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时间:2022-06-13 02:05:41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越来越明显以及现有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遭遇各种侵害自己劳动权益的行为,主要现象有就业陷阱和就业歧视。这不仅影响了毕业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就业,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权益 维权

一、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基本内容

目前,我国法律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所享有的权益及其保护缺乏具体的规定,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定义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应享有的所有合法权益。根据目前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享有四个方面的权益:第一,接受就业指导权;第二,平等就业权;第三,公平待遇权;第四,违约求偿权。本文将其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在就业过程中享有的权利;二是在工作单位享有的权利。

(一)在就业过程中享有的主要权利

1.获取就业信息权。所谓获取就业信息权,是指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取的各种应当公开的就业信息的权利。目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第一,学校的就业主管部门;第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第三,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第四,社会上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第五,社会关系;第六,社会实践活动;第七,新闻媒体;第八,通过“自荐”获取就业信息。

2.接受就业指导权。所谓接受就业指导权,学界普遍认为,它是指高校毕业生有权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学校应成立专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包括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技巧的指导;引导毕业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理性择业。

3.被推荐权。所谓被推荐权,是指高校毕业生拥有被高校如实公正择优推荐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权利。毕业生享有被推荐权包含这样几方面内容。第一,如实推荐,即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推荐时,应实事求是,根据毕业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向用人单位进行介绍、推荐。第二,公正推荐,学校对毕业生进行推荐应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第三,择优推荐,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在校表现,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还应择优推荐,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也应坚持择优标准。

4.求偿权。所谓求偿权,是指高校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如果用人单位出现无故违约或解约,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解约,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严格履行就业协议,否则毕业生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且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补偿。

(二)在工作单位享有的主要权利

1.毕业生被接收的权利。就业协议书(简称“三方协议”)是国家教育部门专用于毕业生就业的正式文本,具有法律效力,双方一旦签约,就有义务严格履行协议,不得无故进行更改。用人单位也必须依照三方协议接收毕业生,并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保证毕业生的正常工作。

2.毕业生应获得的各种劳动保障权利。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应及时与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福利规定的洽谈劳动权利。”

3.追究用人单位违约责任的权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是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而签订的协议,双方均有遵守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一方不能履行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内容,毕业生有权追究用人单位违约责任。

二、当前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保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并加强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整治,各高校也不断完善和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尤其是法律方面的指导,使就业法制环境有所改观。但总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制环境仍不让人放心,尤其是艺术类高校的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就业权益遭侵犯的现象经常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下是当前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平等就业权实现比较困难

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来说,要想维护自己的就业权益,就必须首先实现自己的劳动权,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就业,如果在就业的过程中因受歧视而无法实现自己劳动权,那么就更谈不上其他就业权益。尽管我国在立法方面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仍就存在着相当普遍且非常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实现困难。其中包括对性别、种族、年龄、、民族、身体残疾、身高、相貌、身体状况(乙肝及 HIV/AIDS)、婚育状况、地域、户籍以及一些体制和政策性的歧视,社会关注度非常高。政府就业管理机构做了许多方面的努力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减少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二)劳动合同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1. 合同签订率低

我国《劳动法》的第十六条中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诸多手段中最好的措施。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劳动合同这把保护伞却总是撑不起来,因为许多用人单位受利益驱使,为了逃避责任而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2. 合同期限短期化现象严重

据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合同期限以短期合同为主,签订三年以下的占 60%左右;签订无固定期限的仅占 20%,辽宁、天津、山西、山东、江西等五省都在 10%以下。合同期限日益变短,使高校毕业生逐渐失去了工作稳定和安全感,使毕业生的家庭和整个社会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毕业生处于弱势地位,对用人单位的某些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更是敢怒不敢言,这势必给社会稳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上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观念变革及机制创新 下一篇: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