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羌为本――重建羌区环境伦理的和谐美

时间:2022-06-13 08:18:30

以羌为本――重建羌区环境伦理的和谐美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指导着汶川灾后环境景观的重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以人为本”与“以环境为本”的争论。本文提出“以羌为本”,用马克思关于三形态论中“自由人联合体”来阐述、诠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为环境景观设计夯实审美的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于古希腊一道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语)。人的存在与利益成为一切的法度,在宗教神权社会更是发展到极致,“正像宗教世界观使上帝成为世界的主宰一样,它也使人类在上帝的特别关照下成为了地球的主人。宗教世界观并非只是神学中心论,它也是人类中心论。这并不构成矛盾。”①随着科学、社会发展以及理性主义的张扬,“以人为本”的观念正如笛卡尔所说,“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至此,人与环境的关系完全演变成对立的两面。发展到当代,由于环境问题的严峻与恶化,也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学者提出保护环境的。约翰・帕斯莫尔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环境(尤指动植物)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相互尽义务。”②显然,该学派的观点还是出于保护人类自己的目的来保护环境,否认人与环境存在整体的利益,认为双方没有同一性,是不可调和的。

“以环境为本”的代表人物罗尔斯顿、艾伦费尔德认为,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凸现以及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加剧,缘起于人是宇宙万物主宰这种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人类只关心人自身的存在和利益,而无视环境的存在与利益,仅把环境作为满足人类生存需求及欲望的占有物对待,从而产生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美国哲学家胡克也指出:“人类没有哲学所封授的特权。科学的最大成就或许就是突破了盛行于我们人类中的无意识的以人类为中心,揭示出地球不过是无数行星中的一个,人类不过是许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而我们的社会也不过是许多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个。”③海德格尔则更是明确地表示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该观点实际上还是局限于“第二个形态”的人,没有把人作为有机环境的一部分,人因实践能动性而被批判,而作为人与环境整体利益伦理维护者的身份被剥夺。

当然,“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本”的共同之处都提出必须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区别在于两者理论基础及其性质的对立,表现为:

1.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以人为本”,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环境是没有公共利益的,人保护环境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把人类利益取舍作为环境伦理的唯一尺度,其性质显然是利己的,审美观被深深地烙上功利主义色彩,以获利益、合目的为美,反之则丑。

2.“以环境为本”的理论基础是环境主义。一切法则都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人的价值也要服从于环境的价值,显然,其性质是超功利。以这种认知规范人与环境的伦理,依靠人的理念与信仰来自觉维护,这种关系非常脆弱与理想化。在羌区重建中,超功利的伦理也是脱离重建羌区环境景观实际的。

为解决两者理论基础及其性质的对立,我们在“三段论”视野下来重新审视:“自我的人”发展到“自由人联合体”是人发展的必然性过程。④“自由”可以理解为目标,是人与环境景观相互共同自由发展的最高审美价值体现;联合体是融解人与环境景观壁障后,共同承认环境景观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人、一个和谐完美的共同体。

羌区重建中环境景观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环境景观都有内在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其范围从羌人扩大到羌区生物和自然,从个体羌人扩大到系统,把“羌人――环境”作为联合体来进行伦理思考。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具有自觉的伦理意识,在重建中进行伦理选择和做出伦理决定,作为重建羌区环境伦理的人――人类,应当更加珍惜和爱护羌区的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自由发展的价值。⑤因而,“自由人联合体”以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伦理为基础,以建立羌区人与环境的和谐美为责任。

在重建实践中,人应把自身身体作为重建景观环境的一部分,把环境景观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对待,而在观念上人又将环境景观内化为“自我”的意识内容。⑥于是,环境景观进入了人的世界,并由此结成了人与环境景观的一体化关系,即所谓的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关系。

用“三形态”来诠释“人”的概念本来是很好的论断,但具体到羌区“人与环境”伦理而言,还是有些含混不清。所以,本文明确提出“以羌为本”,用“羌”来涵盖和表示羌人与羌区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用相互自由共同发展来规范羌人与羌环境的伦理,用和谐美作为羌人与羌环境共同的审美形式。

“以羌为本”的理念为重建羌区环境景观的和谐美至少起到以下三方面的显著作用。

1.主体观念清晰。旗帜鲜明地阐明羌的立场,羌涵盖了羌人与羌环境、重建区与非重建区、羌族与非羌族等,代表了整体利益。在重建中,更为重要的是用“羌”作为主体,使每一个人把自身当作主体“羌”去深刻体会“羌”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生成的环境伦理审美观念。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由黄帝时期的游牧民族变成山地农耕民族⑦,游牧部落文化、山地文化、农耕文化的多元并置使得羌族文化建构了独特的、朴素的环境伦理审美观念。其与中原环境迥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羌人把自然界万物与人联系在一起来进行道德思考⑧,所以,产生与汉文明截然不同的环境伦理观“万物有灵”。羌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依恋的特殊伦理支配着羌人的审美心理,用“羌”作为主体来判断羌的环境景观伦理,就会很容易发现羌人是属于环境的人,环境是有灵的,人的利益活动是不可侵犯万物的。“自由人联合体”很自然就升华为羌区环境景观伦理的审美精神。

2.重建的定位准确。这种理念充分考虑了羌区各方的特点,平衡多方的利益冲突,明确地把重建机制和环境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使之以双赢、多赢的面貌相互自由发展。用羌的定位,还由于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在现有国际关系原则框架内达成的共识,但是,在当前环境伦理体系尚未获得统一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具有较大的空间,容纳有不同的环境伦理学说,思想富有弹性,在具体运用时易被混淆;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难以用某种单一的伦理模式覆盖所有情况。所以,用羌的自由发展给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一个准确的定位,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灾区重建的准确定位。

3.更能发挥“羌”的精神意义与主观实践能动性。

羌族是中华民族中富有智慧的民族之一,当下提出的和谐社会观、和谐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羌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把这些观念朴素地融入他们的基因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手法、精神理念、审美观念等都深深地体现出这一点。羌人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观念生成的崇高之美、神秘之美等,共同建构了羌人审美心理的外化形式。在屡次磨难中,羌族顽强的重愈能力增强,对和谐的感悟也是最深的,“以羌为本”的“药方”可以愈合磨难给灾区带来的创伤。

结语

重建羌区景观,把原始的“人”上升到“自由人联合体”,用“以羌为本”为理念,以人与环境景观的整体利益作为多方的出发点,以相互自由共同发展作为羌的伦理基本原则,把人与人、人与环境、重建方与非重建方、羌民族与非羌民族等为一体的和谐美作为最高审美价值观。和谐美以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为精神内容,以环境景观为外化审美形式,使和谐美凝炼其中。羌区重建是经营包括羌人在内的华夏民族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其意义也远远超出了重建羌区本身,不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有益补充,而且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美的蓝本。

[注:本文所属资金项目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资助课题(编号:LY05-26)之终端成果,和西华师范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编号:08A009)前期成果。]

注释:

①⑥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②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

③ C・胡克.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⑤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1-22(6).

⑦张胜冰.从远古文明中走来――西南氐羌民族审美观念[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⑧陈蜀玉.羌族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上一篇:当代中国画学院教育教学思考 下一篇:美与美术价值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