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表演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实施

时间:2022-06-12 04:10:49

话剧表演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实施

【摘要】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完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话剧表演的形式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运用第二语言的真实情境,让他们充分体验自由交流的乐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度,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意识,很好地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理念。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建构主义;话剧表演;跨文化交际

1. 引言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授课内容的能力,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根据自身经验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运用该理论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2.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2.1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缺失

“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地位,缺乏语言有效交流的情境。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高强度地记忆单词,琢磨语法及练习翻译等环节,学习英语变成了乏味的苦差使。兴趣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动力,甚至对英语课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最终难以达到语言知识的有效积累。

2.2 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差

语言基础薄弱,成为大多数学生不敢或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诱因。在笔者所授课的班级里,面对口语表达的机会,只有个别学生跃跃欲试,大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课堂上的口语活动常常陷入习惯性沉默的尴尬局面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

2.3 学生对目标语国家文化背景知之甚少

许多英语教师过分重视语言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掌握目标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是能否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

3. 话剧表演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及促进作用

3.1 话剧表演对大学英语课堂的促进作用

英语话剧表演表面是旨在表演和以语言为依托进行表达,其实不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涉及戏剧表演的基本常识,剧本的筛选及创作(改编),团体分工与协作,对角色的理解与表达,语音语调,排练、演出,表演评价等多个环节。从教学模式上讲,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主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更多体现了分配与合作。话剧表演为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现的平台,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营造寓学于乐的语言环境;同时在筛选剧本和演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体协作及创新意识,促使他们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背景及文学作品,充分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2话剧表演的实施过程

3.2.1 剧本来源

可以指导学生对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改编和创新,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原文风采。此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书籍、网络等信息资源,筛选合适的剧本,其中包括英美文学作品章节(包括戏剧、小说)或英文原声电影经典片段及生活情景剧。

3.2.2 剧本排练及演出

剧本确定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剧本改编和戏剧表演的要领。另外,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话剧小组,每组指定一名同学担任话剧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改编剧本,讨论、分配角色及排练话剧。在排练及表演过程中,教师无需过多干涉学生的活动。维持纪律、给出指令、观察指导、反馈建议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可以就戏剧冲突、人物性格、语音语调、表情动作、舞台道具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参考建议。

为确保正式演出时的效果,学生应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教师可以提前数周公布话剧小组名单及排练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排练剧本;各话剧组长及时向教师反馈排练进度及存在的困难,以便于教师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指导。

3.2.3 演出评价

若利用整堂课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话剧表演,教师可任命2名同学担任主持人,同时邀请几位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嘉宾及评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表现欲及集体荣誉感,促使他们认真、积极地参与排练及演出。此外,任课教师可以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包括对剧本的理解与创新,语音语调,台词的流畅性及准确性,演员之间的配合(表演的连贯性),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舞台布置、服装道具等方面。评委们参照评分标准为每组的表演打分。各组全部表演完毕后,评委针对演出情况给予客观评价及反馈,主持人即时公布各组得分,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表演带来的成就感。教师还可自行制定奖励办法;笔者在每学期的话剧表演完成后,会在各教学班级内部评出最佳演员及最佳话剧小组,通过颁发荣誉证书、纪念品及加平时分等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4. 开展课堂话剧表演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英文话剧表演是一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教师必须设计好整个教学流程,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该环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表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预测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笔者在进行课堂话剧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通常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4.1 话剧小组的合理分配

为了确保排练能够顺利进行和正式演出时的效果,教师在对授课班级进行分组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4.1.1 学生的性格因素

分组时,将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学生混搭,有利于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只有扮演适合自己的和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又不会给内向型的学生造成太大的表演压力,避免了抵触情绪的产生。

4.1.2 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将口语处于高、中、低水平的学生均衡分配到各组,不但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还可以在组内形成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4.2 对剧本难度的把握

剧本难度应贴近或略高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过于简单或难度太大的剧本都不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另外,要求学生在改编剧本时,尽量使用大学英语词汇,学以致用。

4.3 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正式演出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平台,除了投影仪、音响外,还可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将学生表演的过程录制下来,作为教学的影像资料,供学生讨论学习,也可制成VCR作为娱乐展示,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4. 及时作出教学反馈

除了评分机制外,教师还需对学生的表演作出及时、中肯的反馈。反馈既可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的意见,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交际性,而不是语言的准确性。反馈应及时,避免无反馈或长时间才给出反馈。

4.5 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了消除学生在表演中的紧张情绪,教师可以经常性地解释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不应排斥。此外,要避免打断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对话或批评学生,造成学生的紧张不安。同时,教师还要致力于和学生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

5. 结语

英语话剧表演这种教学手段是对传统英语教学的全新认识,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顺利、高效地开展下去,教师需要扮演好指导的角色,真正通过话剧表演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庆宗.英语教学法[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薛国风,王亚晖.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王怀贞. 角色扮演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外语教学[J].1998,(2).

[5]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沙彦辉(1984-),女,宁夏石嘴山,2006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助教,从事英语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数学教学与情感的融入 下一篇:探讨武术套路教学中示范讲解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