇: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许经营 下一篇: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