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06-12 04:14:32

“三心”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三心”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凝聚人心。学校定期组织教职工会议,宣讲学校工作思路和管理举措,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秉承总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爱为核心,美丽呈现”的办学理念,以“美丽教育”为办学特色。为了让全体干部教师领会内涵,学校在教职工会议上进行了具体的解读,确保干部教师在工作中践行。分别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教师座谈会,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参加,倾听教师心声,征求他们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如针对英语教师反映的没有独立办公室的问题,学校在校舍紧张的条件下,为英语教师配备独立的办公室。

突出中心。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专家引领。聘请北京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室原主任陶礼光为名誉校长,成立陶礼光教授工作室,定期到校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应知应会校本课程进行培训与指导。成立名师工作站,聘请北京市语文学科特级教师唐富春、北京市英语学科特级教师陈玲为教师专业成长导师,每月深入到课堂听课一次,针对“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开展深度教研活动。骨干带动。充分发挥市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由骨干教师牵头,在年级组、学科教研组中开展“工作坊”式研究活动。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组织开展以“主题阅读”为题的“工作坊”式研究,分年级组进行研讨,切实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设计系列主题。校本教研必须具备延续性。根据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学期确定一个教研主题,根据确定的主题邀请教研中心的教研员进行培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针对实践情况组织开展反思活动,在反思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课堂实践。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校本课程的研发、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何提高计算能力、英语听力的实效性等一系列主题培训,提升了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和专业素养。

下移重心。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充分了解教师的需求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采取干部包校的方式,强化服务。学校统一安排主任以上的中层干部包校,要求每周至少拿出一天的时间深入到所包学校,了解情况,与教师沟通,并及时将教师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报,这种方式成为教师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比如,通过干部包校,l现早晨的“随到随读”安排存在着计划性不强的问题,于是,学校马上召开教学干部会议,明确每天每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安排,进行改进。

“三心”建设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将继续努力探索,为教师成长搭建更多的平台。

上一篇:吴卫东:关注生命成长的历程 下一篇:点亮工读学生的心灵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