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6-11 11:38:45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 要: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蜚声世界。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德国机械设备,一致认为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性能优异,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众所周知,德国的奔驰汽车、西门子电器等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也在于此。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而我国的产品虽然使用了同等数量的原材料和类似的加工工艺,但产品的售价,却往往要比他们低数倍甚至几十倍,产品往往只能在地摊或普通商店销售,他们的产品却能在专卖商店里大显威风。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除了两国科技发达的程度不同之外,主要在于员工素质的差别,德国十分重视职业培训。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概况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而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和最成功的关键。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同时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据调查,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完善的法律体系

德国对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他们坚持依法治教,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此外,各部门、行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整套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学校和办学单位有充分的自,政府一般不干预办学过程。对学校和办学单位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政府出面协调解决,贯彻了服务的宗旨。

(二)同生产紧密结合

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三)企业的广泛参与

德国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一方面企业要按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

(四)培训与考核分离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合理组合成一个专业技术知识体系。普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为3∶7,加强了现场实习与实务的课程和学分,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广泛适应性,便于其迅速就业和转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与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形式上包括口头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徒工毕业才能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这种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过激烈的竞争,职业教育的老师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且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每周在课堂校课25小时左右,知识更新时间不少于4小时。两年试用合格后,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公务员待遇,免交社会保险,年收入为5-10万马克。

三.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社会各界仍然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目前有一个长期没能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口内部对中职、高职的管理没有理顺。中职与高职分属于两个司管理,虽然职业教育占了整个教育的半边天,但是在投入数量上仍然是一头多一头少,在行政架构的设置上仍然是一头大一头小。二是教育口与劳动口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没有理顺。教育部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管一摊,互相独立,各成体系,导致各省、各地方的教育和劳动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存在矛盾。三是教育口与行业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没有理顺。教育体制改革,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退出了职业院校的管理,但是没有同时建立起一种让行业实际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体制,因而强行割裂了职业教育与各行各业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是职业教育的资源缺乏与资源分散并存,政策缺位与政出多门并存,投入不足与多头领导并存,结果是基层院校,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技校,都只得小心翼翼,怕站错线、表错态,左右为难。二是职业院校与行业关系松散,培养的学生货不对路,表现是大批人没事干。

(二)成绩不好才读职业学校

现在有些初中的教师告诫学生,你要再不努力学习就让你去读职业学校。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了职业学校,但是家长羞于在同事面前提起,怕面子不好看。前者是文化观念的表现,后者是社会心理的反应。这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具体表现。在我国,有关人力资源政策中曾出台过相关建议,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的平均待遇,但是,这一政策建议一直没有落实过。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认为,这是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提高工人的待遇,让初中级技术工人在社会分配中的份额不断提高,让他们从事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

四.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教育体系的建立已有悠久的历史,按学科体系设计和组织教学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而职业教育是以人的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的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其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思想,是以社会和经济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熟练技能,同时要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人才。要借鉴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自身功能,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解放思想,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有的学生不愿意读综合性大学,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却被深深地打上了“次等教育”的烙印,很多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读职业学校,这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有关,但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孔孟之道盛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当今社会崇尚知识远远超出崇尚能力和技能,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发展,必须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根据我国的国情,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熟练掌握某一复杂职业综合能力的德、智、技、美全面发展的,完成岗位技能基本训练的职业型(包括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素质型(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品德型的“三型”人才。因此,必须要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理论高手型、实践低能型”的人才模式,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定单式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教学内容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技能为中心,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40%-50%,并争取做到“企业有多大,基地就有多大”。另外,要站在专业前沿,抓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职业院校要依托行业协会,按照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积极参与教材建设。

(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产学合作、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基本渠道。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产学结合的“产”,是指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具有真实性的就业岗位环境,不包括校内实验和一般性实习,但不排除校内的仿真性实训基地。“学”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到未来就业的岗位环境中去,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和熟悉他们将所从事的工作,从而在心理和技能上产生适应,并形成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种互动互利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新型关系是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学双方要努力加强对话,学校应主动采取行动,积极满足产业界的需要,企业应完善与产学合作有关的各项制度,建立完备的交流基础。只有引进产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充分发挥校企的各自优势,才能真正做到成果共享,尽快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五)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要做好宏观规划和管理,发挥行业指导机构的作用。从职业院校教学过程的微观层面上看,国家应该制定和颁布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行业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让行业和企业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来。在充分发挥行业、企事业组织及其它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的同时,各级政府应拿出必要的财力,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行业、企事业组织及其它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教育机构也应给予必要的资助。要真正实现职业院校开放灵活的办学,政府还必须逐步让更多的私立职业培训机构、民办职院校也加入到与公办职业院校共同竞争国家财政拨款的行列。

参考文献:

[1]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

[2]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08.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9

上一篇:高职高专旅游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下一篇: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