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结核病

时间:2022-06-12 06:24:23

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结核病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国家,又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老年人的结核病防治成为重要问题。3月24日我们将迎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所以我刊特别约请专家来谈一谈老年人的结核病。

核病是吸入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系列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以肺脏最为常见,也可以通过肺血流向全身其他器官播散。美国的研究显示,全球老年人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来临。而中国的结核病患病人数排在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结核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威胁在不断增加。了解一些有关老年结核病的知识,对他们及其家人的健康和保健都必有帮助。老年结核病有什么特点呢?

发病人数不断增多

全球每年新发现肺结核800万~1000万人,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有约2340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痰中能找到结核菌。这意味着他们都是重要的传染源。

1998年全国肺结核患者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共52541例,占当年病例总数的11.96%;其中痰涂片细菌阳性者15434例,占老年组的29.40%,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而在结核病死亡患者中,65岁以上占37.80%,排第一位,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

老年人更容易患结核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使得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结核病。

老年结核病的发病主要来自:①体内潜伏结核病灶的复发;②直接感染外界的结核菌;③中年以前所患肺结核直接延续。

老年人肺脏机能退化:呼吸肌萎缩,胸廓变形、变硬,肺组织萎缩、弹性减退等,均导致肺活量减少;呼吸道管壁萎缩变薄,管腔扩大,肺泡扩大、融合,肺气肿等均导致呼吸总面积缩小和肺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肺换气效率降低。

据研究,由于老年人胸腺退化,T细胞得不到胸腺分化作用的刺激,发育不良,成熟差;老年人T细胞增殖能力缺陷,细胞分裂能力也降低,故老年人全身免疫功能低。而肺脏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重要开放性器官,健康人从鼻前庭至下呼吸道都具有完备的防御机能。进入老年后,鼻毛稀疏,黏液纤毛清除率降低;胸廓结构改变和肺的弹力回缩功能减退;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减低以及咳嗽无力;睡眠障碍和多种药物的使用均会造成气道防御机能逐渐减退。此外,有些疾病如流感、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均可损伤老年人肺脏的防御机能和免疫功能。

诊断困难

由于老年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不如年轻人那样典型,容易发生误诊。在各年龄组中,老年组的误诊率排第一位,当然也有过诊过治的。

首先,老年人活动少,反应慢,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如低热、咳嗽、咳痰、咯血和消瘦等发生率低,其他非特异症状如疲劳、食欲减退甚至认知功能的下降却常会出现,而这些症状往往不被重视。一些人因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而对咳嗽等习惯性症状熟视无睹,或单独居住无人照管,不能前往就医,以致延误就诊。

由于早年对结核病的治疗不规范或缺乏治疗,许多患者在肺部陈旧病灶如钙化灶、纤维灶的基础上发病。下肺的病灶相对多见。

一些诊断性检验的阳性符合率不高。如化验血中结核菌抗体时,由于反应迟钝,其假阴性率升高;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结核菌素试验(PPD)一般阴性率约5%,而在老年结核病患者中,结核菌素试验普遍呈弱阳性甚至阴性反应。

治疗困难

由于发现普遍较晚,老年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率高,菌量大,痰菌转阴慢,转阴率低。资料显示,住院患者中,青年肺结核菌阳性率为17.0%,转阴率为66.0%;老年肺结核菌阳性率为22.6%,转阴率为61.0%。

并发病及并发症多。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发展迅速,就像老年人感染其他病原体时一样。经常并发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等疾病。有学者报道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60岁以上者达73%。此时的中毒症状迅速、剧烈,往往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急性肺部感染症状,并发症更为多见,如肺部感染、气胸、肺不张等。有人甚至报道一组老年结核病患者有46种并发症。合并各种细菌感染者多,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合并真菌感染也不在少数。

病死率高。上海疾控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0-2004年该市结核病死亡病例中86.0%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我们的资料显示,老年结核病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7.2%,多死于各种并发症;其他年龄组患者总住院病死率仅为0.5%。老年肺结核并发其他疾病的比例是年轻人的2倍,因并发疾病死亡的老年人是年轻人的5倍。因此,必须重视并发疾病的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其次为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可以合并全身营养代谢紊乱,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等,对结核病的药物治疗非常不利。

药物耐受性差

老年与青年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原则相同,常用药物也相同。

老年人体内水分少,血浆白蛋白偏低,肝肾功能仅为青壮年的40%~50%,引起血药浓度高,消除时间延长,毒副反应发生率因而提高。有人报道60岁以上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倍,80岁以上者约为50岁以下者的2倍。因此,老年人应减量用药,抗结核药每日剂量应是正常量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

因为老年人各脏器的生理机能和代谢状况均较青壮年差,对所有抗结核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均减低,耐受力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老年结核病患者治疗的强化期最好在医院内住院进行。通过严密的观察和监测,针对老年患者的年龄、体质、体重、循环状况、并发症、合并疾病、肝肾功能等情况调整用药,一定要达到个体化用药。

老年结核病的预后与疾病的病变范围和性质、机体状况、结核杆菌耐药性、化疗开始的早晚、有无并发疾病和全身状况等有密切关系。如能及早治疗,方案合理,管理严格,并重视并发症的处理,有可能取得与青壮年患者同样好的疗效。

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认真的体格检查,以图尽早发现结核病。一旦发现家中老年人有可疑的结核病表现,应当及时送往专科医院进行专项检查。查出结核病患者后,也需对家人尤其儿童进行适当的空气隔离和消毒,卧室应彻底通风,必要时到医院进行X线筛查。但一般不必服药预防。

结核病的预防

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有一些细菌既不被杀死,也不能出来作恶,而是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一旦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免疫细胞被破坏,它们就会被释放出来兴风作浪。所以,对结核病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这一点最为重要,因为人活着就不可能不接触结核杆菌。保证营养、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和健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均可以保持免疫细胞的活力,能够让这些细胞在遇到结核杆菌时迅速发挥作用,消灭它们,或让结核杆菌始终停留在吞噬细胞内无法发挥致病作用。

2.重视对慢性疾病的诊治。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容易发生结核病。如果能够将这些病控制得较好,对于防止结核病的发生是很有效的。

3.定期进行胸片检查。人们的结核病绝大多数是肺结核,所以如条件允许,最好每年拍一次胸片。

4.应当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结核菌在痰液中可能存活更长的时间,到处飘散,危害人类健康。居室经常通风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应当保持。

5.吸烟对结核病的发生尽管不像肺癌那样有直接作用的证据,但吸烟引起的吐痰、乱扔烟蒂等仍对结核杆菌的传播有影响。吸烟引发的慢性呼吸道黏膜损伤,可以导致肺结核病患者治愈时间的延长。

上一篇:治疗糖尿病需“量体裁衣” 下一篇:就医指南之二十六―耳鼻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