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赞叹的90后军团

时间:2022-06-12 02:00:30

世界银行每年出具的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报告中,在与创新有关的项目方面,中国的得分一直较低,居于世界中游水平,严重不适应综合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原因,似乎全世界都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中国人善于山寨,而不太善于创新。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的90后们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各种成绩,正在有力地证明,中国人,也可以很创新!而中国的科技创新,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年轻人!

用调色盘颠覆二进制的姚悦

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并非名校。但正是从这样一所位于上海郊区的名不见经传的中学里面,出现了一位足以代表中国年轻人创新之冠的年轻人。这位从来不补课、也从来没考过第一名的“非学霸”高中生姚悦,凭借光学计算机的原创发明和背后的研究,获得了全球中学生科技“奥运会”――“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竞赛(ISEF)”的金牌。这也是中国内地学生十年来获得的最好名次。他的名字也因这次获奖而被用来命名一颗近地小行星。

他提出的“光色叠加实现三进制运算的新方法及其数学证明”原理,被国内光学计算机领域知名专家、上海大学博导金翊作如此评价:从未见到有论文阐述姚悦类似的想法,这是颠覆性的。

要说起如此颠覆性的创意从何而来,更是让人惊叹,因为它竟来自于平常画画用的调色板。红色+蓝色=紫色,蓝色+黄色=绿色,这是连小学生都明白的色彩规律,而色彩的本质就是不同频率的光波。通过研究,姚悦发现,完全可以用光的混合来模拟数字运算。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

简单说来,计算机通常是用电子器件模拟出“0”和“1”,然后进行二进制运算;而按照光学计算的原理,用不同颜色的光模拟不同的数字,然后用光的混合代表加减乘除,实现三进制运算,只要读出混合后的光色,就能知道运算结果。用这种原理制作出的计算机,其运行速度可达到现有电子计算机的数百倍。姚悦曾到一个知名光学实验室实测计算速度,却被告知,“光的混合不需要时间”,也就是说,计算时间达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这套理论体系,以及姚悦亲手制作的一台计算机原型,在2014年的ISEF上,经过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几十位评审的仔细斟酌,获得计算机学科第一名。

这一令人拍手叫绝的创新被认为有改变世界的潜质。

解码高智商DNA的赵柏闻

据《南方日报》报道,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人类认知能力基因组学分析项目负责人、21岁的赵柏闻被创立于1899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为2013年度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在过去的十年中,该杂志评选出一批优异的技术人员,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脸谱网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伊夫等。

赵柏闻在华大基因研究院负责人类认知能力基因组学分析项目,该项目与英国国王学院行为遗传学教授合作,旨在探索人类认知能力的遗传基础。基因如何决定神经发育?生物体作为硬件如何决定了“软件的升级”?这个大胆创新的从DNA表层到认知网络的“跨越式”研究将如何完成?挑起这项重大研究项目大梁的就是当时年仅18岁的赵柏闻。

目前,赵柏闻带领的团队已经完成了超过2000位高智商人士的DNA测序,他们希望寻找的并不是某一个高智商基因,而是期望找到数以千计的基因中细小的变化对人类智商的影响,这是一个数据驱动而不是假设驱动的研究。

1992年出生的赵柏闻在北京人大附中学习期间决定放弃学业加入华大基因,当时年仅17岁。据华大基因内刊《华大点滴》介绍,早在2007年,在北京农科院某研究所实习的赵柏闻曾参与黄瓜基因组测序项目,因此与华大基因结缘。2012年初,赵柏闻还曾在多家网站和学术机构举办的大型网络调查中,入选 “2011年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

为农民编小册子的童志毅

“规划工作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城市,还有农村。你看咱们农民的房子往往是盖了一次不行,还有第二、第三次,要是早一点设计好, 就不用这样了,是吧?”2007年,在同济大学,一本面向农民的小册子,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肯定和赞许。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小册子呢?

2007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学生党员童志毅、姚轶峰积极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号召,深入江西农村调查研究,帮助当地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住居环境改造规划。这本小册子,就是这个科研项目的最终结晶。

在调查过程中,童志毅和同学逐渐发现,目前在江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受到国外的社区规划手册以及我国七八十年代“科普下乡”活动的成功经验启发,童志毅和同学想到针对不同地区创建一套能够让农民自主检索的村庄规划常见内容实施引导系统,将每个问题相应的规划原则与意义、实施条件与步骤、建设成本与运行方法等编入一本通俗易懂的实用手册,来弥补技术人员不足带来的问题。通过查阅, 村民们就能对照着理解规划,商讨出适合本村的建设项目,自己统筹资金和时间,还能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造,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通过这本小册子,新农村建设规划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该创新项目在我国目前诸多的新农村建设相关内容中尚属首次,不仅得到了基层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和实施,而且也得到上海市规划师协会的专家认可,并于2008年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特等奖。

睡在实验室里的张哲野

张哲野,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一个为科研如痴如醉的90后男孩。他靠着一条道跑到黑的精神,在一个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还能做出什么成果的领域,成为一颗受人瞩目的科学新星。他之所以值得关注,除了因为他还是一名本科生的时候,就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上连发5篇关于石墨烯的学术论文,引起学术界关注和惊叹,被媒体称为“学术黑马”、“未来科学家”,更是因为他在一个大家都不看好的领域,孤独守候,矢志不渝,坐住了冷板凳,才终于“修得正果”。而这个“板凳”,就是代表未来新材料曙光的石墨烯。

据张哲野介绍,石墨烯这种单原子层材料具有非常奇异的特性,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最硬的材料。它的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高100倍。美国机械工程师杰弗雷・基萨教授打比方说,如果将一张和食品保鲜膜一样薄的石墨烯薄片覆盖在一只杯子上,然后试图用一支铅笔戳穿它,那么需要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

它不仅可以开发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可以制造出超坚韧的防弹衣,甚至还为“太空电梯”缆线的制造打开一扇“阿里巴巴”之门。同时,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1/300,是硅材料的100倍,它有望用于替代硅,成为新一代电子材料。

这种神奇的新材料把张哲野彻底地给“俘虏”了。他每天除了睡觉基本就在实验室待着,晚上11点实验室关门回寝室,回到寝室打开电脑戴上耳机继续看文献。后来,由于实验做到太晚,为了不打扰宿管阿姨和室友休息,他就跑到一个仅6平米的办公室打地铺,在地上随意铺些垫絮,合被躺下,这就是一夜。

“什么样的人能出成绩?实验室来得勤的人才最有可能出成绩。”华中科技大学的肖老师说,“张哲野确实是灵感加勤奋,取得成功的典型。”

上一篇:融入合作学习 提高体育水平 下一篇:龙卡信用卡与您“分”享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