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教师的角色

时间:2022-06-12 02:37:20

谈在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教师的角色

中等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能够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使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也造成了理论教学之间以及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之间的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校在“一体化”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力求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操作性技能教学为主线,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探求优质高效培养人才的教学方法。要使一体化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作为电工电子教师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应该扮演好“四个教学角色”:教师本身角色、演员角色、教练角色、咨询顾问角色。下面以电工专业课为例讲解,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好“四个教学角色”。

一、教师作为教师本身角色,修订教学计划,选用和编写一体化教材

从教师本身来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无论是教授学生如何成功的做人还是教授学生技术理论及操作技巧,都要具备教师专业知识、修订教学计划、选用以及编写一体化教材等能力。

1.具备修订教学计划的能力。教师对本专业的课程应当是系统而明确的,如教案一样,每个课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最忌讳按照自己主观逻辑拼凑的课程,既没有明确主题也不具备完整的课程。专业教学计划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纲领和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根据培养目标,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

2.具备课程的编写能力。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选用和编写一体化教材,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因此,组织了相关教师对原有单独的各门课程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并参照有关的专业资料,编写一体化教材。同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注意尽量使用最实用的、新型的器件及配套教材,教材应选用偏重实际应用的教材,要求老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穿插到每一个实际案例中讲解。

二、教师作为演员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讲解需要把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清楚,无论深奥或是浅显都能让学生明了教师所要阐明的观点意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自己传授的知识理解、记忆并掌握,应该对教师做如下的要求:

1.像演员一样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应用“悬念”技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绪;(2)应用教学互动,容易把握课堂教学的气氛、观察学生的情绪;(3)教知识与教方法相结合,并同时贯穿教学过程之中,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将课程用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同一个课程,一个经验欠缺的教师上课时,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感觉内容枯燥,形成抵触。而同样内容的课程换成有经验的电工电子教师可以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通过教师的演绎,让学生感觉到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会牢牢记住,这就达到了上课的目的。

3.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作为教练角色,在实验室及实习车间中传授学生实践操作本领

例如,在电工登杆实习中,可以采用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训练。需要电工电子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助与引导,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上课训练项目中。这一教练角色体现出如下重要特征:

1.体现教练的示范性。例如,在电拖课程实习的教学时,就要让学生分组采用课程的方式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可能会暴露出学生在该项技巧运用中的问题,此时教师就要自己示范,学生看如何采用所授技巧予以化解。

2.体现教练的耐心指导。例如,电力拖动实习中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较慢,教师会主动予以指导,一次次辅导学生准确运用技巧,直到每个小组基本通过实习。

3.体现教练的严格性。例如,在培养学生焊接动作时,教师要求必须达到动作规范、准确。这种严格性正体现了教师不单单是教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作为专业咨询顾问角色,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完善课程教学与评价体制

电工电子教师大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咨询顾问的特征体现在:

1.具备专业顾问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优秀的电工电子教师应该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授课时能旁征博引充分阐释,遇到学生的实际问题也能凭丰富经验与知识给予准确的解答。

2.具备咨询顾问的咨询功能。电工电子教师既然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巧,那么自己必然对这些知识和技巧有娴熟的掌握,更应在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出现实际问题的诊断中体现出“师”者的水平。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要用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同时也要求教师明确专业课题的要求、重点、难点、工艺及实习设备情况,根据技能特点,编写相应的教案。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分别采用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并在巡回指导时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答疑。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完全能够进一步实施好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品牌,多为现代企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J],2005(2).

[2]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J],2006(3).

[3]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教学改革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4]苏永昌.电工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轻工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的分组学习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羽毛球的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