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与方略

时间:2022-06-13 01:27:43

试论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与方略

【摘 要】 本文在对西部文化资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略。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市场为主的原则。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方略: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方略;文化资源的整合式发展方略;文化资源的品牌化方略;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方略;文化资源的人才兴业方略。

【关键词】 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原则;方略

自本世纪初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如何将西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就一直是西部各省市面临的共同课题。十多年过去了,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不是一场随心所欲的狂欢,而是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制定明确的方略。本文在对西部文化资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略,以期为相关各方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西部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

文化资源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形成不同的分类体系。最常见的是按内容划分,一般可将西部文化资源分为地理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三大类。这些资源共同呈现出以下两大特征:

1、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文化特征

西部地域辽阔,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文化资源在内容和数量上呈现出多元与丰富的特征。从地理文化资源来说,截止到2012年12月,西部地区拥有41个5A级风景区、236个国家森林公园、16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91个国家地质公园、112个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在我国地理文化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历史文化资源来说,西部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749项,四川、陕西均有百余处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518项,其中西部地区占有206项。此外,西部地区的十二省份之中,每个省份都拥有至少一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四川8座、陕西6座、云南5座,集中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如此,自秦皇汉武以来东西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整合,使得西部的历史文化资源呈现出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文化特征。从民族文化资源来说,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高山族(台湾、福建)、黎族(海南)主要分布在东部外,其余53个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别的样本意义和活态文化价值。

2、原始、古朴与神秘色彩浓厚

当城市的人们厌倦了灯红酒绿、钢筋水泥、人多车多的都市生活时,便开始寻找充满本真与神秘的地方。受到地理空间的阻隔、生态承载力的限制和观念制度的制约,几乎未受现代工业文明影响的西部文化资源对他们来说便是令人向往之所在。这里的很多文化传统至今似乎被外人知之甚少。例如拥有“人类母系社会的活化石”之称的古老民族――摩梭人,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母系社会形态,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原始走婚生活。此外这里因为特殊的地域环境限制,通讯手段落后、生活方式古朴、语言文字多样、且大多有自己的,加之“十里不同俗”的少数民族文化,给西部文化资源蒙上了一层原始、古朴、神秘的色彩。

除此之外,西部文化资源也具有文化资源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如客观性、环保性、整体性、共享性等。

二、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

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相较于其他资源的产业化显得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保证西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既不偏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意识形态属性,二是产业属性。就前者而言,文化资源属于精神范畴,任何文化产品都传播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理念,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从后者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而忽视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似乎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重视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社会价值。事实上,文化资源有别于自然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的特殊性恰恰在于它在提升人们精神境界、陶冶人们情操方面发挥的作用。尤其是西部地区宗教和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必须尊重各族人民的民族情感和,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础上,必须把握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这样才能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保证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保护优先的原则

文化产业发展之初,不少学者担心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然而,实践证明,只要观念和方法正确,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可以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是时时会出现,我们有时也会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这时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坚决反对文化资源的盲目、无序和过度开发。

目前,西部文化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许多古遗址、古建筑在开发名义下被改头换面,过度包装,有些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有些甚至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许多民风、民俗为了迎合人们世俗化的消费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我们必须迫切认识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样,有其脆弱性的一面。许多文化资源,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一旦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西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过程中,保护是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保护优先的原则。

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市场为主的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长期以来,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低的很大原因在于,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经济观念落后,政府尚未充分实现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体制上的转变,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或干预不当,致使市场功能发挥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作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必须面向市场,遵循市场规律,服从市场调控。

但是市场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功利性的特点,因此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过程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尤其是在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之前,辨别文化资源的可开发与不可开发性上政府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开发成为文化产品,也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进行相同程度的产业化开发。一般说来,只有产业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巨大的文化资源才是产业化运作的重心,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对象,此种文化资源在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三、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方略

1、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方略

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可持续开发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留存原则,也就是不能杀鸡取卵,要保证文化资源能够真实、完整地传承下去;二是高效原则,要讲究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质量,要能高瞻远瞩,追求文化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反对低层次的盲目开发。

目前,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一是政府重视,西部各级政府都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经济支点,云南、四川、陕西等省都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提出了文化强省的口号,并且相继加大了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机遇二是西部文化消费持续增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深入,一方面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增加,另一方面西部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进展,可到达性大幅增强,大量的中东部地区和外国游客进入西部地区,带动了西部地区的文化消费增长。但同时,西部地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保护与开发的难度大,西部地理环境复杂、文化种类多样,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缺少文字记载,加大了西部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难度。二是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重视文化事业,轻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单位较多,文化产业机构较少;传统文化产业居多,现代文化产业太弱等。[1]

2、文化资源的整合式发展方略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是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注重整合发展的问题。

首先,整合必须建立在协调的基础上,主要包括区域的协调和部门的协调。西部的很多文化资源分布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中,如果没有区域间的协调容易造成一哄而上,盲目开发和无序竞争,从而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和破坏。因此,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由政府分管领导、主管部门、专家学者、文化企业等多方组成的区域协商机制,以此作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区域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往往涉及到文化、旅游、宗教、交通、园林、文物等多个部门,因此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通常的办法是在文化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管理区,由主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派员参加,组成管理委员会,以协调关系、加强领导,实现既各司其职,又密切协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长远目标与短期收益的协调,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业的协调,民族文化的内部传承与外部宣传教育的协调,以及相关产业和地区之间的协调。[2]只有经过多层次、多方面的协调,才能有效地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式发展,避免文化资源低层次开发和同质化竞争。

其次,要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集群式发展。西部12个省区市之间有着太多相似和不可割裂的联系,走合作之路,是不二选择。因为价值最高的资源应该是组合性资源,也就是经过合理配置的资源。 [3]西部地区近些年来各种旅游联盟、演出联盟的成功实践也印证了加强区域间横向联合,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文化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有利于提高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文化资源的品牌化方略

虽然西部文化资源丰富而多元,然而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品,更不等于文化品牌。西部文化产业要想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现从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换。

一是利用独特资源,打造文化品牌。西部独特的文化资源本身就为品牌化提供了可能,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秉承现代化的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凸显其独一无二的特质,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和高品质,力争打造一批内涵丰富、制作精良,能接受市场检验的文化品牌产品。并积极寻找文化品牌的增值空间和合作方式,延伸其产业链,实现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利用多种平台,营销文化品牌。品牌营销是文化资源品牌化的重要环节,而营销平台的利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西部文化资源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各种会展进行营销,如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这些会展通过对西部文化项目的展示、文化产品的交易和文化信息的交流,对西部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宣传推介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积极申报国际、部级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项目来提高西部地区文化资源或文化产品的知名度,达到走出去的目的。

4、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方略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离不开创新开发,当我们确定了文化资源的可开发性后,就必须依靠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提高,使其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机,从而达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最大效益。具体说来:

一是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我们要逐步认识到文化的产业属性和娱乐消费功能,注重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和市场运作的认识,逐步确立起文化资源可以创造财富的理念,推动西部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意转化为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文化的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手抓,积极开拓中东部市场,并且力争把具有民族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打入国际市场。

二是内容的创新。没有内容的创新,西部文化资源就是储存在瓦罐里的咸菜,谈不上有什么发展。对于西部的可开发文化资源我们需要用超前的文化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使文化产品内容与时代特征不断保持一致,同时对已有文化产品进行设计、加工、包装的更新,使传统文化产品更具有现代性和时尚性,开创出具有高附加的新领域。

三是体制的创新。具体说来就是要改变过去政府办文化的工作思路,一方面使文化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文化市场主体。另一方面确立起市场化的配置方式,也就是说必须使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这方面西部地区可以参照中东部地区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四是技术的创新。目前,文化产业日益呈现出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趋势。好的文化产品不仅需要内容的创新,同时也需要高新技术的参与,使得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的盛宴,也是科技的盛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其成功典范。

5、文化资源的人才兴业方略

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资源和动能因素。人才资源开发在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文化资源资本化、产业化和文化产品创意化的关键性资源和坚实基础。

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化迫切需要大量的产业经营者、文化产品创造者以及善于发现文化人才、锻造文化人才的猎头公司和经纪人。[4]要解决这些人才的短缺问题,有以下两个路径可供参考:一是激活与培养相结合。西部地区不乏很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他们大多处于分散、孤立、各自为政的状态,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激活这部分现有的人才资源,为他们的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此外,我们可以利用西部现有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大西部紧缺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二是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对于西部地区目前尚不具备条件激活和培养的人才,我们可以采取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一方面把具备一定的文化功底,对西部地区有着深厚感情的人送到中东部甚至国外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去学习和锻炼,另一方面利用增加收入、保障住房、解决子女教育和配偶工作等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来西部创业。

【参考文献】

[1] 雷兴长.西部文化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社科纵横,2009.8.

[2] 唐金培.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J].攀登,2009.6.

[3] 范英:牵手,以“西部”的名义出发[N].四川日报,2006.12.1.

[4] 吴青青,雷兴长.西部文化资源产业科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建议[J].发展,2009.10.

【作者简介】

彭桂芳(1982-)女,湖北宜昌人,博士,武汉轻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上一篇: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路径 下一篇:刍议诚信与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